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标题待修改--医生疑当患者面讲解病例 老人得知患癌症后跳楼

火烧 2010-03-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医生当面讲解病例引发争议,老人患癌跳楼事件引发关注。网友热议医学生实习问题,质疑医生是否尊重患者知情权,医患关系紧张,医学教育与伦理问题成焦点。

新浪网上的一则新闻:

医生疑当患者面讲解病例 老人得知患癌症后跳楼

  荆楚网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海夫 周琦)在一次例行查房后,刘伯胜的母亲次日从黄石市五医院住院部跳楼自杀。刘伯胜认为,该院消化内科专家贺教授查房时,将母亲当成“活标本”给实习生上课,是导致其母轻生的原因。26日,医院称贺教授是70多岁的医生,不大可能会当病人面为实习生讲病例。目前,黄石卫生局、警方、医院已对此事展开调查。

新闻中这种情况,我作为一个老病号在医院里见过无数次。医生在完全不告知的情况下,带学生来把病人做试验品,做各种教学式的检查,当着病人面讲解病情(有时用英文)。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负担。

重点是这则新闻的网友评论,充斥着为医生辩护、批评病人家属和媒体的言论:

新浪湖南网友手机用户

真有人唯恐不乱,要真是患者或者是家属谁会这么说?!我认为这个没错,医生是要学习的!没有实习而且都不配合那医学还有明天?我的家人或者我自己将来如何得到正确治疗?!

》》我做过患者也做过家属,认识无数患者和无数家属。病人和家属总是下意识地把医生当成恩人,没有人先把医生当仇人还来看病住院。医生们不告知、不沟通、无尊重,不仅要病人有钢铁的精神意志,还要破产求医的病人们来支付费用——这样的“实习”和“学习”,对医患关系发展今天的地步功不可没。

新浪辽宁网友normandyfufu

职业医师法规定病人有知情权,如何告之,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患者如何接受只能是自己的个人行为,与医生无关。

》》法规在矿难时保护过煤老板,在工人大规模下岗时保护过年薪百万的工厂“法人”领导,在囚犯躲猫猫时保护狱警,在“刁民”面前保护城管,在“屁民”面前保护领导……现在法规还在“医闹”面前保护医生“告之病人病情的方式”,比如把病人当成标本向前程似锦的学生们讲解癌症

新浪四川网友手机用户

无知的记者,你以为有人生下来就会看病吗?你应该引导大家理解医生才对,而不是作这样无知的评论。要想培养出好医生就必须从大量的临床病例里来学习总结,没有哪个国家的医 生是直接从书本走向临床工作的。如果不在现场对病人有个直观的认识、了解病情,那实习还有什么意义?中国还能培养出好医生吗?你的这篇文章只能表现出你对医学及教育的无知 。你应该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医教关系才对,而不是在这里放…屁

》》西医教学生做动物实验,解剖人类尸体,把死婴当成“医疗垃圾”遗弃……唯独忘了教学生在对“医学和教育”有知的同时,保住自己作为人类的良心

》》这个发言者的重点是“实习还有什么意义”?医生的重点是“带学生”、“实习”;病人的重点是救命,两者原来是冲突的??发言者显然为了“中国培养出好医生”,把“实习”看得高于病人的感受。

》》官员眼里有“屁民”,医生眼里有“医闹”。按我们这些“医闹”的想法,如果看病只是被一帮学者当成讲解标本,受尽痛苦却是绝症,还得自己倾家荡产养活这些来“实习”的老师和学生,看病还有什么意义?然而这个观点,也只表现出我们对“医学和教育”的无知,缺乏一种为医疗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多么崇高的奉献精神啊!只有“先感谢国家”才能比得上

新浪网友手机用户

典型的医闹 医生很负责 像这样认真带教的医生越来越少了 这些恶患者家属还要怎样打压 你们后代还看不看病?

》》“认真带教”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不是对病人的感受负责。有人为医者仁心教学,有人为医疗产业教学。“屁民”、“刁民”、“医闹”、“恶患家属”……资改时代,医生也有幸体会到官员们的无奈了。

新浪河南网友手机用户

七十多岁的老教授会这样做?我觉得只要他不糊涂,他就不可能做这样的事!要知道,现在讹医生的人太多!

