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阳光下的硝烟:中国1950

火烧 2011-04-09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阳光下的硝烟:中国1950,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与挑战,任弼时因积劳成疾逝世,毛泽东领导团队推动国家发展,展现和平阳光下的艰辛与希望。
阳光下的硝烟:中国1950  日历翻过公元1949年的最后一天,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迎来了1950年的第一轮太阳,和平的阳光洒满天空,大地上却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刚刚从烽火连天的战场上走来,还来不及喘一口气,又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事务中。他们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其中的主要成员任弼时,由于长年积劳成疾,于本年10月27日去世,年仅46岁。

                         

                                                                        任弼时在延安(右)

                                               

在上年的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便从上海运走国库黄金2775358两、银元1520枚、美元1537万元,还有珠宝及大量外汇总价值时值5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0亿美元);另外还有一些古玩字画精品1424箱,图片画册1334箱;一些能搬走的工厂设备,共运走1500多船。不能搬走的,蒋介石下令统统炸毁,如水电站,发电厂等,绝不留给**党。

把旧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中解救出来,而留给新中国的,却是一片惨不忍睹的废墟和5万万饥寒交迫的人民。

为了迅速改变这种面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于1950年在行政上进行了一系列举措,最主要的就是婚姻法和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950年4月30日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第一部婚姻法

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的新婚姻制度。这是扫除我国封建旧传统,实现妇女解放的一件大事。

                                            

                                                      1950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

6月14日至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改革封建土地制度问题。会上,刘少奇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在闭幕词中号召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各**党派在内的各阶层人士积极支持土地改革,象过去过好战争关一样,过好土改关,将来再过好社会主义关,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会议讨论和同意了刘少奇的报告及**中央建议的土地改革法草案。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于30日公布施行。《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在外交方面,毛泽东主张“另起炉灶”,即否认前国民党政府的一切外交关系,重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名义建立外交关系,此举给新中国外交带来了良好的开端。仅1950年,与我国先后建立外交关系的就有8个国家(不包括1949年建交的9个国家),它们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瑞典王国,丹麦王国,缅甸联邦,列支敦士登公国,芬兰共和国。

与此同时,还逐步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1950年1月14日至16日,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分别收回前美国、法国、荷兰(占用前德国兵营)在北京兵营的地产,并征用了该地面上的兵营及其他建筑物。

为谋求新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毛泽东于上年12月16日首次访问苏联;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到达莫斯科。经过毛泽东、周恩来同斯大林、维辛斯基的会谈,两国政府于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还签定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根据这些协定,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于1952年之前,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无偿移交给中国政府。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政府,年利1℅.

                                                       

                                       1950年2月14日    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当这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时,蒋介石却一次又一次地展开了破坏行动。1月17日,国民党军队飞机空隙我广州渔港、东莞、增城等地,炸毁我汽车2辆,轮船一艘,死伤群众44人。他们为了守住舟山、金门、海南、台湾等岛,采取攻势防御战略,继续增派海空封锁大陆沿海港口,轰炸我沿海城市、码头、仓库、铁路、船只、桥梁、电站和军事目标。并于本年1月至2月,先后8次轰炸我上海市。尤其是2月6日,国民党军队出动飞机16架对上海市区进行了狂轰乱炸,史称2•6大轰炸。此次轰炸,造成我4家电力公司被毁,居民542人死亡,811人受伤,解放军战士25人伤亡,大批房屋被毁,上海市70%的工厂陷入瘫痪。

                                                                   

               1950年2月6日,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视察被轰炸的杨树浦发电厂

因此形势,毛泽东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不得不把解放台湾的事宜提上日程。正在此时,朝鲜金日成却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发动了对南朝鲜的战争。 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并命令海军第七舰队向中国领土台湾沿海出动,决定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28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政府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

                       

10月上旬,鉴于美帝国主义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和祖国安全的需要,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8日,毛泽东发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到达朝鲜前线。从10月25日到12月24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5万余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三八线附近,从而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国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毛岸英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彭德怀是根据他生前的一块苏联手表才辨认出他的遗体。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悲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的第六位亲人。后来,彭总又给毛泽东发电,问毛岸英的遗体什么时候送回国?毛泽东回电: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因此,毛岸英的遗体被安葬在朝鲜,现今距平壤以东约100公里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毛岸英

