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也谈软战争

火烧 2011-04-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美国通过经济金融手段实施软战争,影响苏联及中国,指出其本质为资本主义控制方式,非新形式。同时提及英国鸦片战争案例,强调经济战在硬战争前的策略作用。

经济学家杨斌写了一本《美国隐蔽经济金融战争》,揭露了美国自越战失败后,改换了战争手法,以经济战和金融战来对第三世界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对苏联不战而胜。美国人一片弹冠相庆的节日气氛,他们在共产主义的废墟上耀武扬威:北约东扩,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支持独联体的颜色革命,不一而足。杨斌认为,这是美国的战略家们精心设计的隐蔽的经济金融战争,是软战争。这个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将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垮台仅仅归结于经济战争和金融战争,就搞垮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认识就有些肤浅了。    

实际上,对苏联的经济战争早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就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展开了经济战争,那就是经济封锁和禁运。但苏联并没有垮台,反而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迅速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而与美国分庭抗礼,一度逼的美国人只有招架之功,越战的失败、朝鲜战争的失败,就是明证。    

其实,美国人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展开的软战争,只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主动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才开始的,那就是推行所谓的休克疗法,规范的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方案。这些经济改革的西方药方,只是对已经垮台的苏联遗留的产物进行了最后的一击而已。此后,美国对俄国就再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了。他只好在俄国的周边作文章,对俄国进行战略包围和战略空间的压缩,以逼俄国就范。但已经觉醒了的俄国人民不会再上当了,他们以牙还牙,坚决的反击美国人的战略阴谋,使得美国人对俄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办法。美国人玩的经济金融战争,并不是美国人的新的战争形势,而是西方帝国主义早就玩过的手法。比如英国对中国的经济战争,就是向中国输入鸦片,掠夺白银,减低贸易逆差。等到林则徐一把火烧了鸦片,英国人才开始了硬战争。经济金融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付其他国家的很自然的手法,而不是新的战争形式。而硬战争是在软战争失败后才不得不使出的下策。由此看来,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战争,实际上就是美国资本主义本质的很自然的反应,而不是美国的新的对华战争形式。能够在经济上控制对手,就没有必要打仗。一旦对华的经济金融战争不灵,那么战争可能是不二选择,这要看美国人的军事优势和天时地利人和的诸项战争要素是否有利。美国现在就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准备:南海,挑动周边国家侵蚀中国的岛礁;东海,支持日本人的无理要求;钓鱼岛,承认日美安保条约的有效性;台湾,售台武器越来越先进和富于进攻性,暗地里支持台独。挑动印度对华强硬,支持西藏和新疆的独立分子;在中亚以反恐为名赖着不走。这一切都是经济金融等软战争背后的支撑点。    

因此,我以为,美国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的软战争,其实就是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而和平演变政策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美国的精英教育来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和政治经济界的精英们洗脑或者培养下一代的具有美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第三世界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这才是美国战略家们的最为长远目的的软战争目标。这种战争其实就是与这些国家的人民争夺青年一代和思想阵地。美国不愧为战略大家,数十年来他们做得很成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这样被搞垮的,中国也是这样被美国教育和洗脑出来的政治经济精英们带领着走向了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道路。因为,美国人知道,要在经济金融战争获得胜利,必须通过这些国家的内部的政治领袖和经济金融界的精英们的手来实现。所以,思想教育上的软战争才是美国人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真正的软战争。这也可以说明为何在坚定地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越来越强大,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国越来越强大和独立自主。而一旦放弃了自己的意识形态,这些国家就立刻成了美国的经济附庸和政治上的弱者。所以本人认为,美国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软战争根本上说就是思想教育战线上的战争。这,才是美国最具战略眼光的软战争。至于经济金融上的隐蔽战争,其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很自然的手法,如常言所讲的:商场如战场,仅此而已。所隐蔽,也隐蔽,就看你的商场上的智商有多高,太低了,就会被打败,这种隐蔽的战争其实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经济战线上的常规战争,天天有,天天在打仗:要么是商场上的阴谋诡计(隐蔽战争),要么就是明着来,如:人民币升值,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定,知识产权等等。围绕这一切,美国人搞得什么“华盛顿共识”,只有在别的国家培养的一大批知识精英之后才能有效地“共识”,否者谁会买这个“华盛顿共识”的帐?美国的一大批所谓的基金会和大学就是为美国培养大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国奴才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认识美国的软战争,仅仅认识他的经济金融方面的所作所为,那就太肤浅了。真正的软战争,就是思想教育战线上的战争,就是头脑的战争:在一片书香气氛中,用粉笔和打字机就战胜了你,而你还浑然不知。当然,杨斌先生是清醒者和值得尊敬的学者。只是中国这样的学者可能还不能进入主流社会而成为主流思想代表。    

经济金融作为战争形式成为一种战争手段,只是近些年来的概念上的运用和实践上的更加自觉而已。中国的战略学者也有这方面的认识。比如乔良和王湘慧先生的著作《超限战》就有关于金融战争的讨论。将经济金融手段上升到战争层面,这是人类对战争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此,从某一方面来讲,任何一种思想意识形态的灌输和经济金融方面的掠夺都可以成为一种战争形式。这只是我们运用了战争的结果这一概念来理解运用这些手段的结果。因为这些可以用战争手段达成的结果,采用思想、经济和金融手段同样可以达到,而且不流血。美国和老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都曾自觉和不自觉的运用过这些手段,并取得过不俗的“战绩”并且屡试不爽。在现代更是上升到了自觉的战争形态并且作为美国的国家战略。而那些没有头脑的人认识不到这一点,直到临死前还在给美国人数钞票,这就很悲惨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