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就中国大形势问题答一位研究生问

火烧 2010-05-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中国大形势与经济改革展开,探讨体制问题、企业发展及工会制度对人才留存的影响,同时分析日本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影响及科技发展路径。

   

就中国大形势问题答一位研究生问

   

   

   

   

研究生问:我正在看您的《中国大形势》一书,其实我想请教你两个问题:根据中国历代的发展的规律,我发现中国经济在未来要向好的方向发展,让国家能够留住人才,让人以中国人为骄傲,必须改革体制。但中国历史上凡涉及体制改革的几乎没有成功,就算成功最后改革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你觉得呢?  

翰啸答:1、我并不认为现在的政治体制不利于留住人才,现在政府已经很小了,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与政府没有接触,企业已经成为经济的主体,中国能不能留住人才关键看企业,中国企业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在于没有企业工会制度,如果有企业工会,工人工资的提高,由工会出面解决,而现在中国工人只能通过跳槽解决,这是企业不留人的大原因。  

2、我认为中国大体制上问题不大,关键是要完善,比如贪污问题这些都是技术性问题,比如财产公开等,西方历史上的贪污被政治学家称为”分赃“,比中国厉害的多,现在也管住了。  

3、你不能陷入”制度决定论“,要相信“生产力决定论”,中国的发展最终动力不在于深化改革,而在于加快生产力发展,也就是我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研究生问:第二依据目前来看,中国很可能会重蹈日本的老路。特别是中国过于依靠低级别产品出口来维持经济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这必将导致通货膨和人力资源不值钱的恶性循环。而我总认为通货膨胀是推高房价的隐形推手(很多人买房子是为了保值),而房价又是抑制内需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力不值钱,将导致中国科技长期得不到发展,只能继续出口低级产品。如果要跳出这个怪圈除了进行社保等等一系列保障民生的改革外,在不动体制的情况下有什么好出路吗?  

 翰啸答:1、什么是日本的“老路”,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产业升级,日本可不是依靠低级产品出口来维持经济的典型,日本的家电、汽车都是高科技,但与美国的新科技有区别;  

2、日本在“新科技”方面不如美国,但大部分人都没分析到点子上,我以前写过篇文章《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个误区》,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哪就是高科技企业比低科技企业更脆弱,更需要保护。  

3、日本在新科技方面不如美国有两大原因,首先新科技起源于美国,他们有先天优势,而日本没有;其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潮期,日本总是货币升值、泡沫破裂、等等对高科技产业伤害非常大,因为发展高科技更需要好的环境。  

4、关于中国人力资源不值钱的问题,我认为人力资源值不值钱,最终是由这个国家的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的,也就是劳动生产率高,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国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比较强,创造财富的能力强,也就可以分享到更多的财富,也就是只有劳动生产率上去了,人力资源才会值钱。你所说的人力不值钱导致高科技上不去,实际上是说反了。  

   

5、你问在不动体制的情况下有没有好的出路问题,我认为现在的体制与阻碍高科技发展没有什么关系,中国曾经确实把实行比较优势当成过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中国也曾经出现了大批高科技项目下马的问题,但是自从2005国家重新提出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后,国家的科技水平应该是有很大进步的。  

   

研究生问:中国企业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在于没有企业工会制度,这点我很赞同。但资本家本质决定着工会不会自动登上历史舞台。工会制度的形成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而要想政府积极推动工会制度,其根本又在于工人拥有能够选举权。虽然大家都看到了西方的民主很多是表像,但有一点却是真的,那就是工人能够决定领导人的选举。所以归根结底,工会制度的问题还是政治制度问题。不一定需要向西方那样普选,但至少要有发言权,和否定权。  

  翰啸答:1、工人工资的高低最根本是从劳动生产率决定的,但工人工资的正常增长工会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工会的作用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起来可以说是1:9,工会占1,劳动生产率占9。比如日本和美国在近年工人的工资几乎也没有增长,而且还出现了倒退,但他们的工会制度是非常完善的,也是相当强大的,但是他们的工资没有增长,我认为关键是两个原因,首先,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劳动力过剩;其次,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的慢,因此工人工资不可能增长。在劳动生产率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即使有工会制度也是没用的。总之我们认同工会的作用,但是不能将其绝对化,日本、美国就是反证。  

2、我赞同您的“工会制度的问题还是政治制度问题。不一定需要向西方那样普选,但至少要有发言权,和否定权”。这是政治制度大问题,我曾经预想过一种政治制度,见我的《第二次民主革命的预言》一文,网上可以搜索的到,该文章中我认为中国不应该效仿西方从选举的角度实现民主,而是要从监督的角度实现民主,也就是您说的“发言权,和否定权”。  

