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冒烟:莫让“有人携汽油上车”成为普世解释
公交冒烟:莫让“有人携汽油上车”成为普世解释
作者 苏 杜
时间 2009-06-08
(本文大意:寻求“普世解释”不是一个好习惯、好风气。)
是今天的两则消息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则是四川新闻网发布的“成都公交事故系有人携汽油上车引起”的官方新闻,一则是四川在线发布的 “成都公交车突冒大量黑烟乘客紧急疏散”的视频报道。官方新闻是“四川省人民政府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调查组技术组副组长何建生经调查组授权”的权威通报,有“多项证据”,有对“燃烧公交车乘客、司机、发生事故现场目击者、参加救援者以及9路公交车沿线群众、公交公司相关人员累计两千余人”的“调查走访”,以及“与除重症监护伤员外的全体乘车受伤人员”的“逐一见面”,当然是言之有据,作为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网民,我自然也没有另外的证据加以否定,然而,我有疑虑。这疑虑不是来自别处,就是来自这另一则的视频报道:“昨日(7日)下午,一辆43路双层公交车行驶到成都茶店子西口附近时,车尾突然冒出大量黑烟,”所幸,“在1分钟内将车上约40名乘客全部疏散,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或财产损失”。检修证明,该车“发动机排气管上的空气压缩机坏了”,这是一个类似于鼓风机的东西,据说加装在排气管上后,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在原先的基础上加大车辆动力。“比方说原来的柴油机动力是150马力,加装了空气压缩机就可以达到200马力或者更多。” “43路公交车负责人”说,这属于“正常损耗”。这则视频报道的“相关链接”中,还有“广州公交车冒烟 乘客惊恐踩昏一人”“重庆 公交车自燃20余乘客安全逃生”的两则新闻,均发生在“前日(5日)”。
我的疑虑就在这里。这辆43路的双层公交车,并没有人“携汽油上车”,照样“车尾突冒黑烟”,虽然所幸没有燃起大火,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不是仅在万幸之中吗?如果它也在下坡路上呢?如果不处在“敏感时期”呢?没有非正常剧烈升温,车辆会“突冒黑烟”吗?检修虽然证明了这是“排气管压缩机正常损耗”,但“损耗”到出车半路上就“突冒黑烟”也叫“正常”吗?还有,广州、重庆的公交车“突冒黑烟”,也是“有人携汽油上车引起”的吗?因为成都9路公交车“燃烧”是“有人携汽油上车引起”,“市民们”对其它路或其它城市“突冒黑烟”的公交车就应该“不予争论”、“不必担心”,认定为“和谐号”,坚决拥护而争先“坦乘”了吗?
“有人携汽油上车引起”,应是证据链条下的结论,而不能是官商两便、各方称道的“普世”解释。我个人认为,它可以“解释”车中的大火,却难以“解释”大火之前车尾先冒出的黑烟,“突冒黑烟”的汽油何以32秒之后才燃起大火,它更无法“解释”其它线路、其它城市公交车的“突冒黑烟”。寻求“最好解释”不是一个好习惯、好风气。用“官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解释贪官之层出不穷,用“地处多瓦斯地带”解释矿难不已,用“交学费”解释与“战略伙伴”的赔本买卖,用“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解释“整顿娱乐场所专项行动”,用“协警”解释派出所里打人致死的打手身份,用“不明真相、别有用心”“起哄”解释“群体事件”,诸如此类的解释,也许可以保改革,保发展,保开放,保稳定,保形象,但能保住一般国民之相信吗?半信半疑的国民愈来愈多,愈躲愈远,难道觉不出来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