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正、公平--毛泽东不需要辩护
公开、公正、公平
今日先从《乌有之乡》看了杨连旭的《曝光揭秘“大跃进”档案!》,是一篇摆事实,讲道理的考察“大跃进”的文章;后又从《强国论坛》读到毛泽东给刘少奇的一封信。我认为都是了解历史问题的好材料。《曝光揭秘“大跃进”档案!》一文已经转了,现在将毛泽东的信转录于后。
毛泽东逝世后,备受一些人的指责,最多者为大跃进和独裁。我想今天转载的两个材料,有助于了解历史真相。我希望主流媒体应当公正、公平地等待不同观点,凡可公开的材料,都应当公开,以正视听。我从不为毛泽东辩护。毛泽东不需要辩护,更不需要我辩护,历史可以作证。
少奇同志:
前读笔记小说和别的诗话,又说贺知章事者。今日偶翻《全唐诗话》,说贺事较详,可供一阅。他从长安辞归会稽(绍兴)年已八十六岁,可能妻已早死。其子被命为会稽司马,也可能六七十了。“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儿童我认为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贺知章在长安做了数十年太子宾客等官,与 明皇有 君臣而兼友好之遇。他曾推荐李白于明皇,可见彼此惬洽。在长安几十年,不会没有眷属。这是我的看法。他的夫人中年逝世,他就变为独处,也未可知。他是信道教的,也可能屏弃眷属。但一个九十多岁象齐白石这样高年的人,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象的。他是诗人,又是书家(他的草书《孝经》,至今尤存)。他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 ”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此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毛泽东一九五八年二月十日上午十时
注:毛泽东:《致刘少奇》(1958年2月1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35-536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背景:1957年刘少奇到南方视察工作,发现许多干部职工夫妇两地分居,生活存在困难,但国家一时又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刘少奇就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国家一起分担困难。在一次讲话中引用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来说明自古以来就有官吏进京做官不带家属的事。回京后,刘少奇向毛泽东讲了这件事。
这件事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认为这推断不对,故翻阅信中所提的资料后,给刘少奇写了这封信。
复寻《唐书·文苑·贺知章传》(《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页二十四),亦无不带家属之记载。
近年文学选本注家,有说儿童是贺之儿女者,纯是臆测,毫无确据。  
都是毛泽东仍言“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此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