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缺失,降低交易成本迫在眉睫
规则缺失,降低交易成本迫在眉睫
近期的中国可谓是祸不单行,物价高涨、公司倒闭、老板跑路、造桥桥塌、建路路陷、火车追尾、百姓自焚。
而所有这些乱象下面,是社会规则的缺失,和因此带来的交易成品超高。
经济学告诉我们,高效的社会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产权清晰,2、自由竞争,3、交易成本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没完全做到产权清晰,但大部分是做到了的,自由竞争则除去某些垄断行业外基本做到,唯有交易成本,不降反升!
交易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雁过拔毛的思想作怪,中国人有个思维方式害人不浅,那就是雁过拔毛。每人都想大雁从我这里过,拔一根毛没啥影响。同时每人都在希望通过设置一些环节,让雁经过他这里,好拔根毛,这里尤其凸显某些政府官员,因为他们才有权利设置这些环节。于是很多政策,很多经济现象就这么诞生了。于是就有了从深圳发点货到北京比发到纽约都贵的现象。于是就有了一个工程要经过层层审批的现象——哪层审批敢说是不拿钱的?雁过拔毛,对雁表面影响不大,但多拔几次,就成秃雁。谁见过秃雁能飞越万里的?在层层拔毛下,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变成了一群秃雁。
交易成本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规则的缺失,在社会运行中规则对效率的影响是很高的,有了稳定的规则,个体才能有效预估出其行为的成本,从而合理安排。但在中国,交易规则非常混乱,其根源在于政府部门对权力的偏好和社会监督的缺失。每个官员都知道权力是可以带来利益的,可以换取租金,于是腐败丛生。现在中国规则混乱之重甚至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你在大街上扶起个摔倒的老者都可能要赔上数万元。那么谁还敢于去放心消费?在规则缺失的竞争下,商家被迫忘掉良心,以各种不可想象的手段去偷工减料——只要查不出来就能赚钱,即使查出来,也是给经手的官员点好处就一切OK,而真正按照良心做事,你只有死路一条:价格过高而输给竞争对手。于是就有了我们社会的怪相——食品只有曝光了和没曝光的区别,没有什么是真正安全的。官员怕曝光,厂家怕曝光,而曝光不曝光,则看你有没有后台,有没有把钱给到位(当然,遇到个别真有良心的记者算他倒霉)。而规则缺失的根源是法律问题,法律本身漏洞百出,制定法律的人普遍是既得利益者,为保护既得利益,制定规则时早早的给自己留好了后路,而执法者也在利益驱使下直接去将法律歪读,对亲属或者利益相关者就积极办事,而对不熟悉的或者没给好处的就用各种理由消极应对,推一推,拖一拖,不作为很容易的。什么?你有冤情?对不起,你这冤情太小,我没工夫受理。你说冤情较大?那你找上级单位好了,我管不了。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共同致富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设计初衷,但官员和奸商们获得高额利润后,通常就跑路了。出国,趁还没被抓到。在雁过拔毛的社会,谁还会去养雁?于是资本到处都是,炒房,炒蒜,炒银,炒金,炒石头。于是什么都贵了起来唯独不投入实业,而没有实业支撑,社会发展必然是一个肥皂泡。
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社会心理惯性。是教育,是敬业精神、责任感的缺失。就如毛主席讲的“人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现在的学生,在本应用来塑造人格的小学去学习沉重的中学课程,而中学则兼顾了大学,累死累活才考上大学,于是开始休息,谈恋爱。很少有真的去学专业知识,多数只学好英文,将来争取混出国。于是就有了钱学森讲的中国教育不出大师。我们在教育上,片面追求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格教育,结果是知识也不精,人格更是缺失,毕业了,到了企业只会要待遇不会干活。
那么我们的国家真的没有希望了吗?有,但就一线了。要限制这乱象,必须要去动其根本了,而我们国家是有这个机制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现在的人大代表很少有群众举荐的,多是政府部门选定的。只有大家利用好人大代表制度,把真正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选举上,才能起到真正监督作用。有责任感的教育家们请呼吁取消高考,中考,让大学宽进严出,毕业固定考试难度,不再以毕业升学比例作为指标,达到要求就让他毕业,达不到就让他继续读(美国学生读5~6年大学,来回换专业是常事),让学生不再只围绕考试转悠,让他们能去找到自己爱干的工作,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让学校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性和教学的实用性去与其他学校竞争。
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每人都该发出吼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