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世界上有普世价值没有

火烧 2009-06-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探讨普世价值是否存在,认为其具有阶级属性,并分析经济地位差异导致价值观分化。结合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批判西方普世价值,强调价值观与经济分配的关系。

我国精英们为了否定毛泽东,否定马克思主义,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借用西方的价值理论,向我们灌输了西方普世价值的观点。起先普通民众总被他们那飞上天的唾沫折射出的七彩光芒所迷住。以为他们现在做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观。但经过三十年的市场化人民在苦难面前重新认识了这个观点,并重新拿起毛泽东思想的武器来评判这个观点。也就是说有些人说的普世价值是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加以批判,而有些右派又极力宣传这个观点,说它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那我们怎么看呢?  

其实关于普世价值观,我们认为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早就解决了,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所以我们认为普世价值观就是世界观的另外一个说法,也是我国是精英吃饱了没有事干的文字游戏。  

世界有普世价值没有,我们说有,因为任何相同的事物都具有普遍性,而人类社会同样具有普遍性,所以普世价值也具有共性,或者说是具有普遍性。抛开个人的认识差异,每个人在某个时间段都具有善良的一面,道德和法律的东西都在心中存在,这个存在就是普世的东西。我们曾经说过道德和法律都具有阶级属性,或者说都是阶级的产物,所以普世价值也具有阶级属性。  

但由于每个的人经济地位不一样,人们的普世价值观点也不样,这就是说在,经济面前人类的普世价值观第一次得到了分化。比如说父子、夫妻等在封建社会出现了的伦理道德等,领导和被领导等的认识差别都必然会出现世界观或者普世价值观不一致。  

正因为个人的经济地位不一样,人类在分配上也不一样,结果导致了普世价值的第二次分化。由于经济地位不一样,于是人类在享受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一样,比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就不一样,那么人们在得到产品成果后,必然会出现异样的东西,有些人会认为合理,有些人会认为不合理,那么这就必然出现不一样的普世价值观,也就是世界观。  

为了维护经济分配,人类选择了不同的方法,结果导致了第三次分化。我们说任何事物不可能绝对的公平,那么在经济分配的时候同样不可能绝对的公平,所以在经济分配的时候,为了维护分配体制,人们一定会制定分配制度,比如老板多少,工人多少,议员多少,政府官员多少,在这一系列的情况下,人类的世界观就会出现不同,那么普世价值也就不一样。  

为了增强个人分配的力量,人类出现了阶级,并诞生了国家和专政工具,人类的普世价值就第四次分化。我们说在分配的时候,必定会导致矛盾,那么如何解决矛盾能,人类首先选择的是暴力,也就是斗争(只有斗争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才是协商——和平)。这个时候有产阶级就会形成广泛的联盟,制定法律,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建立国家机器等。那么无产阶级就必然反抗这些阶级,结果形成了不一样的普世价值。  

人类为了证明自己的分配方式具有合理性,人类通过大量的诗歌,小说,绘画等形式产生了第五次分化,这个第五次分化就是为了永久的东西,为了子孙万代的。当人类面临分配上的痛苦后,人类总想找办法来解决和克服这些痛苦。结果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等进行了阐释,这个阐释就必然导致更多错综复杂的普世价值观。但我们依然相信符合真理的价值观才具有普遍性。  

通过我们简单分析,也就是说人类的普世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著人类的知识结构,更加高级,同时要么更加反动,要么更加进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就是破坏旧有的分配基础,形成新的普世价值,那就是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普世价值具有阶级属性,因此它必然会随着阶级差别的消除而消失。也就是说当人类彻底解放了自己后,不把劳动当做痛苦的事情,而且没有分配的差别后,那么普世价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到那个时候人类的普世价值就是一种天然的、内在的、无差别的东西,  

如果抛弃人类的经济属性,那么人类就具有了完全的没有阶级属性的普世价值。否则完全是空谈,而现阶段我国精英们就是想抹杀人与人的经济地方,从而抹杀普世价值的阶级属性,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进而否定社会主义。  

而西方国家也是这样,他们为了证明自己侵略剥削有功,提出了抹杀一切差别的普世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要警惕,并加以揭露。  

我们已经分析了普世价值的产生和归属,说明普世价值不是那么光彩的,它却是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甚至隐含了暴力的因素,然而我国精英却为它津津乐道,这才是我们应该要注意的动向。  

   

   

   

 2009年6月6日 四川仪陇立山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