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论共产主义有无分工——分工的产生和消失

火烧 2015-07-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探讨共产主义下分工的产生与消失过程,分析分工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及演变,涉及工业革命、脑力与体力劳动分化与融合,揭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于分工,在人类早期是没有分工的,人人都是狩猎者,人人都采集食物共同劳动。根据否定之否定规律,人类最后分工一定要消失,但此时人类已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了。

  分工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他是物质不发达造成的。举个例子,比如我需要木头来盖房子,而我本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家汉,我只能通过市场来获得,我出高价,就一定有人来提供。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不只是我一个人要木头,很多人都要木头,木头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木头的需求量大增,一些人发现好像木头比种地跟加能提高收入,而且需求也比较稳定,他们很乐意成为一个伐木者。因此,分工产生了。他的出现一方面导致生产效率较之前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导致人们专于某一生产进而导致我们发展的畸形于片面。但工业革命后社会大分工的来临导致有些人从事这一劳动而另一些人从事另一种劳动,之后的后工业化时代对于产品的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人们不得不去学习之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一个陌生领域,同时这也意味着人们之前分工的片面和畸形的改善。一个伐木工在工业化初期专职于伐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不断提高的要求更加剧烈,不仅要求有木头,还要木头质量的提高而这一定会加价。显然出于利益伐木工不可能随便放弃,这时伐木工可以找改良人(暂且这么称呼),也可以自己改良但前者需要一笔比后者更大的花费,因为支付改良人的钱不仅包括材料费还包括改良人的劳动。这比他自己改良可要付出的代价大多了。在人们对于改良木头需求不大时伐木工还可以求助于改良人,但人们对于更好的居住条件的向往就一定会导致需求变大,伐木工只有自己学会这一改良技术才可以保证利益来源。但在伐木工学会改良技术后他可就失业了。当然他可以研发更高的改良技术再卖给伐木工,这需要一定时间还不一定能研制出来。不如明智的去伐木。这样一来伐木工和改良人的职业分工就消失了。或许改良人可以把技术以高价一次性卖给伐木工以维持更长时间的生存和更多的改良经费,但这只能加大伐木工自己学会改良技术的动力。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出现与消失。

  这两种劳动的出现还必须追本溯源,回到原始社会。在那时人们的科学知识有限,一切在他们看来的超自然现象都要求助于他们的神,而作为神的代言人的巫师或是什么都被他们倍加尊敬。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无法供养起庞大的知识集团,所以巫师什么的还无法脱离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东西多了,可以供养起庞大的知识团体了。但生产的东西多了,生产的过程更为复杂了,出现了文字和专门使用这种文字的人——书吏,这是早期的文人。书吏和巫师共同构成了最初的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劳动的集团后来人们们希望他们可以从事专门的求神和使用文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开始出现。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战争不断增加,人们推举出的军事首领渐渐成为永久性的军事首领。军事首领与脑力劳动集团的勾结形成了最初的统治阶级。但大工业的发展导致原先纯粹体力劳动的人变得不那么纯粹,他们必须要学习一定知识才能生产而且要不断学习知识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脑力劳动集团与体力劳动集团的区分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显。工业化的另一大部分就是科学技术,但历史证明这一领域的发明由一个两个人向一群人的发明过渡。并且这一人数将不断提高。至于行政管理,原先阶级社会为了统治需要一定的专业人员,但共产主义中国家的消失(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导致了这一人群的消失,人民管理的国家使人民自身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行政管理消失了。如果说社会主义还有一定的行政管理人员那是阶级矛盾为完全消失和人民思想觉悟的不高导致行政管理任务重的,比如犯罪,生产不积极,社会暴乱,行政命令不执行。但在共产主义就完全消失了。脑力与体力劳动就消失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