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发改委对人民能吃上放心盐也眼红了

火烧 2010-01-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发改委推动盐业改革引发广泛争议,质疑其改革本质为改制,意图削弱公有制经济。文章指出盐改导致盐价上涨,资源浪费,且改革政策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引发对发改委动机的深思。

   

发改委对人民能吃上放心盐也眼红了

   

一闻盐改举国惊,疑患改革恐惧症;

国是日非百姓苦,水电气价直线升。

一首歪诗念过再来说正题,日前,发改委发出了盐业要深化改革的消息,并举出了多条理由。我大致地总结了一下,主要有这么几条:

第一,盐业专卖是垄断,盐业公司获取了巨大的垄断利润,并举出数据来论证:一吨盐从盐厂出来,价格只在400~500元左右,经过盐业公司这么一倒手,售价就达到了1400~1500元左右,每吨差价在千元左右,堪称暴利,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二,盐业之所以设立国家专卖制度,主要是保护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往盐中加碘,但并非所有的地方都缺碘,于是乎缺碘的地方要补碘,不缺碘的地方也要补碘,不仅浪费碘资源,而且还有损人民健康。

第三,中国不缺盐资源,没必要实行国家专卖。

说实在的,本人一介草民,对于高高在上的发改委向来心怀敬畏之心,因为我天真地认为发改委作为国家机关所代表的应当是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发改委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当是利用国家力量来维护国家利益。然而事实却不然,这个全称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国家机关渐渐变成了“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委员会”,其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不是为了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而是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私有经济!或者说他们的目标就是为了搞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明白白地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主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然而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由最初的95%以上到现在却只占到35%!这样的比重还能称得上是主体吗?饶是这样,发改委依然不甘心,还要继续将公有制经济进行改革,说是改革其实是改制,就是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发改委头上顶着社会主义红帽子,却踩上了资本主义的黑船!

这些年来在发改委的主导下,国营企业改为国有企业,虽然一字之差,实质却相去万里。企业为国营,不仅国家具有所有权,而且具有经营权,改为国有之后,国家仅拥有所有权而没有经营权,经营权丧失之后,经过一些“崽卖爷田不心疼”的人之手,国有企业负债累累,成了一个空壳,最后所有权也名存实亡。于是乎,发改委就达到了消亡国有企业的目的!

形象一点来说,发改委就象有外遇的女人一样,男人拼死拼活地在外面挣钱,她却不爱惜,今日甩盘子,明日砸碗,时不时地来一段抹脖子的闹剧,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拆散了这个家!

经过发改委之手,水企改了,电企改了,气企改了,粮企改了,油企改了,总之,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国企改得都差不多了。这些企业一改,立马就从国营改为国有,再从国有变成私企了。改之前对老百姓说:改了好呵,引入市场机制,老百姓可以享受到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改之后,水也涨价,电也涨价,气也涨价,粮也涨价,油也涨价,发改委仍对老百姓说:市场经济,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呵。真个是会忽悠老百姓呵!

咱老百姓被忽悠了三十年,缘由是出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被忽悠多了,也觉着党也似乎不是原来那个党了,政府也不是原来那个政府了,于是乎,老百姓渐渐明白起来,心里也亮堂多了。这次发改委要对盐业改革的信息一出台,马上就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

就本人看来,发改委的改制理由也太小儿科,只好做“掩耳盗铃”的游戏:

其一,盐业公司的暴利问题。发改委这些年改了什么,什么价格就涨,唯有盐业没改,是以盐价还不大涨。有网友很尖锐地指出:我们现在能吃得起的就是盐了!不要弄到最后我们连盐都吃不起,那才是中国的杯具!我不明白发改委为什么对盐业的“暴利”耿耿于怀,说到底,盐业不是国家专营吗?即便有暴利这利前益也都是国家的,是壮大公有制的好事呵。身为国家机关的发改委为什么要挖社会主义墙脚呢?让人看不明白。

其二,加碘不加碘的问题。发改委说,食盐有应加碘的,有不应加碘的,现在市场上只有加碘的盐而没有不加碘的盐,是不合理的,要改,只有改制之后,盐商们才会生产市场上需要的不加碘盐。这其实不应该成为发改委要改制盐业的理由,一种产品如果有市场,相信任何企业都会主动生产的。盐业公司决计不会傻到连钱都不晓得赚的程度。

其三,中国不缺盐的问题。如果这也成为发改委要改制盐企的理由,我只能说,发改委的人都是一群猪,整天的只知道嚷嚷,而不懂中国历史,也不懂中国地理。从中国历史上看,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盐业都是国家专营的。国家专营不仅保证了食盐的安全,也保证了国有盐税的征收;从中国地理上看,虽然中国不缺盐,但分布是极为不均的:海盐产于中国沿海一带,岩盐却只有湖北、四川少数地方有。中国幅员辽阔,偏乡僻壤很多,那些地方不产盐,但那里的老百姓还是要吃盐的,盐是笨家伙,本身可能价格不高,就象发改委说的,出厂价可能只有400~500元,但是运输费却贵了去了。由国家专营,可以保证这些地方的百姓也能吃到价格相对较低的盐,但如果交给私营企业,可能这些地方的盐价就会冒了天了。有人会说,为什么这些地方的人吃盐要我们交运输费呢?如果这些人连这个也不能理解的话,那也枉生于现代社会。我只能说,这就是人为什么要组成国家的缘由。

 拿几条不值一驳的现由来改制一个正常经营的国有企业,发改委其心可诛!

其实,发改委的心思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无非是某国的资本看中中国盐业这一块肥肉了,想咬上一口,而碍于目前中国盐业在盐业总公司的领导下抱成一团,象只刺猬似的让他们不得下牙。发改委受了人家的恩惠,不好推脱,于是找出这些莫明其妙的理由来。我敢说,只要盐业一改制,立马就会被外资控制!那时,中国老百姓的盐罐就不姓社而姓资了。老百姓连盐都吃不上的日子就会来临了。

瞧,我这里正说着,发改委那里眼都红了:老百姓为什么要吃得起盐,他们该连盐都吃不起才对呵。呵呵,呵呵。

                2010-1-1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