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强人政治融在俄人血液里

火烧 2011-09-26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探讨俄罗斯强人政治传统,分析普京如何通过梅德韦杰夫过渡实现20年执政,涉及宪法改革、政治体制及中俄关系影响。

  普京早就要求“给我20年”,但法律和观感都不允许他连续担任20年总统,所以两个4年的任期结束后,普京将总统一职交给了梅德韦杰夫,自己改任总理。梅普组合仅仅是一种过渡形式,这期间,小梅的风头从未超越过职务比他小的普京,不仅如此,小梅还按照普京的要求修改宪法,将4年一任改为6年一任,已经任职的8年加上以后的两个6年,刚好是普京要求的20年。如果医学科技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人均寿命高达150岁,12年后的普京会想方设法再干24年。
  小梅的总统一职虽然是普京安排的,却不是普京的傀儡,他们一个亲资一个亲社,挂名都是统俄党,其实不在一个壶里尿尿。梅很清楚自己不过是普京的过渡载体,但既然到了那个位置,换谁都会产生干满两届的想法。梅德韦杰夫不但多次表明普京是总理自己才是国家元首,而且仿效普京秀硬汉形象。小梅和普京一样清楚,俄国人骨子里崇尚强人领袖,蔫不拉几的人即便侥幸成为首脑也会很快歇菜。
  问题不在于谁比谁聪明、谁比谁手腕高超,而是在于,有些能学,有些能造,有些能悟,而气场主要是天生的。有的人走到哪里都能聚拢一批人围着他说话,有的人声嘶力竭也不能引人注意,有的人怎么穿衣服都有很高的都市尺度,有的人穿多昂贵的衣服都土里土气。普京当然也会作秀,但那种霸气是与生俱来的,这点不是梅德韦杰夫学得到的,所以2012年的总统是干过两届的普京而不是只干过一届的梅德韦杰夫。
  一位苏联模范工人、车间党组书记临终前自豪地对朋友说:“你们看,我的儿子多像一位沙皇!”。说这话的是普京的父亲,正所谓“知子莫若父”,论预言普京的政治前途的准确性,他父亲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观察家。
  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沙皇、斯大林,都是苏俄的铁腕领袖,也都让苏俄成了强大帝国。索尔仁尼琴论及往日政敌斯大林时说:“斯大林这个人犯了很多错误,甚至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把苏联的经济搞上去,而且真的搞上去了”。普京在接受波兰记者采访时表示:“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名字相关联。忽视这一事实是愚蠢的。”
  满嘴高调的戈尔巴乔夫听起来很美,却是首任和最后一任苏联总统,任期没结束就被人推翻并导致苏联解体,此后的俄罗斯从世界强国迅速沦为二流国家,直到普京接管政权铁腕收拾车臣叛乱和金融寡头才算扼制住了颓势,而在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期间,俄罗斯是金砖国家中最慢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国家。老有人指责谁谁谁爱权,其实将话说穿了很好理解:政治家被人非法剥夺权力,无论多有道德良心,无论多少雄心壮志,统统归零。
  在确定普京“竞选”2012年总统后的今天,完全可以认为普京担任总理的4年,大致相当于半个总统任期。叶利钦时代立下的规矩是4年一个任期(老叶自己想干10年或12年,但反对党不干),普京做过两个4年的总统,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12年都是普京任总统,12年相当于以前的3届,因此说,普京实质上是连续做了5.5届总统,或者说这22年都是普京的独角戏。就算是20年,在现代社会也算得上准独裁统治了。
  我从来不是普迷,也谈不上反对普京,只是在梅普之间我更倾向于普京,但当普京在确定参选下届总统后高喊“有人反对吗?”、“反对者在哪呢?”,我想到了“大人得志”一词。不过话说回来,人家程序上合法,老百姓喜欢这样,我等外人还真不好说什么。此外,比较而言,普京担任总统可能对中俄协调关系有更多的正面意义,梅德韦杰夫的亲西方色彩太浓厚,俄对利比亚战乱的立场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在利比亚战乱问题上,中俄本来立场相近,但俄罗斯比中国更早声明承认“过渡委”,结果却是“过渡委”承诺卡扎菲时代的中利合同仍然有效,与俄罗斯的武器合同作废。
  普京已明确承诺当选后让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理,有人据此说,普京的12年任期结束后还是换梅德韦杰夫上,两个人就这样轮换着干。梅任下届政府总理肯定不会有问题,能干多久却是个问题,俄罗斯更换总理的频繁程度仅次于日本,12年后普京则不可能让梅德韦杰夫接任总统,理由是:崇尚强人政治融化在俄罗斯人的血液里,梅不属于强人,也成不了强人。当年普京找小梅过渡,为的就是2012年继续当总统。如果普京选一个同质的——即亲社的硬汉,一个不小心就会弄假成真,2012年说啥也不放手。硬汉对硬汉,人家有现任总统的行政优势,普京还是自自在在回圣彼得堡郊外打猎去。
  俄罗斯是世界上疆域最广的国家,当前的政治经济问题纷繁复杂,军事尤其是海军,主要还是啃苏联的老本,强人执政对俄的复兴是有利的,但现代社会一个人执政20年或22年,势必走向事实上的独裁,哪怕这不是其初衷,这点可能是俄人崇尚强人政治的代价。
  从中国利益的角度看,比较理想的结果是,普京的下一个任期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在4至6个百分点之间,中国则维持在八九个百分点,这样的话,即便到了普京的最后一个任期俄帝国野心复苏,中国已经无所谓了。中美俄谁和谁都不会成为真正的盟友,中俄这两个相邻的大国更不可能成为长期的盟友,只能说表面上的朋友比公开的敌人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