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阶级后左右
左右只有相对意义,并非严格的概念。陈X等一批“三中全会派”造毛主席的反是“右”,后来又反对“市场经济”难道就成为所谓“左派”了吗?不少人只是觉得中国当前右派独大很令人不爽,他们向往的是所谓“左右共治”的模式。糊涂虫的如此臆想大大削弱了“左”派的斗争力度。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具有绝对意义的概念,而且是一种客观存在。左和右是在同一个阶级中相对而言的。因此,首先要明确对象(包括自己)的阶级属性,然后再谈左右。比如,我自己就是无产者,同时是左派,所以叫无产阶级左派。
什么是无产者呢?走卒是这样说的:无产者就是无财产的人,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裕,无产者越来越少,谈不上无产阶级专政,过去强调无产阶级,导致“越穷越革命”的思潮泛滥,造成了“浩劫”。
的确,这么大国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认为“越穷越光荣”的糊涂虫肯定是有的。可是利用革命队伍中某些人(还不是主流)的误区来贩卖自己的私货,这只能是无耻。在文革中主流舆论都认为“贫农”只是出身,而不是目前的经济现状。主流舆论更加认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人民日子会越来越好。哪一点是越穷越光荣?能列举各级革委会的决议,文件有相关的指示吗?
有人会说,“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方针就是否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越穷越革命。如果当时受蒙骗还情有可原,可是沐浴了市场经济大潮30年还嚷着这种陈词滥调就脑残了。资本主义体制下合伙开公司很常见吧。开公司就是要卖东西这也是废话吧。但是开公司首先明确的不是“卖东西”(因为这是废话),而是公司的法人代表,股权比例,利润分成,工作制度。如果说研发什么东西,销售什么东西称为“经济”的话,那么以上的其实就可以归入“政治”范畴,解决的是公司的上层建筑是什么,分配制度是什么,劳动制度是什么。这难道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吗?什么叫纲?就是所有因素中起最本质作用的自变量,自变量一变,所有东西都会变。联想集团把“技工贸”掉了个,变成“贸工技”就从一个欣欣向荣的技术企业成为了外国财团的打工仔,蚕食中国市场的桥头堡。路线的变更带来的是倪光南下台,这个领导层的变更,这难道不是“纲”的作用?
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各个社会形态都会。想发展生产力难道很难吗?想GDP增长那就更简单了。关键在于发展是为什么阶级服务的?是为少数人还是为劳苦大众服务?发展成果是为少数人还是劳苦大众享用?这些东西在发展之前不问个为什么,可能吗?一个公司都要问问谁说了算,利润怎么分配,难道一个国家就不该问吗?因此,“以阶级斗争为纲”是相当正确的。脑残们,难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没有纲?谁都看出30年改革开放的主线就是经济私有化,权力私有化,政权买办化,这不是纲又是什么?“经济”从来就不是什么真正的中心,中心在于到底是哪个阶级掌权!这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者和XXX走卒的斗争难道是“左右之争”吗?显然不是。这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严肃斗争!
无产者的产,是指剥削劳动的资本。哪怕是百万富翁,如果他没有一分钱投入到剥削劳动的行当中,那么他也是无产者。这样可以看出,无产跟贫穷是两个概念。由于阶级压迫,无产者多半是贫穷的,但是无产阶级专政追求的决不是大家都赤条条没有财产(是财产不是资本),而是创建一个劳动驾驭资本的社会,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共同富裕的社会。
革命的道路是很艰难的。“无产”只是一个人的阶级属性,是经济地位的概括。但是“无产者”和“革命者”又是两个概念。决不是说我现在没钱了,我就自然而然革命了。拿上文的百万富翁举例,他现在是无产者了,但是明天找到一个好的投资途径,那么他一下子就成为了资产阶级了。还有很多无产者,尽管终其一生都没能成为资本家,但是他思想上羡慕,崇尚资产阶级。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可能是革命者吗?不,他们不当资产阶级走狗就很不错了。这种人只能是“流氓无产者”,是无产阶级的极右翼。还有一种人,有点资本,但是主要还是要靠打工谋生。这些人称为小资,他们游离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类似于军队的排长,属于兵头将尾的角色。他们的态度是动摇的。当感到上升无望时候会消沉,感到受到深重压迫时会变得疯狂,倒向左的一面,而且多半是极左,人称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但是一旦局面有所缓解,看到前面又有胡萝卜了,就又恢复常态,感到生活又有了新希望。此时又变为“右”。
不管小资是左是右,前面还是得加上“资产阶级”。在社会斗争中,以阶级斗争为纲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唯一可靠的指标。先确立阶级,再分左右才有意义。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利益诉求到底是什么。否则,在“泛左翼”的漩涡中昏头晕脑的,觉得似乎“咸与维新”,还谈得上真正革命吗?
http://blog.sina.com.cn/HeartPumpOnLeft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