毛岸英8岁时随妈妈杨开慧入狱,杨开慧于 1930年11月14日在长沙就义后,他便和两个弟弟一起流落街头,靠捡破烂,卖报纸为生,后来小弟毛岸龙不幸夭折,毛岸英和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之后,毛岸英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才回到延安,见到阔别了18年的父亲。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正是他新婚不久,他作为“志愿军的第一人”(彭德怀语),于10月19日随第一批赴朝部队跨过鸭绿江,踏上硝烟弥漫的战场,而他的身后,有他的亲人、祖国,一片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土地。

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前,应越南胡志明的请求,**已于4月至6月组建援越抗法军事顾问团,顾问团以陈赓、韦国清担任主要领导。他们到越南后,协同越南人民军作战,于9月中旬发动了边界战役,历时一个月,歼敌8000余人,打通了700多公里中越边界线,打破了越南解放区被包围的态势,为1954年解放整个越南奠定了基础。

                           

                                                                     1950年援越抗法

几乎在组建援越抗法顾问团的同时,在叶剑英的部署下,于上年底进驻入雷州半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4月16日晚上6点半钟,分乘380多只帆船从雷州半岛出发,以木帆船打退了国民党军军舰,强渡琼州海峡。在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和先遣登陆部队接应下,从临高角至澄迈县的玉包港一带突破敌军的“立体防线”,成功登陆。

登陆后向纵深发展,在黄竹、美亭地区与国民党军决战,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23日解放海口市。登陆部队与琼崖纵队又分东、中、西3路追击南逃的国民党军。国民党军被歼三万余人,飞机、舰艇和一部分陆军逃往台湾。 经过15天激战,于5月1日,全岛解放。

                

                                                  1950年5月1日   海南岛全岛解放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部队一部在西北军区骑兵部队配合下,于西康昌都地区(今属西藏自治区)对反动的西藏地方武装进行的进攻作战。1950年10月6日,昌都战役的序幕拉开后,实施外线远距离大迂回的北线右路部队(一五四团和 青海骑兵支队等),在高原上纵横跨三个省区(西康、青海、西藏),14天走了约1500华里。

                   

                                                               人民解放军进藏

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率残部西撤至拉贡附近,当听说解放军已堵住去路后,折回昌都西的朱古寺,与解放军联系后,令藏军2700余人全部放下武器。1950年10月24日,战役全部结束。昌都战役的胜利,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后,又于12月31日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歼敌1.9万余人。1951年的钟声便随着这胜利的号角一起鸣响。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毛泽东说,抗美援朝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他后来还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决策,认为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就要时刻准备着消灭他们。毛泽东的忧患意识以及他的战略思想,保障了当时贫弱的中国得以生存和发展。他建国后部署的几次反侵略战争,既锻炼了部队,又打出了国威,保证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和平局面,保障了30年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站在2011年的幸福之巅,回首中国1950,我们看见那时的天空,蓝蓝的,亮亮的,那么纯净。而天空之下,遍地英雄,遍地悲壮,那和平与战争并存的中国,在阳光和硝烟的道路上,在举步维艰之中,开始了她的发展之旅。这一切,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已筑起一道记念之墙,用文字、声音和影像的形式雕刻,将千古留存。

而今硝烟散尽,英雄长眠,我们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享受着从天空到大地的太平盛世,却有人在醉生梦死之中,对毛泽东时代全盘否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有哪一位君主或首脑能像1950年的毛泽东那样,真诚地为穷苦人民谋幸福?有哪一位君主或首脑能像1950年的毛泽东那样,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保卫着他的国家和人民;有哪一位君主或首脑能像1950年的毛泽东那样,把与自己阔别了18年刚刚新婚不久的爱子送上战场,为国捐躯?

中国1950,令人怀念,令人骄傲,更令人心痛。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18:10完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