》》现在一人患病全家破产,仍然不免死于非命。站在医生的立场上看,不讲“理”的病人亲属只是为了讹诈金钱。古时候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现在是以医生之利益 度 患者亲属之悲情

新浪四川网友手机用户

你们在这样无理取闹,也许几年以后便再也没有人愿意当医护人员。

》》站在医生角度看,有的是道理;站在病人和亲属角度看,没的是良心

新浪河北网友手机用户

心理素质这么差,就算不跳楼也治不好,这病心胸不宽广就没治。老人家属应该为她还能提供一些医学研究价值而感到自豪,反正也是挂,还不如做病例帮助新医生研究,也算是造福 病友们了。崇高点吧拜托了。换了我就算被解 掊也要为医学奉献自己。

》》心胸不广的病人,也是“我”的父母、妻子/丈夫、儿子/女儿,是经历身心剧痛的亲人好友。但是心胸不广的病人,在此人眼里,应该为死前还能被研究感到自豪。让人联想到“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共欢呼”

新浪湖北网友手机用户

呀,不知道家属要医院赔多少红票子才满意。专业医闹也可以赚一笔了。

》》人家母亲死于非命。这位留言者首先想到赔钱

新浪网友手机用户

充分说明中国的医疗知识普及程度太差…

》》有的人缺“医疗知识”,有的人缺人心。终身简朴节约、勤劳认命的人民,一患病全家破产,要给这些穷迫的医闹们普及“医疗知识”的确困难,远不如给向往着百万年薪、却拿着几千工资、终日郁郁寡欢叹恨才名不符的医生们普及狼心狗肺容易。

新浪英国网友魂丹载智果

媒体才真是贱骨头,对各种狠角色再坏也不敢报道,对医生这种弱势群体就信口胡言。

》》市场经济的无比伟大,让医生们也有幸体验一把官员们“弱势群体”的感受。

》》可不是弱势群体么?当年读书成绩高人一筹,现在老同学年薪数十万,自己月薪几千,又买不起好车又买不起好房,同学聚会巨没面子;还要每天和没素质、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工人农民打交道。这些病人只惦记着自己生病难受,哪里知道医生们的辛苦和压力呢?治病收费不高,我们怎么买车买房,怎么供儿子出国留学、未来成为社会精英呢。我们这些从小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贵族,现如今要为你们服务,这才是弱势群体。还动不动遇上医闹,自己的爹妈本来就要病死了,医生出个小错也在所难免、不出错也只是多活几天,就为了讹一笔钱闹个不停,何必呢?

新浪广东深圳网友kgxiongrui999

医患关系其实就是被无良媒体忽悠坏的,把社会问题转移到医院来,把政府责任推诿到医院方面,颠倒黑白

》》无良媒体就是会忽悠,狂犬病推诿给疯狗、矿难推诿给煤老板、三氯氰胺推诿给厂家、房价高推诿给开发商、教育乱收费推诿给老师、拆迁自焚推诿给城管、南京大屠杀推诿给为天皇效忠的日本兵、屠杀犹太人推诿给忠于国家的纳粹公务员……总是把社会问题、政府责任推诿给执行者。你要我们讲良心,你给我荣华富贵啊?你们总是要别人讲良心,其实是要我们这些知识精英、精神贵族们都跟你们一样,做个勤劳俭朴安贫乐道的屁民罢了

新浪河南网友手机用户 1

不让实习生学习,以后老大夫都死光了,谁给你们看病?医生的经验是建立在无数患者身上的,如果你们选择了去看医生,就应该有这种精神,有能耐你们都别去医院啊

》》官员贪赃、包二奶,嫖宿幼女也是必要的。如果不让官员满足欲望,等以后官员们都心理变态了,谁来管我们屁民呢。官员运用权力是建立在无数屁民之上的,如果你选择了做屁民,就该有被消费的精神。有能耐别做屁民啊?

