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枪"论

火烧 2008-12-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围绕‘枪论’探讨政权与武力的关系,分析历史中武一、武二、武三的互动,强调武二在政权稳定中的关键作用,结合毛泽东时代实例说明武一与武二的结合对政权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枪”论

  毛泽东告诉我们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要想搞清楚政权的规律,就必须要搞清楚枪杆子的规律。

  枪杆子:指武力。

  政权:指权力。有时特指政府的权力。

  毛泽东告诉我们人多力量大,而力量就是武力的源泉,所以力量大的一方,武力必强,人多的一方,最终必胜。

  分析社会现实,大致可以将人群分成三类:

  一,以政府人员为代表的社会上的较强个体组成的集团。

  二,以农民为代表的社会上的较弱个体组成的集团。

  三,外部势力集团。

  为了便于叙述,我们现在将上面的三类分别定义为武一,武二,武三。同时我们采用倒叙法对中国的历史做一最简单的回顾:

  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武二战胜武一,武三而建立的。

  清朝是在武三依靠武二的力量最终战胜武一而建立的。

  明朝是在武二战胜武一而建立的。

  元朝是武三战胜武一而建立的。

  五代十国至宋朝是武二战胜武一而建立的。

  南北朝至隋唐朝是武二战胜武一而建立的

  三国至晋朝是武二战胜武一而建立的。

  战国至汉朝是武二战胜武一而建立的。

  周朝是武二战胜武一而建立的。

  从历史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一:要想真正的取得一定长时间的胜利是必须要有武二的参与的,没有武二,那么不管你的武一,武三,甚至武一和武三的联合体有多强大,也必定要失败的。

  二:一个朝代的兴衰也是和武二紧密相关的。武一离武二越近,政权越稳定。反之,越乱。

  三:武三总是在武一和武二出现一定距离的时候出现的。或者说武三的出现必定是因为武一和武二之间存在了一定的距离。

  综上:我认为一个朝代要想永保太平必须要做到武一和武二的紧密联合,最好达到合二为一,那么该朝必胜也。

  举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时代就是达到了武一和武二的合二为一,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讲:军队为人民军队,战争为人民战争。正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毛泽东时代的战争可以打的那么顺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