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赏析李成瑞老人的《清明节为爱妻扫墓漫吟》

火烧 2010-04-06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赏析李成瑞老人的《清明节为爱妻扫墓漫吟》,一首别具深意的悼亡诗,融合缠绵悱恻与雄健豁达,展现共产主义者的深情与精神境界,突出钻石婚情感与新天展望。

红日欲出于010-4-03 20:25发表于毛泽东旗帜网

赏析李成瑞老人的《清明节为爱妻扫墓漫吟》

清明节为爱妻扫墓漫吟(古体七言诗)

李成瑞

春风轻吻卿又还,西山一觉可安恬?

结发青丝已成雪,两情融凝钻石坚。

少壮挽臂赴汤火,垂暮回眸无愧憾。

卿见马翁暂别日,孤骛迎风奋余年。

晚霞燃尽朝阳出,双双比翼翱新天。

【注】①我与淑贞1946年2月7日结婚,她于2006年12月24日病故,按民间说法,已达到并超过60年“钻石婚”。②古代悼念亡妻的诗词,以悲凄缠绵者居多,其中不乏催人泪下的精品佳作。此诗则力求写得缠绵而又雄健、豁达,以体现我作为一个共产主义“乐天派”的精神。“赴汤火”指参加革命战争。“新天”指将来必然实现的共产主义新世界。

别具深意的悼亡诗

——赏析李成瑞老人的《清明节为爱妻扫墓漫吟》

红日欲出

读了李成瑞老人的《清明节为爱妻扫墓漫吟》,觉得有一种别样深沉的情感和意境扑面而来,使我浮想联翩,感悟良多。

“悼亡”诗,顾名思义,即指对亡者的哀悼之诗。但自西晋潘岳首先以“悼亡”为题,抒发追忆亡妻的伤感之情以后,逐渐成为特指悼念亡妻的诗词。悼亡诗大抵以天下至美之词写天下至深至爱之情,基调哀婉凄恻,缠绵低回。正因如此,其中诚挚深情与感伤之美,是其它主题的诗词难以比拟的。这方面的佳作颇多。如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其四)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迄今脍炙人口;纳兰性德的“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史达祖的“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肠”等等,依然遗韵未了。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北宋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堪称千古名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读来令人悲切、感叹,引起强烈共鸣。

未曾想到的是革命老人李成瑞的这首悼亡诗,一反历来大多数悼亡诗悲切哀伤、追思迷离的基调,而另辟新途,写出了既缠绵悱恻,又雄健豁达,既眷顾往昔,又着眼现实,更展望于未来的新意境。一位共产主义者的大境界、大胸怀、大柔情跃然纸上。

“春风轻吻卿又还,西山一觉可安恬?”下笔不凡,构思奇妙,格标甚高。“春风轻吻”一语,新颖独特,含蕴丰富;由此引出“卿又还”一语,虚幻而亲切,意境深邃,为全诗做好了铺垫。这两句诗情景交融,以虚映实,充满了丰富而又浪漫的想象力。读来仿佛听到诗人在喃喃自语:轻柔的春风——那是从我的心底吹出来的——把你吻醒,你好像又回到了我的身边。你在西山的一觉,是否睡得安稳、舒适?此一设问,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蓄情之深,含情之切,令人回味无穷。

“结发青丝已成雪,两情融凝钻石坚。少壮挽臂赴汤火,垂暮回眸无愧憾。”这四句是对过去爱情和战斗生活的艺术概括。词语质朴自然,柔情与阳刚相结合,小我与大我相结合,表现了革命前辈坚贞不渝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爱情观。“钻石坚”一方面纪念与爱妻的结婚已逾60周年,一方面表明与爱妻的感情笃厚,坚不可摧。李成瑞老人与爱妻一起,从青春到晚年,并肩战斗,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渡过了光荣而幸福的一生。真真是无愧无憾,令人艳羡!

“卿见马翁暂别日,孤骛迎风奋余年。”这两句由过去转到现在。诗人对去而“又还”的爱妻说:您先行一步,到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那里去报到,暂时离开了我;我在人世间与众多的同志一起继续战斗,依然是精神振奋,生活充实,你不必为我的形影孤单而牵挂、担忧啊!

    “晚霞燃尽朝阳出,双双比翼翱新天。”这两句由现在说到未来,可说是全诗情感发展的高潮与升华,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始终无私奉献,又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与希冀的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能坦然地面对生死。老人还在为革命燃烧自己,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将来“晚霞燃尽”之时,必会有无数有志于中国前途的朝气蓬勃的青年,继承老一辈革命者未竟的事业,勇往直前,有如旭日东升,光照天地。尽管共产主义运动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这个反映客观规律的伟大理想是一定能实现的。

    “双双比翼”,来自白居易《长恨歌》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翱新天”,则大大超越了古代帝妃之间爱情的境界,因为这里的“新天”指的是俩人曾为之献身的、全人类最幸福的共产主义新世界。展望未来,俩人将在共产主义的“新天”中自由自在地比翼翱翔,那将是何等的欢畅、何等的快乐啊!

李老这首诗,以少许而胜许多,以十句而胜百句。我反复吟诵,越来越体会到其内涵之丰富、意味之深长和启迪之深刻。这首悼亡诗实际是一首人生哲学诗。我从中领悟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宽广的胸襟,伟大的情怀,无悔的人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这,恰恰是我们青年一代所向往、所追求、所仰慕和应当尽力学习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