》》在这个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食品污染、道德污染、良心污染的时代,我们这些“失败者”有能耐像蟑螂一样活着,却没能耐不生病不得癌症;在这个劳动者谈不起朋友、结不起婚、买不起房、生不起孩子、读不起书、养不了老、办不起丧事的时代,我们有能耐举家破产去救助亲人,却没能耐不去医院。我们也没能耐帮助医生找回他们在市场经济拼杀中遗失的良心,但如果谁敢不把我们患病的亲人当人,五步之内,把我们的鲜血溅到你们的白大褂上,还是有能耐办到的。

拓展讨论:

医生是天生就受人敬仰的职业。对病人而言,想要不尊敬治病救人的好医生都办不到。

医患关系之所以如此之差,最根本的动因自然是医疗的市场化,进一步的是整个社会的市场化,进一步的是资本主义的市场化。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单纯想靠劳动养活自己、不损害他人利益,都难以生存下去。

然而病人对无良无德医生的仇恨,直接来自于一部分医生甘当市场化经济吸食病人血肉的终端,并在这个长期过程中丧失了医德和仁心。

许许多多医生甚至不是被一种罪恶的社会潮流驱动着,而是主动推行着这种罪恶为自身牟利,还用社会潮流的名义掩饰自己的恶行。问题在于,他们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没错,错的是那些愚昧的病人,而自己的立场和感受永远得不到理解。

这几乎是普遍存在的人性,多少加害者一旦处在被审判的地位,就不在记得自己言行的主观能动性,不肯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而强调自己的被动性——就是不肯承认自己对被害者身心痛苦的漠视,不肯承认自己加害过程中的利益和乐趣。二战胜利后,审判所有的战犯都面临这个困难。

反过来,这些人却总是把被害者奋起反抗的主观意志作为一切罪行的承担对象。

古时候百姓被官军屠杀,要怪那些起义的反贼。延续下来,鸦片战争要怪林则徐,八国联军侵华要怪义和团,日军侵华要怪激进党挑衅。现代社会经济停滞,不怪资本家剥削太重,怪工人懒惰、罢工、要求太多。

现在的医生普遍存在夸大病情、提高收费、做不必要的检查、不尊重患者、长期缺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等各种情况,还时不时犯下大大小小的医疗事故。在面对医患冲突时,医生却总是高度强调自己被动的一面,生活压力就业压力潜规则等等,努力回避自己在社会压迫病人的过程中常常扮演最直接的执行者,而且是主观故意、充分知情的。

病人和家属光靠指责医生,不能改变整个戕害人的社会现实。然而医生却不去和病人站在同一阵线、要求一种更公平的医疗制度——反而高调地宣布自己正确、无错,甚至进一步地批评病人无知、医闹、蓄意讹诈……只能说明这一类医生,他们的良心和体制一起腐烂了,就像每一个行业里的欺诈者一样。

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如果道德观不符合自己的现实,也会打破旧道德、按自己的利益和感受构建新道德观。中国社会经历了三十年的资改道路,每一个领域都出现了“新道德”,同时也是建国前旧社会道德的复辟。资本家又开始流着道德的血液,开工厂养活工人了;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又变回合理投资了;不用说帝国主义者也变回文明的传播者;而当年领导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共产党,也变回打着革命的名义带领穷鬼抢劫富人的土匪了。——无怪乎医生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官员一样变成了弱势群体,而病人家属只好陪着屁民刁民们当一把医闹。

知识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各种批判都充分。然而这也是知识界一贯的弊病,只能从统治者的立场上批判统治者的行为,只能从“唯物”、“利益”的语境去评价一件事的是非功过。“何必曰利”??书读得太多,往往一说话就陷在“观察者”的位置上,只知道强调“理性”和“客观”,而不懂得如何把人心“言说”出来。

