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前!向前!:只管打不管谈朝鲜战场最后三战定乾坤
向前!向前!向前!:只管打不管谈朝鲜战场最后三战定乾坤
高卧故园
1953年4月26日,朝鲜停战谈判在板门店恢复举行。
面对谈谈打打的局面,毛泽东向邓华提出谈判期间志愿军行动的指导方针,即“争取停、准备拖。而军队方面则应作拖的打算,只管打,不管谈,不要松劲,一切仍按原计划进行”。4月20日,邓华根据毛泽东上述意见,提出在朝鲜战场举行夏季战役反击的意见,计划在五月底完成战役准备,战役反击从六月初开始,到七月上旬结束。
一、第一战迫使美国接受“五个中立国”提案
美国人被迫坐下来谈判,但又不甘心接受朝中方面的提案。“联合国军”代表表示,反对将不直接遣返的战俘送往中立国,并且拒绝以亚洲国家作为中立国。为了不给美国以拒绝谈判的口实,朝中方面于五月七日再次提出解决战俘问题的新方案,建议由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典、瑞士、印度五个中立国的代表组成遣返委员会,负责看管双方不直接遣返的战俘。这一提案立即得到印度、缅甸等原先在遣返问题上支持美国的国家的赞同。美国再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拒绝朝中方面的方案了,于是又宣布休会。从5月13日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提前发起夏季反击作战,歼敌4000人,迫使美国在5月25日基本接受了朝中方面的提案。作为夏季反击作战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二、第二战击破李承晚武力统一梦想
就在谈判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刻,却遇到南朝鲜方面的强烈反对。4月24日,李承晚转告艾森豪威尔,如果达成允许志愿军继续留在鸭绿江以南的任何协议,他就决定将南朝鲜军队退出“联合国军”,在必要时将继续单方面作战。看来还得以打促谈。志愿军从五月二十七日起发起夏季反击作战第二阶段攻势,并及时调整部署,由原定的以打击美军为主,改为以打击南朝鲜军为主,取得了歼敌41000余人的战绩。歼敌数几乎是第一阶段的十倍。 6月6日,艾森豪威尔致信李承晚,敦促他接受停战协议,并提醒他,武力统一朝鲜,只是一个“梦想”。6月8日,拖延将近一年半的战俘问题,终于达成协议,基本实现了朝中方面关于遣返战俘的提案。6月15日,停战谈判的各项议程全部达成协议。按照双方实际控制线划定军事分界线的工作即将完成。朝鲜停战谈判就要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三、第三战一直打到停战协定签字
为了保证停战协定顺利签字,中朝军队发布命令:“从六月十六日起,各部队一律停止主动向敌人攻击,但对敌人向我发动的任何进攻,则应坚决地给以打击。” 就在这时,李承晚在6月16日复函艾森豪威尔,拒绝接受停战协议。18日,又强行将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000余人劫往南朝鲜军队训练中心,公然破坏协议,引起世界公愤。
毛泽东得知这个情况,果断地作出再给南朝鲜军队以沉重打击的决策。6月21日,他紧急复电给刚从北京到平壤准备参加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的彭德怀:“停战签字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适宜,要看情况发展方能作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根据这个决策,中朝军队积极准备发起规模空前的金城战役,集中力量打击南朝鲜军。
7月13日阴云密布,大雨欲来。中朝军队突然发起进攻。一千余门火炮齐发,敌军阵地顿时笼罩在火海之中。不到一个小时,中朝军队即突破南朝鲜军的全部前沿阵地。这次战役,中朝军队在强大的炮火支持下,如猛虎下山,一直打到停战协定签字时为止,共歼灭南朝鲜军78000余人,收复失地167平方公里。中朝军队在三八线上迅速推进。7月19日,美方发表声明,保证实施停战,并向南朝鲜施压。随后,南朝鲜政府被迫发表声明,接受停战协议。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结束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鲜停战终于实现了。当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在回忆录里说:“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连日来,中朝两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中。然而,毛泽东仍没有放松应有的警惕。在朝鲜停战协议签字的两天前,毛泽东就向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挥员指示说:“希望全军指战员防止骄傲,在停战协定签字并生效以后,仍应提高警惕,一面自己严格遵守协定,一面防止敌人可能作出破坏的挑衅。”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