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再论文革的成败

火烧 2010-01-27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探讨文化大革命的成败,分析其目标与影响,涉及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文化与制度建设,强调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未来影响。

                                                                     再论文革的成败

    对于文革,人们比过去理性多了,不少人已经从多个角度多他进行了分析,但是,个人人为,大多数人的分析或者停留在表面,或者失之片面。
    文革是成功还是失败,关键是看当初发动它的目的,如果实现了这个目的,就是成功,如果没有实现这个目的,就是失败,至少,没有全部成功。对于这个目的,公开的说法是为了整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但是,在不同阶层的人,不同思想的人,不同境界的人,不同经历的人,不同立场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文革纯粹是为了整人,如果那样的话,它的确整了不少人,目的达到了,当然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是为了打到刘少奇,让林彪顺利接班,这是成败各半;还有人认为,是为了建立一种毛泽东心中的一种理想社会,这个当然失败了,至少,现在还没有成功。
        站在当今历史的制高点,回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仔细研究毛泽东从旧中国到建立新中国的艰难历程以及建国后思想的变化,立身当时的国际环境,联系苏东巨变,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的把握文革所要实现的目标.
        新中国建立以后,虽然在形式上,封建制度不存在了,但是封建思想的根除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和艰巨的任务,封建文化表面上没人提了,骨子里却是根深蒂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可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确立并被人们接受却是一项比建立新中国更加艰巨的任务.一种社会制度能否长期存在,文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封建制度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封建文化,君是封建文化的核心,忠臣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中坚力量,没有封建文化,人人都认为那个皇帝不应该存在,那封建制度早就完了。儒家信仰是封建文化的理论基础,虽然在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内涵或阐释,但基本核心从未改变。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确立什么样的新文化,如何确立,就是一个摆在毛泽东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这方面,他已经做了许多的努力,但毕竟这项工程太浩大了,光凭他一个人的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效果很不理想,这也成为毛泽东发动文革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这场运动被命名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除了文化方面的目标,就是政治方面的考虑,就是要达到实实在在的党内走资派,这从文革的发动到九大的召开,都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在中央,毛泽东看的十分清楚,就是刘少奇、邓小平为代表的一帮人,在下边,就有点乱套了,但基本原则就是言论和行动,言论上就是是否有对资产阶级有利的言论,当时都喊毛主席万岁,言论上很难区分,加之初生牛犊红卫兵阅历见识都非常浅,闹出了一些笑话,也产生了一些悲剧;行动上就看是否有特权行为,官僚行为,等等,这揪出了不少人。
        从文革的发动以至九大的召开,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毛泽东当初设计的文革政治思路:文革要反复多次,自己去世以后,林彪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和路线,使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巩固并长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能够繁荣昌盛,并最终牢固地确立起来。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林彪的意外出事,使这一切都成为泡影。如果林彪不出事,毛泽东身后的一切无疑是可以实现的,问题是:林彪之后呢?
        从哲学上讲,文化大革命所要挑战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甚至也不是某一种思想,而是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做为哲学家的毛泽东,怎么会不懂这一点?这无疑要经过反复的斗争,具有深远战略眼光的毛泽东当然也已经看到了这点,所以他讲了斗争是需要反复多次的。面对如此多反对者,他所开创的路线林彪能坚持下去吗?就算林彪能坚持下去,林彪之后呢?民主制度就能确立起来了?一切都很难料。失败的危险是极大地存在的,但他还是毅然这样做了,这正是这位伟人异乎寻常的伟大之处!!这些他是不可能想不到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文革的目标,应该分为四个部分:当前的,短期的,长期的,历史的。
当前的,就不用说了,都实现了;短期的,使林彪顺利接班,并是当时的制度路线继续下去,这个目标由于意外没有实现,华国锋虽然延续了几年,但仍然距离这个短期目标相去甚远。
长期目标,现在无法评价,至少需要再过五十年甚至二、三百年。但是,只要我们稍微思考就会发现,“造反有理”实际上为任何时候反对走资派、反对腐朽无能都提供了合法的理论依据,也难怪他们这么害怕毛泽东思想。
         历史的就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最终长久确立,这个目标在短短的文革数年,根本不可能实现,更不可能完善,但它却是一个开始,表明了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以及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伟大愿望,要求后人吸取有益的成分,舍弃无用的东西,这样,只要这个文化最终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核心,那么不论历史如何风云变换,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就会成为比两千年的封建制度更加牢固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中国就会始终站在世界的最高端,最前沿。
        由此可见,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极其深谋远虑的,有些人在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惊呼毛泽东目光如此深远,殊不知,这只是人们重新认识文革的开始,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它,理解它,完善它,将是今后二百年内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课题,它的历史意义只有等五百年以后去评说了。中国政治在未来的五百年甚至一千年内将在毛泽东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之间的斗争中展开,另外,传统的儒家思想也可能依附于前两者之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