资本主义对我们社会的深刻影响,恰恰在于言必称利,言必称客观,言必称理性,言必称知识——这些“观察者”眼中看到的表面现象(名相),蒙蔽了自己的心眼。

心眼被蒙蔽的人,就看不见别人的人心。其结果是造就了一大批“精英”,总觉得举世碌碌我独醒、看不起别人,一方面把自己的感情推崇到神圣的地位,一方面把别人的言行贬低为机械化的运转,认为智慧只存在于理性和客观中,把憨厚真诚视作愚蠢、把善良恭敬视作怯懦。

大学教育在中国就不断培养这种“心灵”残疾的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读书。每天大部分时间要和各种“名相”打交道,而且必须要接受,为了“出人头地”。成绩越好读书越用功,越擅长处理复杂纷扰的名相之争,就越没有时间精力与“人”打交道,只知道自己的压力巨大,不懂得他人的喜怒哀乐冷暖饥寒。他们的一切社会地位来自于他们接受的各种名相训练,从教科书到梳妆打扮,否定了名相自己就什么也不是。

受影响最深的是法学、西医的学生。因为法律、医学处理的往往是人类生活中情感迸发最激烈的事件,在这类问题上高度抽象化的理性(例如解剖活物,解剖尸体),最能损害人类的情感构建。

大学教育只是一个例子。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内把人类的认知能力“名相化”,这才是与资本主义相辅相成,对我们社会最深刻的影响。人类一切发扬主观能动性的言行举止,必须通过情感来驱动,名相之争也改变不了这点;名相教育所改变的,是人类将心比心地认识其他人和事的能力。结果导致人们只在认识自己时动用感情,认识别人时就无比冷漠。一旦出现利益之争,冷漠就转换成残忍。

学生好不好,要看成绩;老师好不好,要看升学率;大学好不好,要看就业率;老百姓过得好不好,要看“幸福指数”;物价是否上涨,要看CPI;经济是否健康,要看GDP……诸如此类。不这么做就是不科学、不负责。古人对这种思维方式的评价,叫做“郑人买履”。用理性、客观作为衡量智慧的标准,结果是诞生了无数欺世大盗——

国营企业要改成国有企业,所有权要有归属;工厂需要法人代表、不能靠职代会;公有制、集体所有财产不明晰……动手术要病人家属签字承认自负全责;医疗保险要核查保险病种、过往病史;矽肺病要指定医院职业鉴定;是不是工伤、职业病要看法律条文;强奸幼女可以定嫖宿罪……男人没钱应该四十岁结婚;给穷人盖的房子不能盖厕所避免富人来抢……教育提高收费是为学生着想,医疗市场化是为病人着想,住房商品化是为了穷人着想,下岗分流国企贱卖是为了工人着想……

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对名相的过分推崇,结果就是对人类智慧一次又一次地侮辱

究其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把人和人分割成个体;不允许人和人在实践中形成情感上的相互理解。乐于助人,将心比心的结果,必然取消了商品交换。没有商品交换,怎么会有商人的富裕?所以一切发达的资本主义都要做到两点,其一是尽可能的削弱个体的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依赖他人;其二是杜绝人与人之间基于情感的无私帮助,把一切社会行为归于商品交换,而且最好使用货币支付。前者使人无能,后者使人无知。

为了贯彻这两点,必然在我们生活的一切领域里搞名相轰炸,“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难得之货使人心发狂”。教育不再教人作为主体观察和思考,而是把人们用感受构建的智慧剔除掉、用名相之争取代。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成就超过五千年来任何一个剥削社会。

所以毛主席才会说,立场不对,书读得越多越蠢。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毛主席从不轻视知识,鼓励劳动者自学成才、要“又红又专”。他只是看不起书呆子的死脑筋,才会要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缩短大学时间,让机关干部参加义务劳动、知识分子进武器干校、上山下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劳动人民的情感联系优先于名相训练。

古人说,虽百世可知,一文一质而已。我们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亲身鉴证了一个质朴真诚的社会,向矫情、虚浮、文过饰非转变的过程。若有一天能拨乱反正,难免会经历一场波及整个社会、触及每个人灵魂深处的大斗争。希望未来的斗争能使人们再一次破除名相,回归良知良能,让实践的智慧和知识的智慧重归辩证统一——莫使后人复哀后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