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比卖拐更高明的忽悠术

火烧 2010-03-2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揭示比卖拐更高明的忽悠术,通过人性弱点和语言模糊性达成操控,涉及普世价值、合理价位等概念,分析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与影响。

比卖拐更高明的忽悠术  

   

卖拐的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本来好好的一个人,被人七说八说,失去了自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续而卖拐者提出一个验证方法,买拐的人看到“事实”,确认了自己的确需要买根拐杖,而且要赶紧买,即使出很高的价钱也在所不惜。缺少自信的人一旦用上了拐杖,往往就会产生依赖思想,结果拐杖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变得须臾也离开不得,这就会对当初买拐的“正确”决策坚信不疑了。你看,从怀疑,到确认,再到坚信不疑,一环套一环,层层递进,充分利用了自信心缺乏的弱点,确实高明吧?这还没有完,接下来,新的循环开始了,于是坐上了轮椅,躺上了担架。事情到此是不是就结束了呢?没有,估计第四个剧本早已经写好,大概情节是这样的:为了求得“彻底的解决”,拿出大把大把的钱来,请别人把自己烧掉。

现实中,有些人运用这个技术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说引入承包制是买来了拐杖,股份制就是坐上了轮椅,私有化则是躺上了担架。如果说招商引资是买来了拐杖,两头在外就是坐上了轮椅,加入WTO则是躺上了担架。如果说商品化是拐杖,18号文件就是轮椅,而GDP和土地财政则是担架的两根梁,开发商、银行、炒家、学者则是担架的四条腿。

这种技术,高虽是高明,但也还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因为迟早会有一些醒过神来的人,只要没被“彻底解决”,那些忽悠者就会逃不掉责任。更高明的忽悠术,不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而且利用了语言模糊性的特点。迷惑性更高,就是醒过神来,你也只能佩服那些说话人的水平。典型的例子比如:“把XX控制在合理的价位”,人人都会不自觉地以为,那个“合理的价位”就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个,就是等你发现不对了,你还挑不出这话有什么毛病。又比如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的,那别人所说的,就是你心目中所要的那一个。等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的时候,你还真不好说什么,只好怨自己没有能力去向别人“普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