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改变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的破坏性
——人类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深层思考之四
对中国、印度等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农业经济大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摧毁,直接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使世界失去了循序渐进和谐发展的基础。这种惨痛的经历让中国、印度、及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后发国家明白了落后了并不得不依附资本主义列强就要挨打,就要被欺辱,被弱肉强食。痛定思痛,他们开始强行改变其发展方式,开始向大自然进行大规模索取,也像西方列强一样只考虑当代人的当期利益,加大温室气体排放,不管子孙后代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平衡敲响了警钟。 1945年8月6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当日死亡6.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5.1万余人。广岛城中7.6万幢建筑物,完全毁坏的达到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三天后,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由于工业化,战争,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已不堪重负,人类面临着日益沉重的生存危机。
二战的结束,尤其是在两颗毁灭性的核弹爆炸的威慑下,导致世界进入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时代。核武器的产生,是“科技手段将毁掉人类一切”的显现,它的毁灭性人类已经见识到了。同时,核威慑又形成了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阵营,以及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的对峙,产生一种新的均衡。如果人类有足够的智慧,保持这种均衡相持的时间再长久一些,那么此时的“哥本哈根会议”也许要延迟很长的时间。
如果在二战前是落后了就要挨打,就要被掠夺被瓜分,觉醒了的人们以心急火燎地追赶西方列强的步伐为潮流的话,那么,二战后有了核武器的威慑,有了东西两个阵营,后发国家可以寻求保护,可以心平气和地循序渐进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重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这就等于说是给了人类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如果西方继续走自由经济的市场化道路,加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东方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注重环保和社会效益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在两种发展道路,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自然存在,自由发展中,逐步融合,逐步趋利避害。等到人类社会在资金、技术和人类智慧等方面都足以化解这些人类已经和将要面临的危机时,再召开世界所有国家的首脑会议,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把这个问题交给比我们更有智慧的子孙后代去处理。
这是极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但是,西方列强们不愿意。他们千方百计不惜代价地推行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即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不遗余力地策划推动“和平演变”、 “橙色革命”、“鲜花革命”,要全世界都接受他们的文化,走他们走过的道路。
其结果是地球又不堪重负:
非洲:气温日益升高,适合种植庄稼的土地不断减少,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也会缩短。撒哈拉以南80%的土地严重缺水,多国全年无雨。整个非洲20%的可耕地退化,面临大规模饥荒。有近两亿人长期营养不良。
亚洲: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在一天天融化,洪水和雪崩发生的几率大大地增加。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可能使农作物的整体产量降低,进一步威胁到粮食安全。沿海区域水位升高可能会加剧南亚地区的流行病疫情。近一亿人面临洪涝灾害,越南、孟加拉、中印沿海将被淹没。澳大利亚气候变暖速度居全球首位,干旱和火灾的爆发率还在不断增加。大堡礁面临消失,大量野生动物面临灭绝。
欧洲:气候变暖导致疫病爆发风险加大,屡现极端天气。热浪频率增加将导致一些国家水压增高,供水量减少,农作物产量降低,森林火灾爆发,疫病流行。到2020年,欧洲绝大部分地区可能会遭遇洪水灾害。
拉丁美洲:在过去的十年里,拉丁地区遭遇了105次飓风,50次地震和150次洪水。干旱地区的农业用地可能会遭受盐碱化和沙漠化,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遭到毁灭性破坏。
北美洲:美国高温天数屡创记录,西部山区积雪减少,导致冬季洪水爆发频率增多,夏季降水减少,虫害疫病、风灾和火灾频发,必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北极和南极:北极在二十年内夏天将全无冰雪,南极冰融全球海平面快速上涨,全球43个岛国恐被淹没。数百冰川飘向新西兰等岛屿。
令全人类更为担忧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走上了发达国家走过的不归路,现在还停得下来吗?正如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期间,加拿大《多伦多星报》评论说的那样: “哥本哈根峰会不是一个气候大会,而是一个经济的无声剧本,这无关星球,而是美元。”美国环保网站GRIST也在评论中说:“本次会议或许最大的紧张就是富裕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穷国非常生气,正当他们要达到中产阶级消费经济时,富国却要他们熄火。”
日本是个经济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个地域狭长,多火山喷发,多地震的岛国,根本不具备发展核能利用的条件,尤其不能进行核武器试验。但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受到核弹袭击的岛国,在其东太平洋发生特大地震之前,日本朝野却大肆叫嚣具备制造4000枚核弹头的能力。 2002 年4月6日,日本在野的自由党党魁小泽一郎在福冈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公开扬言:“如果中国过度膨胀的话,日本就要制造核武器来‘反制’中国;日本核电厂里的钚完全可以制造出4000多枚的核弹头,我们在军事实力上不会输给中国!”2002年5月中旬,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自民党议员安倍晋三说:“毫无疑问,日本将会拥有小型原子弹。” 2002年5月31日 下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在记者会上公然宣称:“只要坚持专守防卫,日本也可以拥有核武器。” 2011年2月11日 ,日本军事专家声称其核材料能制造5000枚核弹。就在地震爆发前四天的 2011年3月7日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表声明,日本“一年内造出核武器对付中国”。而对这一切,奉行双重标准的美国,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置若罔闻。在福岛核电站爆炸,发生严重核泄漏后,日本政府继续隐瞒实情,在不向邻国和国际机构通报的情况下,擅自向大海排放核废水,给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和核能利用造成不可估量的灾难,使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更加雪上加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