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90年来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问题初探
我党90年来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问题初探
一代伟人孙中山曾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审视世界和中国,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我们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所以正确把握和科学因应世界潮流(时代潮流)是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重大命题。本文欲就90年来我党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这个命题作以初步的探讨,以此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一、90年来我党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的过程
什么是世界潮流?世界潮流就是人类社会在自身内在规律作用下发展进步的大趋势。世界潮流的基本属性是其“进步性”或者说“先进性”。世界潮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从社会形态演进上讲就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从发展形态讲就是从不发达状态发展中向先进发达过渡,即从地区封闭到全球化、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信息经济、从集权专制化到民主共和化、从人与人不平等到社会公平正义、从愚昧落后到科学文明等等。这些世界潮流不以任何人的、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必将使人类社会从整体上不断向更高级的文明不断进化。
我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史,从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这个角度讲,就是改变中国脱离于世界潮流之外而被边缘化的命运,使中国紧跟和赶上世界潮流,重新使中国成为一个立于世界潮头的先进国家的奋斗史。我党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紧追世界潮流创造基本条件。从17、18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民主共和、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带动一批西方国家实现了近现代化。他们在这股世界潮流的驱动下向外扩张,把世界各国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市场,也使许多亚非国家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运民运更加悲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依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适应“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主题,领导人民群众成功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国家。有了统一的国家和政权,有了和平安定的建设环境,有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些基础条件,才能为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共和、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创造条件,就为紧追世界潮流创造了先决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在因应世界潮流问题上失多得少。新中国成立和巩固后,中国面貌为之一新,国家基本统一,民族解放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公平正义,和平团结安定。这些因素本身就是世界潮流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为因应进行工业化实现强国富民等世界潮流创造了的必要条件。针对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的情况,我党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定的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工业化。经过艰苦的努力我国的工业化在薄弱的基础上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世瞩目的非凡成就,紧跟和顺应了工业化的世界潮流,为以后赶上世界发达水平奠定了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我们对世界潮流的市场化、全球化等这些重要因素就根本就没有正确认识,完全把世界潮流搞错了。八大确定的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文化的正确决策几乎被彻底抛弃。我们几乎逆着世界潮流而动,罔顾世界潮流而行。我们对外大搞输出革命,对内大搞阶级斗争(最后发展到十年“文革”),准备战争和阶级斗争成了我国的主旋律,导致生产停滞、社会混乱、民生困苦,最后陷入几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使我国与世界潮流越拉越远。而唯一尚算合世界潮流之拍的工业化也因孤掌难鸣而举步维艰,收效并不尽如人意。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因应世界潮流得多失少。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党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终于改弦更张,开始重新审视和顺应世界潮流,决心融入世界潮流之中。我们认定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题,抛弃了革命和战争主题的过时论调。我们党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因应和追赶世界潮流的努力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工业化上,中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成为工业经济大国(“世界工厂”),在信息化上全球排名第37位(美国第5)。在市场化上,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在所有WTO成员国中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民主化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在全球化上,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2009年进出口额分列世界第二、第一名,2010年进出口额达到接近3万亿美元。我们主张并践行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提出了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树立新的安全观、主张世界发展多极化、世界多样化、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等的新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世界潮流。但毋庸讳言,这一时期我们在社会民生、公平正义、廉洁从政等不少方面也出现失误,引起人民群众相当不满。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党在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的问题上得多失少,整体上是成功的。
二、我党成功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的精髓
回顾90年来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的过程,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重的教训。我们之所以以前有失误,但最后又能获得成功,这和我们党自身的一些重要因素有重要关系。
1、自强精神。我们党建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拯救国家,要重新使我们的国家重新成为世界强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自己没有任何私利,一切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目标就是加快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一直以赶上和超越西方国家发展水平为目标,把中国定位在世界强国的目标上。在毛主席时期,即使出现严重失误,但客观的讲,依然是好心没有办好好事,其强国富民的现代化理想始终没有改变。这种自强精神贯穿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史,是我们成功的原因,也是我们改正错误的动力。
