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新年伊始,除旧更新

火烧 2010-01-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新年伊始,文章探讨中国经济改革方向,分析当前经济触底问题,强调投资拉动与高铁建设的潜在风险,呼吁深入反思改革路径。

新年伊始,除旧更新  

   

按公历,昨夜辞旧岁,今晨迎新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我第三次上网开博。  

去年在离开网坛时,2009年6月15日写了篇《探索中国未来改革之路》,其中对于吴敬琏认为的应当从权贵资本主义的命令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国不少的经济学家认为的中国经济已经触底等观点,写了“我今天只能把话放在这里:中国如果不进行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这条路走下去,困难才刚刚开始。”提出应“从美国发端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思考自己所走的道路和此后的改革方向。”说此话的时间很快就到半年,去年的“保八”目标已经达到,我今如何说呢?还是这两句话,用时令话来说,就是:新年伊始,除旧更新。  

中国经济触底了吗?许多经济学家是这么说。这是看表面现象,不认真分析表面现象下的东西。说“不认真分析”,是说经济学家并不是完全不了解实际情况,他们很清楚国家是用什么“保八”的,只是没有或者就是不想深究下去。  

经济学告诉我们,GDP的增长是由“三家马车”拉动的。经济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地清楚,外贸这驾马车去年根本不着力,而且还要拖住另外两驾马车;生产发展停顿了,本来跑的不得力的消费这驾马车更跑不起来,着力鞭打,把居民手中的一点储蓄“刺激”出来了,往后又怎么办?现在唯有靠投资这驾马车。实际上国家也是全力鞭打这驾马车。然而这驾马车的三匹马中,在金融危机中许多私人资本尚赖国家救助,就是靠制造金融危机发财的投机资本,也会要观望一段时间,寻找新的猎物;而靠它拉动国民经济,无异是与虎谋皮!去年的“保八”,可以说完全是靠国家资本这匹马出力,拿钱搞“铁公基”保起来的。占GDP的30%之巨的10万亿的新增投资和贷款,才保了一个8%的GDP增长,能说是真正的增长吗?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吃老本,是用国家的钱变换成企业的产值,把已有的收入换成现在的收入。  

如果吃了老本能够强壮体魄,当然也好,问题是,如果长了一身赘肉,使国家以后负重难行,生出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病痛来,这是危险的。我这决不是无的放矢的瞎说。  

 2009年4月27日 ,我在《请问4万亿资金的使用》文中提出“应该检查……国家投放的钱实际用在哪里了?有没有用于炒股、炒房等等金融投机和买车、‘考察’出游以及其他等等奢侈花费上,有没有贪污挪用?”我还提到:“大战略研究会研究员杨晓陆提出一个大问题:以大建高铁来拉动内需纯属南辕北辙,达不到预期效果。按照目前铁道部的方案,近2万亿高铁投资更多的是在拉动日本和德国的需求,是以我国巨大的投资风险和经济安全风险为代价拉动外国经济。以我国目前的国情,高铁只能是奢侈品,远非经济瓶颈。”前几日新华社专访总理时,温家宝“保证地说,中央投入的资金没有上一个工业项目。”那末,10万亿的资金去向,就更令人担心。奢侈浪费和贪污挪用不用说。高铁是不是会成为赘肉,不具体了解情况不好说,但是杨晓陆讲的是道理。炒股、炒房等等金融投机无疑是饥不择食,饮鸠止渴,慌不择路,重蹈覆辙。这个问题愈来愈突出来了,现在许多经济学家都在发出警告,在迪拜危机之后,政府也警觉了。  

但是,政府不敢勒马,虽然用了“遏制”,但还只是不要“过快”而已。有人说是“房地产绑架了国家”,那末,国家都被绑架了,还有谁能来解救被绑架的国家呢?事实上,国家不是被绑架的,而是自己走上贼船,情愿到市场经济的江湖上来漂泊的。在市场经济中,今天除了楼市、车市、股市和奢侈消费外,还有什么载得了国家这个庞然大物?  

吴敬琏先生疾呼要“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居民收入”,这是许多经济学家的共识,胡锦涛几年前提出并至今一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自然也有这样内容。很好的。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居民收入”提出已有时日,早已定为政策,但是屡不见效,怎么会是这样的?没有人去究其底,或者说是不敢究其底。如果盘根究底,就要“从美国发端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思考自己所走的道路和此后的改革方向。”就会得到和我一样的认识:“中国如果不进行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这条路走下去,困难才刚刚开始。”但是,一些人因为名或利,很难转变过去的发展观,真正按科学发展观做事。  

借《共产党宣言》的说法,要转变发展方式,就要同旧的发展观念进行彻底决裂。我所谓的“除旧更新”,首先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行改革时提过的口号,今日重提,当有新的内容意义。  

今天是元旦节,只重提这个话题。  

祝大家新年好!下周三再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