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古今中外的任何国家,没有纯正的经济制度!

火烧 2015-08-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8
文章探讨各国经济制度并非纯正,私有制与公有制并存,强调公有制在国家危机中的重要性。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平衡私有制与公有制,实现优势互补。

  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历史发展,只有两种经济制度,或者是私有制或者是公有制,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私有制一统天下,这是社会制度的整体性结论。

  但是,并不排除私有制国家,还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公有制经济体系,因为任何国家的官僚体系,都必须掌握一些受控于自己的经济体系充实国库,以便于在受到外敌入侵和重大的自然灾害以后,可以快速反应付诸行动,如果说完全依赖资本财团的大发善心,恐怕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以后,恶劣后果已见成效杯水车薪于事无补了。

  封建皇帝的官僚体系,既会有个人独力经营的个体经济发家致富,也必须有官办的国有经济维持社会运转,国库殷实就可以全面应付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国库空虚就必然无力应付左右为难。最典型的就是嘉庆皇帝上台以后,国库空虚山穷水尽,来了一个震动朝野的反腐败,就实现了“和砷跌倒嘉庆吃饱”的奇妙效果,经过大规模的抄家,发现从和砷那里的罚没收入,是大清王朝全年财政收入的好几倍,和砷已经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真正是富可敌国的样板工程。

  中央集权可以认为是加强了公有制,权力下放可以认为是扩大了私有化。

  大清王朝末期已经是国库空虚各自为战风雨飘摇了,面对强敌入侵,中央政府无力应付,号召南方各省出师勤王,维护大清王朝的一统江山,不料想权力下放的南方各省尾大不掉,来一个东南互保只顾自己抱团取暖,全然不顾中央政府岌岌可危风雨飘摇,无奈之下,中央政府只能够和列强国家签订条约,答应他们提出的停战条件以便于苟延残喘了。

  地主资本家的私欲膨胀唯利是图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天生的爱国主义者和慈善家,如果发生强敌入侵和自然灾害,只要是远在天边还没有威胁自己的切身利益,决不会心甘情愿毁家纾难救亡图存,只有近在眼前的现实威胁,他们才会心有不甘不得不支援国家的。

  所以,任何国家的私有化都不能纯而又纯,都必须保留相当规模的公有制经济体系。

  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是不是能够纯而又纯呢?

  不同的历史阶段,就会有不同的追求目标。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是脱胎于旧社会私有制经济体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还必须维持私有制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但是,必须尽快的建立公有制经济体系,公有制经济体系的发展壮大,就必然会逐步缩小私有制经济体系,这是共产党人彻底消灭压迫剥削的最高宗旨决定的。

  由于公有制经济体系主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局范围,难以形成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覆盖范围,难免会有一些照顾不周的地方,所以,适当的保留一些老百姓的私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拾遗补缺,也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以后,并没有完全取消老百姓的私有经济,完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为民服务的。

  共产党在战争年代的党政军系统实行供给制,可以认为是公有制的逐步成形,一切缴获要归公,上级部门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来一个杀富济贫,让那些实力弱小的部队尽快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部队之间武器装备的不相上下,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成果,也可以统筹安排互通有无拾遗补缺的,不允许以邻为壑各自为政另起炉灶特殊化。

  毛泽东时代是计划经济综合平衡,最大限度的在全国范围,统筹安排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尽可能的逐步消除各地区各行业的贫富差别,达到逐步发展共同提高,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都是尽可能保证人人平等分蛋糕,那时候的平均收入经济数据,基本上就可以代表每个人的生活水平。

  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完全彻底的公有制呢?就必须到共产主义历史阶段了,那时候无论什么人的经济体系,都是努力生产做蛋糕增加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分蛋糕照顾老弱病残,绝不会有任何人另起炉灶特殊化,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了。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应该是逐步扩大公有制经济基础,逐步缩小私有制经济体系,这个历史阶段,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及时的调整快慢程度,但是绝对不能本末倒置乾坤颠倒,用资本主义补课论发展经济,造成了压迫剥削的阶级分化矛盾冲突,这是对于马列主义理论的政治背叛,是对于工农兵群众的阶级背叛,是共产党在实质上的改旗易帜,官僚体系就不能完全责怪和追究,工农兵群众的群体反抗,是不是合理合法的混蛋逻辑了。

  任何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必须让老百姓衣食无忧老有所养,资本主义列强国家,可以用对外的经济掠夺,缓和国内的矛盾冲突,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够最大限度实现人人平等,才能够真正的社会稳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