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当代社会性质分析(二)

火烧 2021-11-11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通过分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劳动力市场、小生产者破产等特征,探讨当代中国社会性质,揭示相似发展路径与社会现象。

  为了搞清楚我们这个社会的性质,可以借鉴的一篇文章,就是列宁所写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看看当年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都做了什么,俄国是怎样从一个农业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在这部著作里,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具体表现:

  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并非起自资本主义,但是社会分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却达到了空前程度。“不仅把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部门,而且不仅把产品,甚至把产品准备好以供消费的各个工序都变成单独的生产部门”。这样做,表面上看是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但实质是通过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相互成为商品,从而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变成纯粹的商品关系,利益关系。

  二是农业人口减少。俄国在走向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1885年至1892年,流入城市的人口每年都在20万以上,5万人口1863—1897年增加2倍以上,外出做零工(我们称之为“打工”)成为普遍现象,形成“相对人口过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和企业主通过不断的更新设备,排挤工人,不断造成新的失业大军,以保持对雇佣劳动报酬的主导权。

  三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展资本主义,客观上需要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俄国在走向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就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动。列宁具体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工人流动人口、农业流动人口情况,指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建立国内市场的基础。在当时的俄国,资本主义越发达的区域,吸引的工人越多,在人口外移的区域,资本主义都极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建立,是由于资本主义在工业和农业中平行发展,是由于一方面形成了农业企业主和工业企业主阶级,另一方面形成了农业雇佣阶级和工业雇佣阶级。”

  四是小生产者的破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小生产者丧失生产资料(包括土地、生产工具等),变成雇佣工人,即出卖劳动力为前提的。拥有生产资料的人,以商品生产的形式为失去生产资料的人生产消费品,从而占有商品剩余价值中的绝大部分,变的日益富有。而失去生产资料的人,破产的越多,他们就越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不得不在市场上购买自己的生活资料的大部分。

  五是国内市场的形成。表现为铁路网、水路运输、外海港口航运的增长,货运量的增加等。

  从名义上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今天的中国,与十九世纪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相比,有着许多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今天的中国社会,究竟是什么性质。

  ——大规模人口流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前些年每到春节的“返乡流动大军”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最近十几年来流动,则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展开的,这种流动(国内一些人称之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上是剥夺一部分农民的生产资料,造就大量的雇佣劳动力,是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

  ——雇佣劳动大行其道。马克思曾经鲜明地提出,工人阶级应该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提出: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并深刻指出雇佣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根源,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全部秘密。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消灭了雇佣制度,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就业,大多是通过劳动力市场,通过雇佣劳动的形式实现就业。每年春节后、大学生毕业季,劳动力市场门庭若市。除此之外,各种招聘广告招摇过市,用工形式除了合同工,还出现了类似“包身工”一样的派遣工,不仅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劳动得不到尊重。各地出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就清楚地表明,当下中国的劳动者被剥削的程度是多么严重。

  ——国有资产占比大幅下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生产资料全民所制的工业。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目前,全国工业企业达到三十五万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达到三千二百亿元,相当于近百年积累起来的工业固定资产的二十五倍。”然而,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截止到2018年底,国有企业7.2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4%,私营企业1561.4万个,占84.1%。《宪法》所明确的“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规定被肆意践踏,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大行其道,所谓的“五六七八九”就是“自白书”。在一个私有制经济横行的社会,怎么还能算社会主义国家?

  ——工农阶级地位空前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有着崇高的恶地位,然而今天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令全国人民记忆犹新的,无疑是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大规模的国有企业“三年攻坚脱困”,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减员增效”运动中,全国有3000多万国有企业被迫下岗,工人阶级的地位一落千丈,由国家主人变为雇佣劳动者,即靠出卖自己劳动力谋生的工人,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化为乌有,有遍布城乡的无数国有企业被贱卖、拍卖,生产资料被少数人肆意攫取,其惨烈程度不亚于苏联解体后对国有资产的疯狂掠夺。如果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吗?

  ——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一个鲜明的事实是,伴随着私营经济的崛起,一个原本干净、淳朴、风气良好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一切有良心的中国人都痛心疾首的社会,这个社会在文化、价值观、道德观、法律甚至政治等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甚至危机,金钱至上成为这个社会唯一的追求,信仰被金钱打败,道德被金钱绑架,公平被金钱收买。它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突出表现为“农民工”)以及普通城市市民,他们唯一拥有的,就是自己的劳动力,可以出卖的也是自己的劳动力,为了生存、生活,不得不拼命挣钱,在满足基本生活后,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不仅如此,强加到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更恶化了这一社会问题。他们如果不是这样,在这个社会就无法生活,甚至生存下去。

  这就是现实的中国,也是我们这近三十年来走过的路。我们要判断当今社会的性质,只能从这些现实出发,从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劳动力雇佣情况等反映社会本质的东西出发,去分析。把它们搞清楚了,就能从根本上弄清我国目前的社会性质。在不做这样的分析之前,如果硬要说今天的中国是社会主义,那么也是少数人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多数人的社会主义。就是因为今天大多数的中国人,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住房、教育、医疗到养老,这些涉及民生的基本方面,没有哪一个方面能享受到这种优越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