 总之中国要想实现大的变革非常的难,也风险非常大。  

研究生问:“中国大体制上问题不大,关键是要完善,比如贪污问题这些都是技术性问题,比如财产公开等,西方历史的贪污被政治学家称为”分赃“,比中国厉害的多,现在也管住了。”中国的体制问题与封建社会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说白了,还是人“大”还是法“大”的问题。这个不扭转,后面的许多问题就不再是技术性问题了。  

 翰啸答:1、中国现在也是“法大”,关键是执法问题,中国的政治局委员、部级干部都被抓了,能说法律不管用吗?西方个人的财产都是透明的,中国不透明,只要透明了也就没有人贪污了,浑水才好摸鱼,水清了哪还有鱼摸,现在是要把水变清的问题。  

2、封建社会,贪污也有管住的时候,好像有一个皇帝执政期间,全国没有贪污现象,当时的法律是“贪就杀”,具体是谁,你在上网查一下,乾隆时期贪污罪严重,关键是当时政府总是“卖官”,那些买官的人,必须考贪污才能收回成本,实际上是纵容状态,现在,如果法律规定“贪就杀”,不管金额大小,那中国立马就管住了。  

3、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你发现没有,贪污少了,主要是受贿问题,受贿越来越隐蔽,比如出国旅游、送购物券等,说明中国也快把受贿逼到了死角上,在美国受贿问题也管不住,比如丰田每年用1、2亿美元用于行贿,美国交管局局长退休后都是到丰田上班。  

3、贪污与腐败是 两码 事,腐败最坏,腐败就是“不干事”,现在中国也许贪污受贿很严重,当是我认为“腐败”问题不严重,很多贪污分子,在平时工作表现还是不错,口碑也还可以,比如深圳的许宗衡也为深圳做了些事情。  

   

研究生问:“你不能陷入”制度决定论“,要相信生产力决定论,中国的发展最终动力不在于深化改革,而在于加快生产率发展,也就是我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并不认为制度决定一切,相反我也认同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但你看看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整个封建时代生产力几乎没有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基本在不断徘徊。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如果不改革体制,中国还会陷入中国朝代更迭的周期律。而导致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在于权贵阶层的保护既得利益,目前中国的权贵阶层正在形成。在古代,至少还有科举是公平的,但在现在几乎没有一样是公平的。这使得权贵阶层更加强大和固定。  

翰啸答:1、朝代更迭是人口与自然因素,战争与自然灾害是古代减少人口的手段,古代又没有计划生育,每家好几个孩子,人口膨胀多快啊!人多了粮食不够吃,社会就不稳定,这与政治没什么关系。  

2、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具体体现在哪里,你能具体说吗?  

3、欧洲诞生那么多的科学,当时他们的政府也不开明,布鲁诺时代还流行宗教专制,教会就可以把人烧死,当时科学的诞生是为了反黑暗,因为当时的学者认为只有科学才能让人们摆脱黑暗,不能倒因为果。  

4、“目前中国的权贵阶层正在形成。在古代,至少还有科举是公平的,但在现在几乎没有一样是公平的。这使得权贵阶层更加强大和固定”。这是个问题,“权贵”与“精英”是什么区别?精英与民众的矛盾是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要“均贫富”矛盾就缓和了,我书中有。  

研究生问:可能我在表述的时候有点问题,我说的走日本的老路是指,重蹈日本90年代经济破灭的老路。目前来看,中国的权贵阶层在通过国有垄断的形式与民争利。而这恰好可以解释你在书中提出的为什么中国后来一再坚持比较经济的优势,也就是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比较优势战略)来发展经济,因为这种方式对于权贵阶层来说是风险最小的,而且也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看到GDP增长的方法。  

翰啸答:1、关于中国是否会走到“日本90年代经济破灭的老路”我认为中国与日本情况大不一样,当时日本是城市化末期,中国是城市化初期。  

   

2、“权贵阶层在通过国有垄断的形式与民争利”,垄断分为人为垄断和天然垄断,天然垄断没法打破,比如铁路、供水都属于天然垄断,人为垄断才可以打破,要注意区别,我主张,国企回归公益,不主张国企太多盈利为目的。  

   

3、关于中国实行比较优势,历史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中国早已经进入了自主创新战略时代,历史的上的事情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追究那么多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