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零星“活鱼”难救媒体的死水

火烧 2011-09-1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媒体整风运动中记者下基层报道的困境,指出尽管有活鱼报道,却难以改变死水现状,反映新闻文风与基层真实情况的脱节问题。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会议,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提出新闻战线要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由此,全国新闻宣传战线掀起了一场新的“整风运动”,当然这只是涉及整顿文风的整风。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都落实部署,派记者下到基层,力图抓活鱼上来。效果如何呢?

   

  新闻联播是当下网民最反感的电视节目,大家诟病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其四平八稳的风格,套话空话假话不断的基调引发的。网民的意见是一种意见,但作为中国人我觉得新闻联播是不能不看的。那是一个窗口,一个了解这个国家大事的窗口,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它都能给你告知,或是表达。再不关心政治,总得关心生活吧,所以还是应该看一下。走转改活动开展后,新闻联播也加了记者走基层的报道。大概看了几期,单就记者从基层发回的那些报道来说,效果非常好,但这个活鱼抓上来放进了一滩死水,实在让人有些别扭。

   

  这些记者大都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他们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不知道麦苗和冰草的区别,作为人,不知道小麦的样子,其实很难说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尽管这些记者学历最差都是本科以上,有的还是硕士、博士。他们像复读机一样,从小学就开始念叫做知识的知识,他们时不时还会咒骂一下上山下乡的灭绝人性,他们一直读到博士,他们对他们所谓的知识非常了解,他们对上山下乡的灭绝人性也非常了解,但是他们就是不了解麦苗和冰草。他们干上了记者,他们每天游走于高级宾馆、辉煌会所,他们每天拿来一些材料,改编一下就是一篇报道。他们顶着知识的光环、顶着记者光环,每天领着高额的工资,每天拿着隐秘的红包。突然有一天,上面要求记者要下到基层,他们不得不下去。和那些浑身泥土、还带着汗臭的农民在一起生活,这曾经是遭人诅咒的事情,是带有屈辱的事情。但他们得下去,他们下去了,他们见到了西部的农民没水喝,他们见到了西南的农民没路走,他们见到了他们从来没有见到的一切。农村的一切都像麦苗一样陌生。他们发回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充满了震惊,仿佛这一系列关于农村落后贫瘠的事情都是他们的慧眼发掘出来的,仿佛是具有新闻性的突发事件。这样的报道,让和他们一样不知道麦苗的人感到了震惊和愤怒。而对于那些早就知道内情的人来说,这样的报道在报道时记者的表现显得很无知。无知于他们不知道农村的东西太多。

   

  当博士文凭的人也遭遇无知指责时,好像这个事情很荒诞。其实不然,这才是事物本来的面目。也是世界本来的面目,知识只是被精英霸占了为我所用而已。非精英的草民掌握的一切都不值钱,即使是知识也因为是落于草民之手而变得轻贱不已。一个精英统治一切的社会,人类正在这个阶段上,文明的背后掩盖着无数嗜血的黑暗。

   

  媒体是意识形态的建构者,事关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媒体文风自然事关重大。媒体文风的不正危害不浅。新闻联播可以说是媒体文风不正的集大成者。空洞、虚泛、说教、虚假、呆板、沉闷、言之无物…….。像新闻频道、各专业频道,都做的非常棒,信息及时,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像人民日报这两年增加评论,也是有了起色。最差的就是新闻联播,每句话都是无比正确,每句话都让人听来如蝇在喉。

   

  媒体的文风固然重要,但要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媒体的发声是党政直接主导的。正如国家一再强调的一样,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今日之部分人民利益,完全是没人代表的,他们是农民工、下岗工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所以有了逯军对央广记者“你是代表人民说话,还是代表党说话”的质问。我们坚信,这些年,新闻联播代表党的声音是一贯正确的,它完全是党的喉舌在发声。所以像新闻联播这样的媒体,它的文风不正不久代表了党的文风吗?你不从根本上改变文风,只让新闻联播改文风,能有结果吗?新闻联播只有派几个记者下到基层,一天发回一条“活鱼”,但这来自基层的“活鱼”实在是救不活新闻联播的死水啊!政治局九大常委的活动的报道腔调没有常委们自己的要求,谁敢改变?记得胡锦涛2003年曾发出过一个改变新闻报道的讲话,我们认为是真的春天来了。我们的地方台还准备恭请宣传部借这个契机顺便出台一个关于各级市领导活动的报道办法。但那个讲话只是讲了一下,后来不见了落实的踪影。新闻联播照旧播出,从邢质斌换到海霞,面孔还是一个样。

   

  媒体文风要改,但高层领导的文风不改的话,媒体文风也没法改。今日之中国,上行下效。领导讲话,谈及工作安排,无非“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狠抓落实”;谈及成就,无非“领导有力、政策得力、措施到位”;谈及未来规划,无非“加强、继续、不断、深化、进一步”;有总结是: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领导没有不微笑的,问题没有不解决的,反对没有不强烈的,交涉没有不严正的,完成没有不超额的;谈判没有不双赢的;竣工没有不提前的,节日没有不祥和的;路线没有不正确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情绪没有不稳定的;小康没有不达到的。新闻联播30分钟,领导报道占一大半,领导一讲话就是空话、套话,你叫记者写啥?领导的文风不改的话,如果继续用现在的腔调进行报道,那来自基层的几条“活鱼”再怎么鲜活,也会被大联播的死水给淹死。

   

  真要改文风的记者,必须要确实忘掉自己是大爷的身份,忘掉自己是知识精英的身份,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疾苦视作自己的疾苦,切实理解人生来就有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只有从解决一切人的生存问题出发,为了大多数人都平等地生活出发,才能真正改变文风。如果只是为了改文风而改文风,农民担一天粪尽管累还要担,工人做一天工尽管辛苦还得做,而我们的记者走基层帮农民挑三步路的粪,然后放下担子就说:“好累好累,农民伯伯天天都在挑,他们真的很不容易。”这样的走基层不走也罢,走了也是白走。所以,记者切莫把走基层当作秀场再做秀,那样,整个电视屏幕、报纸版面都成了秀场。

   

  如果从今以后,着手改正自己的缺陷,这些问题会很快解决,就怕这些知识精英,这整个阶层都不愿意真正改。就怕改文风只是一时的政治任务,走个过场拉倒。记者走基层,应当是去发现问题的,要通过发现问题去研究问题,进而探讨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才是记者的责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