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围---对我国外交工作的几点建议
外交是一国内政的延续,是为国家发展和立国战略服务的,说到底是为内政服务的。若想搞好外交工作就不但要明了国内形势,而且更要明了国际形势和本国所处的国际处境,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我们的对外政策。那么,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是什么呢?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我认为,2008年爆发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它的后果现在还难以预料。这场危机表明,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缺陷,人类面临着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在这个阶段,各种重大事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应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我国的外交方针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定位。具体地说,要改变过去单纯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见招拆招的外交防御战略;而应亮明自己的观点,喊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国是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国家。这种外交,就是主动性外交,就是负责任的外交,就会是得到世界人民欢迎的外交。下面我将展开来讲:
一,当前的国际形势。1、当前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基本实现了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大致分三个层级: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是第一层级,它们占领着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具有极强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是龙首,是规则的制定者,是得利最大的一方;第二层级是中国(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印度以及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即所谓的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和地区研发能力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具有一定的制造能力,是龙身;第三个层级是那些贫穷落后,基本没有研发能力,只靠出卖资源来维持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这样的经济格局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最希望看到的,那就是发达国家掌握研发能力,掌握世界金融市场,由中国等国家给它打工,当它的加工厂,生产各种廉价消费品,由资源丰富的落后国家出卖资源,最后由美国等少数国家消费。这种格局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已经不能发展下去了。当前,国与国之间利益纠葛日益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经济全球化是美国等少数国家所提倡并全力推动的,世界贸易规则也是它们制定的,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当其他国家付出很大努力和代价好不容易适应贸易规则时,它们又出尔反尔,又竖起贸易保护的大旗,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以便攫取利益博弈的主动权。美国人一方面消费着我们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另一方面却对我国多次实施反倾销调查乃至无端实施经济制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南北矛盾加剧,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没有从全球化中得到好处,相反,越来越贫困,很多国家多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西方势力的干预和蛊惑下,民族之间和种族之间冲突愈演愈烈,难民潮席卷世界广大地区,战争、饥饿、贫穷、疾病等人间惨剧接连上演。3、各种文明之间,各种宗教之间的冲突没有缓和的迹象;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在全球泛滥。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假借“人权高于主权”等所谓普世价值,公然干涉他国内政,挑起他国动乱,从中坐收渔人之利。当各种手段都不能奏效时,就实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动辄制裁,封锁,直至直接出兵干涉。少数国家的这种霸权行径,激起了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强烈不满。可以说,美国的强权和霸道行径是造成恐怖主义泛滥的主要原因。而在对待恐怖主义的态度上美国等少数国家从来就是双重标准。反抗美国的就是恐怖主义,对美国有利的、符合美国利益的就不是恐怖主义。这种态度突出反映出美国等少数国家自私自利 的本性和西方人骨子里反对异教徒的宗教狂热性。这种事态如果发展下去,后果就会很严重。4、由于西方文化的扩张式、掠夺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今天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可持续发展前景面临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例,它不到百分之三的人口却消耗着全球百分之二十五的能源,直到目前,美国人还没有改变美国式生活方式的打算。相反,它却不允许其他国家走美国的发展道路,人民不允许过美国式的生活方式。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宣称,如果十三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那对世界来说是一场灾难。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见过不讲理的,没有见过这样不讲理的。5、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精神世界的贫乏之间的矛盾远没有解决,人类普遍存在着信仰危机,人类向何处去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6、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最后体现在文化的竞争。尽管当今世界仍然是而且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但综合以上情况看,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看,西方文化已不是向上的文化,而是向下的衰落文化,西方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我们正处在十字路口,但还没有一种文化能够替代它。当前的世界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大混乱,大调整,大变化的时代,各种事变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二、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
国际形势是复杂的,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是严峻的。在经济上,我国已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这次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看,我国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由于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在这次危机中,外贸企业遭受重创,出口额锐减,大批职工下岗。这就说明,这种发展方式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下最大的决心,哪怕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尽快完成转变发展方式。应该明白,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制人而不制于人。在军事上,美国不断对我国进行遏制和战略试探,在中国周边广建军事基地,把最先进的战机F—22部署在中国周边,对中国进行威胁和恫吓。在外交上,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给台湾出售先进武器,阻扰中国统一大业;支持疆独分子~藏独分子阴谋分裂中国。同时,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南海制造事端,企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在政治文化上,培植亲美势力,向青少年灌输西方腐朽的文化,涣散中华民族的斗志。总之,美国对中国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必欲除之而后快。
三、外交工作。任何一国的外交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立国战略的。明了我国当前乃至相当时期内面临的周边环境和国际形势是制定我国外交政方针的基础。当前国际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我国面临的周边环境是严峻的。基于此,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单纯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见招拆招的外交防御战略,而应取主动进攻的战略。打得一拳去,免得百拳来。要敢于强调自己的国家利益,敢于强调人类的根本利益。要锲而不舍的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呐喊,而工作,唱响中国的声音。韬光养晦是战术,不是战略,更不是永远的制胜法宝,时代变了,战略和战术也要随之而变。再说,韬光养晦是做的,不是对外说的。一味韬光,一味养晦,宣传的漫天都知道,只会授人以柄,限制自己的回旋空间。外交工作既然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那么,外交工作就不仅仅是外交部门的事,我们应该有大外交的理念。国家各部门在对外交往中,要把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允许任何损害国家的事出现。外交工作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需要斗智斗勇;既要讲用正,又要讲用奇,奇正结合,奇正互补。像过去只有外交部门一种声音有时并不符合国家利益,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西方学习,需要发出两种或三种不同的声音。国民的声音,有时是威力很大的。要允许公众对外交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允许公众通过可控渠道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国际惯例。我们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一向发达。如果真有普世价值,我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就是最大的普世价值,只要做到了这句话,人类真正文明的时代就到来了!我们要大胆宣传它,用这句话去和西方的丛林法则去比较,西方人也不得不服气。我们的外交家要懂得什么时候宣传我们中国的文化,什么时候用现在国际规则去博弈。再也不要干费力不讨好的蠢事了。我们是大国,在与小国交往中,要平等待人,才能获得尊重。我所说的平等待人,不只是不摆大国架子,不骄傲;更主要的是按国与国交往惯例来往来。有时你让它得了好处,它不认为你是宽怀,而认为你是在施舍,在小瞧它,这样的例子过去是不少的。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外交、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竞争,最后体现在文化上的竞争。可以说,以西方文明统治世界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但还没有其他文化替代它。因此,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阶段中,中华文化如果搞得好,有可能主导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个调整阶段的长短,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取决于我国外交工作的成效。让我们共同奋斗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