2、开放意识。自清代以来我们的仁人志士就提出要放眼看天下的思路。开放意识就是要有全球意识,要把本国本民族的革命、改革、建设同世界命运联系起来,就是要注意感知和紧跟先进潮流,力争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潮头。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样的正确思想,并把这样的思想发扬光大。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认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建立了新中国,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在和平建设年代,我们认定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主题,实施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我们加快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步伐,并同最大多数的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开放意识使我们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使我们国家最大限度的融入了世界,为我们党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创造了重要条件。
3、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时俱进的“时”,从一个侧面讲指的就是世界潮流。我们党我们国家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我们永不满足现状,不断地实施改革创新,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就是因为我们党科学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做到了与时俱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三大历史性转变无一不是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与时俱进这种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党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4、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心中人类社会的美好归宿。浸润其中的全人类之间那种不分贫富贵贱,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念和精神,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基于天下大同的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的描绘,我们党在处理内外关系和世界事务中,坚持“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传统精神,坚持以邻为友、以邻为伴,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以对话代替对抗,以谈判、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世界多极化、多元化、多样化,推动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天下大同的思路使我们赢得了世界的“民心”,引领了世界潮流的新发展。
三、今后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结回顾90年把握和因应世界潮流的过程,面对21世纪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了更好因应世界潮流,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
1、科学认识当今世界潮流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客观的讲,当今的世界潮流是17世纪以来崛起的西方国家集团引领的。时至今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然占据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绝对优势,在诸多方面依然引领着世界潮流的发展。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其实是在被动的跟跑世界潮流。这中间就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世界潮流与西方国家是不是划等号的?当然不是。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综合表现。就现阶段而言,一方面,它一定最先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较先进的西方国家;另一方面,它不是完全、彻底的、永远的附着于西方国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的唐朝引领世界潮流于彼时,西方国家引领世界潮流于此时。没有谁可以永远居于历史的潮头,西方国家不是世界潮流的化身。所以要科学的、一分为二的区别对待,区分那些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潮流,那些属于西方国家发展的地区潮流。总之,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而不是顺应西方地区潮流,更不能盲目迷信和彻底皈依西方国家潮流。
2、正确处理西方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关系。世界民主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中国也应该尽快提高民主政治水平。客观的讲,中国的民主是从西方学习引进的,是一种输入型民主,民国的资本主义民主还是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都是这样。但在全世界,输入型民主的通病都是因不合当地国情而“橘生淮北则为枳”,变得不伦不类。所以我党提出民主政治要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这一正确的选择却一直受到国内国外一些势力的诋毁诟病。他们要求在民主化上全盘西化,搞三权分立那一套,因为那样才算顺应他们所谓的世界潮流。虽然这是一种低级的、忽悠人的并且包藏祸心西化、分化、弱化、乱化中国的把戏,但还是蒙蔽了不少的干部群众和老百姓。实事求是的讲,西方民主是西方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斗争的必然结果,但西方民主绝不是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和手段。非洲南美洲许多国家都实行彻底了西方民主,但并没有带给他们西方一样的富裕和自由,相反带来的是依附、腐败、动乱、贫穷。仅这一个事实就可以击穿西方民主万能的神话。所以要正确处理西方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关系,一要老老实实学习借鉴西方民主中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普适因素,二要在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这样才能真正的顺应世界民主潮流。
3、努力解决国内几个不合世界潮流时宜重要问题。要更好的顺应世界潮流,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当代中国还有几个最基本的问题需要解决好。一个是腐败问题。2009年、2010年,2011年新华网所做的“两会”热点调查,“反腐败”这个热点总是位列三甲。对腐败问题的严重性,现在的学者用阶层化、集团化、社会化、市场化、黑帮化来概括,令人触目惊心。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2010全球腐败程度排名榜上中国排名第78,仍属较腐败阶段(美国第22名)。二是民生问题。2011年两会期间多个新闻网站的网民留言显示,在十大热点议题中,民生问题占了一半以上。高通胀、高房价、高污染、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贫富差距持续拉大,这些问题使“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贾庆林语)。民生问题直接影响人心向背,事关国运顺逆。三是公平正义缺失问题。温家宝总理2010年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但问题是中国现在很缺乏公平正义。中国社会中存在腐败问题、司法不公、分配不公(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超过50%,发达国家超过70%,中国在15-20%之间)、两极分化(“基尼系数” 国际“警戒线”0.4,2010年中国超过0.5)及体现在民生上的诸多不公平现象,与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国家公平正义的较高期盼形成了强烈反差。在以上三方面的发展势头还没有有效遏制,与世界潮流悖逆而行,成为中国脸上的疮疤,使我国的国际国内形象大打折扣。所以要顺应世界潮流,做一个立于潮头的先进国家,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
世界潮流不可阻挡。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面对奔腾不息的河流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与时代同行,顺潮流而动,就能够一往无前,兴旺发达;无视时代大势,悖逆潮流所向,迟早会被淘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决不能够置身于世界潮流之外。我们的祖先曾经领导过世界潮流。经过挫折和教训,我们更加懂得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危险。奋起直追,紧跟世界潮流发展自己,是十二亿中国人民的强烈追求。我们相信,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党一定能带领我们的民族紧跟世界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中共韩城市委党校张孝荣)
2011年3月18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