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与母亲的启示

火烧 2009-05-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通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与母亲的故事,展现伟大领袖对母亲的敬爱与感恩,揭示母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影响,强调母爱与教育的深远意义。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与母亲的启示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李克勤(jixuie)题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可是我们不一定了解母亲,也不一定能够理解母亲。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学习,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对待母亲的行为,从他们的作为,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同时,理解母亲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又是多么关键。


1937年8月,周恩来与国民党进行五次谈判后回到延安。这是他和毛泽东、朱德、林伯渠在毛泽东居住的窑洞前合影。

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这位操劳一生、勤俭一世的贤良女人,躺在病榻上,眼中充满了思儿的泪水,在一声声“石三伢子”的呼唤声中告别了人世。

1919年春,毛泽东同母亲文七妹、弟弟毛泽民(左二)、毛泽覃(左一)在长沙合影。

1919年春,毛泽东同母亲文七妹、弟弟毛泽民(左二)、毛泽覃(左一)在长沙合影。
当毛泽东接到二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后,便带着在长沙读书的小弟弟毛泽覃,连夜赶路,直奔韶山。然而,天不遂人愿,当他们赶到家时,母亲却已经入棺两天了。母亲才52岁,不想一场小病竟夺走了她的生命。守在母亲的灵前,对母亲的思念最终化为一篇摧人泪下的《祭母文》: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后来,毛泽东在给好友邹蕴真写的一封信中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世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已的,利己不损人的,损己利人的。我的母亲该属最后一种人。”

从毛泽东写的《祭母文》和信件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母亲的眷恋和爱戴。正是文七妹那种忠厚贤慧、善良慷慨、勤劳简朴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母亲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中国解放后,毛泽东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设宴款待,赠送礼物。而他自己则吃穿都很普通,生活相当俭朴。母亲的高尚情操让毛泽东受益终生。

尤其要注意的是毛泽东一生强调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他的启蒙老师正是他的母亲啊!

养育、培养伟人的母亲,怎么会不伟大呢?

周恩来有三个母亲:生母万氏、继母陈氏、乳母蒋氏。

万氏二十岁嫁到周家后便主持这个大家庭的家务,次年生了周恩来。她聪敏精慧,见多识广,接受新思潮的影响,不肯缠足,平时处事果断,善于求同存异地排解家庭纠纷,但因为生活困顿,三十岁上就病故了。她生前关于亲戚本家为富不仁的诉说,在周恩来幼年的心灵里埋下了对旧世界愤恨不平的种子。

周恩来的继母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善作诗文书法,是周恩来童年时代一位很好的教育者与抚育者。

周恩来的乳母蒋氏,出身于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她为人朴实善良、勤劳能干,经常用劳动人民朴实的感情影响周恩来幼小的心灵。

周恩来可以说从小接受了相对多元的启蒙教育,这也许就是他后来为什么能够善于和各种不同人打交道的文化基础。

周恩来的童年是与嗣母陈氏在——起度过的,陈氏的精心抚养和倾心教育,对周恩来的品格形成和文化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8年1月2日,周恩来旅日期间写下了情深意切的《念娘日记》:“……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好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七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个儿子没有。”1920年1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领导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写过一篇念娘文,再次表达了对嗣母陈氏的深情,可惜这篇文章没能保留下来。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重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建国以后,已担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年,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朱德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母亲的回忆》,朱老总满含深情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

作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朱德元帅,他对母亲具有大海一样的深情,作者没有从一己之私这样狭隘的角度去构思,而是把母亲作为“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这样的高度,赋予了母亲这一 中华儿女孕育之本的群体形象,提炼了广阔的社会内涵。朱总司令甚至始终没有写出母亲的姓名,只是说“母亲是个平凡的人”。母亲有很多事情是值得回忆的,朱德总司令选择了“特别是她勤劳一生”这样总的线索,并围绕“勤劳”这一 线索展开了对母亲的怀念。

总司令对母亲最深的印象是爱好劳动,“从我能记事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劳碌着”。朱德出身贫寒,但“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朱德一家尽管人口众多,日子“也勉强过得下去”。“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平凡母亲给予朱德的不仅是能吃苦、爱劳动、铁骨峥峥的好身体,而且朱德从小在母亲身边学会了不少生产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从母亲身上学会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精神,这种精神财富是朱德一生的无价之宝,一直激励着朱德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朱德正是从母亲的鼓励中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也正是以朱德这样一个淳厚的劳动者为标志取得成功。

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了幼年的朱德反抗压迫追求光明投身革命的顽强意志。文章最后概括“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虽到年老,仍然热爱生产”,“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文章不饰雕琢,以极普通的文字展示了极不寻常的挚情,“她永远想念我,如同我永远想念她一样”,每读及此,我们都要受到伟大人物情感的心灵撞击。文章结尾,“我应该感谢母亲……”两段,作者拳拳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仿佛水断悬崖,一泻如瀑,天地间荡漾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豪情。

让我们记住这样的话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通过了解三位伟人对待母亲的行为,我们会由衷的感到,他们的伟大的的确确是有原因的,的的确确有他们伟大母亲的启蒙的引导。而他们对于母亲善良、勤劳、勇敢、智慧、坚忍、虔诚的品德的感悟,进而身体力行,的的确确是他们成就事业的关键。在毛泽东那里,在周恩来那里,在朱德那里,“听妈妈的话”,含义深远,那是对人性,对道德,对尊严最深刻的把握,他们以身作则,把这句“听妈妈的话”化作“把听党的话”的实际行动,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又马不停蹄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他们最深刻地懂得母亲重要,当他们最亲爱的母亲去世以后,他们把自己最重要的信念依托给了他们共同认同的母亲——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为了党的事业奋斗了一生,贡献了一切!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延安


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那个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就等于失去了母亲,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呢?

链接:毛泽东的抗旱经典:《龙江颂》之公字闸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ABD1B47DAD.html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重视样板戏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B53273FDA5.html

毛泽东对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三句经典评价[2009-03-09 08:2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C3CA387DA5.html

谁能不动容:读《倪志福:我为总理做过一把椅子》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2682637DA5.html

周恩来的大智慧:选择两个最亲近的人[2009-01-08 11:24]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17EFA67DAD.html

感悟周恩来邓颖超的伉俪哲理[2009-01-22 08:2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30DF2E7DA5.html

【珍贵图片】朱德:红色的品德[2008-10-30 09:00]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6C7330FDAD.html

最难否定毛泽东的语言:从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谈起[2009-05-06 07:2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9A2AC0FDA5.html

毛泽东才是中国最大的实业家:从新中国机床工业崛起谈起[2009-04-30 18:04]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85E6E47DAD.html

清平乐 纪念五四90周年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902600FDA5.html

欢迎交流: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