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混嚼字:官老爷您忒有才了!?——廉政有风险,当官须谨慎
阿混嚼字:官老爷您忒有才了!?——廉政有风险,当官须谨慎
俺虽不及孔乙己,却也在阿Q(死的时候,“圈”画的都不圆,还想再画——也是个有追求的人)之上。好歹也是读过书的人,为啥?上小学,学费三块五,还是“红小兵”,书费也就毛八分。这是城里人的价码,倘若在农村势必更优惠。念中学,没了“红卫兵”,俺入了团,学费升为五元;书呢?厚的一毛几,薄的就几分!如此算来,俺比现在的义务教育强多了,就是补课,也没见哪个老师“收费”,那才叫个“义务”。倘若考上大学,党国更是恩惠有加,月有补助二十三块五,家里条件好的邮几个花销,不好的也够维持生活。现在呢?不说了,大家心明镜似的。对了,俺说的党国可不是国民党和中华民国啊!
再有,俺为啥叫阿混呢?自从这月知道了“乌有之乡”,看了这里的文章,感觉心爽、给力。所以,俺也要弄几篇,整个笔名啥的,起先想叫“飞鸣镝”, 鸣镝即带响的弓箭,飞即正在射出的、奔向目标的,合起来就是正在发射的、有的放矢的、带响的箭。后来一琢磨,俺是火命,尽管不是圣火,还是沾点水吧。水乃至柔至弱之物,昆(坤)性,啥水——水滴石穿、上善若水,只要不是“水货”、“混蛋”就行,叫“阿混”蛮好。
为啥俺写了两段废话?那是铺垫。尽管俺是理工科“混”出来的,严格地讲是工科学子,但俺还是有文化、有底蕴的!为啥?小时候,就让俺奶(大字不识)给了七块钱,买了本《康熙字典》;后来受名人指点她老人家又拿出十三块,俺才买了本《中华大字典》;79年,俺爹不惜血本花了55元(半月工资)托人在上海买了一套《辞海》。由此可见,在咬文嚼字上俺是有“三板斧”功力的。俺绝不是那种书柜摆满精装典籍,却无暇顾及的精英、名流。言归正传:
近闻,我党纪检监察部门正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好不好?好!终归是反腐败吗。不细看这似乎与以往的“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脉相承的。腐败需要预防,腐败必须惩治,所以惩治腐败、预防腐败并建立相应的体系无可挑剔,不存在语病和逻辑错误。然而,“廉政风险”一词却不同,把廉政与风险搭配在一起,就另有寓意了,即“腐败安全”;既然廉政是风险,必然要防范控制了;合起来,就是一个警告,给党员干部的警告:廉政有风险,而且要防范;否则建机制,把你来法办。
唉!咋整的?廉政都成了风险,而且要用机制来严加防控了?!俺不得不“五体投地”,说一声:官老爷,您忒有才了!能借反腐倡廉部门之口,一吐心声,大放厥词,可谓是:一语道破万古新呐!
以上片段,全当肥料。尽管达不到“有机环保”,却也是农家无公害、“绿色”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