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评说(二)
印象中第一次对地缘政治学有概念的时候,正值古巴导弹危机。七八岁那年我的家还在安大略湖,一次偶然间在咖啡桌上面发现了一个布满灰尘的小册子,还记得当时我就在想“这里面都是些什么?”就在那个瞬间,我突然开始怀疑自己所拥有的舒适生活也许只是一个假象,在它的后面也许掩藏了一些黑暗恐怖的真相。
我自那时就开始沉迷于人类惯于在世界末日边缘舞蹈的景象,所以在我1982年写出第一部《终结者》的大纲时,只不过是将童年的想象一一历数罢了。此外,伴随我成长的科幻片和文学作品对我也有极大的影响。这些作品中大多数都在对技术、科学、军队、政府发出警告。要知道,你无法从这些主题以及对核屠杀的恐惧中逃离。
——詹姆斯-卡梅隆
卡梅隆敢走自己的路,勇于冒险,勇于反叛,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一点不仅对于艺术创作有利,对于个人的思想觉悟当然也是很有益的。在大公司大制片控制的美国文化中心地带好莱坞,导演的意志是受到老板和市场控制的,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票房统计数据、关系到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导演委曲求全以安生立命,甚至放弃自己独特的创作思想,走老套和掉牙的安稳求荣路线,结果便是庸俗之作大肆横行,欺骗了观众也欺骗了自己。这更证明了一点,建立在人身依附关系上的人,是异化的人,不是独立自主的自由人。
卡梅隆也许是个例外。但他毕竟在那个机制中,受其约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因此他的创作产品必然是与资本家相妥协的结果,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他所反映出来的创作倾向值得肯定。
应该说《阿凡达》是一部带有共产主义气质的影片,至于各位对我的这个断语如何评说,则是我所难以知晓的了。我非常愿意倾听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教诲。《阿凡达》是一部意义非凡的影片,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得到证实,不妨将其作为一个契机,借此来探讨大众文化产品的共产主义倾向是否存在,存在多少,如何可能,如何引导的问题。
《阿凡达》我断定为一部有着共产主义气质的影片,理由如下:
一、超越阶级和种族的情感——即为同志情感
二、超越个人狭小世界,睁开眼睛看众生,把其他生命看成与己同等重要——即为超越自私的大公无私精神
三、抗议以强欺弱,反对霸权和压迫,同情弱小——即为追求公平正义的道德良知与社会正义感
此三点:超阶级的同志情感、大公无私的精神、道德良知与公平正义,正是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所在。因而阿凡达的精神气质与共产主义者的气质有共通性。
《阿凡达》也有缺点,缺点不小。《阿凡达》的最大败笔:
阶级是不可能自动消亡的,所以需要阶级斗争,而这是政治的核心。没有阶级斗争,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阿凡达》却意在消泯阶级之间的隔阂,这是为何。因为有“爱”,“爱”、“人性”这是多么迷惑人的字眼啊。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其实“爱”是隐藏得最深装扮得最华丽的自私。本来人们之间原初的情感就是质朴的没有计较的,偏偏有人要弄出来个“爱”、“人性”,多么荒谬可笑。只有同志之间的情感是最真诚最纯洁的,共产主义者不会被“爱”所迷惑。《阿凡达》最大的败笔,就在于分辨不清“爱”与自私。这也在所难免,“爱”这个词隐藏得太深又太障人耳目了,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这一点的。在《阿凡达》里,霸道的地球人最终被赶跑,阿凡达人终于过上幸福宁静的生活。然而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病根,也许下一次的战争会在他们自己人中上演,因为他们还有自私。斗私批修才是更艰巨更深入更彻底的斗争。“爱”正是形成隔阂的根源所在,《阿凡达》对人性的理解止于“爱”,不仅肤浅,而且认贼作父。
当然共产主义者绝不否认爱,共产主义者有真爱,而且是更伟大的的爱。共产主义者破除了我法二执,消除私心,有爱无隔。此为题外话,暂不作谈。
《阿凡达》里面是否存在共产主义者,“西门大灌人”的文章里有答:杰克在阿凡达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自我改造,自觉成为一个具有革命进步思想的青年。也仅止于此罢,我想。我同意西门的说法,杰克是一个进步的革命青年,但还没有过度到共产主义战士。因为他还没用深切认识到斗私批修这一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