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的“危险”和毛主席的“该当”
随着《朱镕基讲话实录》的出版,神州大地上又刮起一股“朱镕基旋风”。在许多媒体的头条位置,都突出了朱镕基的一个“危险论”,比如:
朱镕基讲话实录:剥夺土地而不安置好农民很危险。
朱镕基总理果然有先见之明。他卸任后爆发出来的层出不穷的“赶农民上楼”的严重甚至比较极端的群体性事件,尽管受到朱镕基总理继任者温总理的严厉批评和谴责,但依然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维护稳定的头号难题。从朱镕基总理说到这个问题使用的提法看,笔者觉得其实并不太到位。
“剥夺土地”,这自然点穿了某些借发展经济之名强占农村集体土地的可恶性质。“而不安置好农民”,也说出了某些官商共同体以强凌弱横行霸道的凶恶嘴脸。“很危险”,确实也预见到了引发不稳定甚至极端事件的可能性。然而作为一位人民公仆特别是高高级领导干部,只是看到其中的“危险”而没有顾及它的道德评价,却不能不说有相当的局限,不能不说在觉悟上还不那么到位——考虑问题的角度明显有过于功利化的味道。
在老百姓看来,“剥夺土地而不安置好农民”,首先是缺德而且是极端的缺德。本来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基本上归农民集体所有,那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剥夺”的做法本来就是对农民群众的不仁不义,更何况剥夺之后还不好好安置他们。这样的做法在道德上只有谁可以相媲美呢?只有强盗。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形如果真有勇闯地雷阵的正义感,首先就应当谴责它的缺德性质,而不是把危险后果放在第一位。
还有一些人说到这事儿,差不多都是从稳定和谐在着眼,差不多都是强调千万不要惹出影响稳定的麻烦来。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正义只在头顶,功利才在心中。只有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代表毛主席,才首先站到了人民群众的感情立场和利益角度上
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那个庄的农民说,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某某某你也有一个巢,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象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1956年11月15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讲话)
毛主席为什么能够得到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真诚拥戴?为什么“对毛主席评价不恰当,老工人、贫下中农和与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老干部通不过”?就因为毛主席时时刻刻都是发诸内心地站在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利益上。对于后来一些接班人只是看成“危险”的“打石头、打锄头”,毛主席的态度是
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
而不是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怕坏了稳定和谐,生怕影响了实则波涛汹涌的表面风平浪静。相对而言,能够看到剥夺土地而不安置好农民有危险,较之忽悠和作秀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但如果要跟毛主席的这种不觉危险只觉缺德的评价境界比起来,依然还是说的两家话。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