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日渐强大的中国民族主义——读摩罗新书有感

火烧 2010-02-07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围绕摩罗新书《中国站起来》探讨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批判五四精英的西方话语,反思国民素质讨论中的偏见,并分析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强调两者并非对立。

最近摩罗先生除了一本新书《中国站起来》,应该说这本书是有很强的震撼力的。我还是比较认真的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为中国民族主义,中国崛起呐喊的书。

书分三个部分,非别为崩溃,呐喊和崛起。“崩溃”说的是近代中国的五四精英,在中国对外屡战屡败的情况下精神崩溃,接受了西方殖民者的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话语。这一部分对我而言非常的新鲜,因为五四我了解的不多,印象中这是一场民族主义的运动,五四精英们本身也参与了这一运动,书中对五四精英的批评我还需要消化。

“呐喊”这一部分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几乎说出了我早就想过但没有写出的心里话。这一部分告诉我们,精英们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批评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把这些问题说成是中国人独有的,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劣根性”。摩罗告诉我们,这些“劣根性”是整个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也包括那些被一部分中国人神话的西方人和西方社会,中国人无权独享。这么简单的一个事实有些人就是看不见或者装着看不见。比如说前一段看到网上公布的一些中国游客骑在华尔街牛雕塑上留影的照片,很多网友就得出了中国人素质真低的结论,很快网上有了不同国家的游客,也包括西方游客骑牛的照片,那些网友就不吱声了,看来做同样的事,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配得上“素质低”,“劣根性”的美名。再比如说,前几个月的新闻,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一个飞机场走过警戒线,和女友拥吻。网友们又炸窝了,纷纷批评中国人如何如何,从体制到教育,从素质到国民性都端出来了,我觉得至于吗,一个个人事件能无限上纲成这样,这些优秀的中国人不是老是批判文革的造反派们上纲上线,自己也学得太像了,真的有批判能力的话,还是先批判自己吧!先不妨想想,如果这事是美国人干的,你会如何评论?搞不好觉得美国人深情浪漫,不受条条框框束缚,又批中国人受束缚太多,压抑个性,做不出这么浪漫的事。此事后不久,英国阿克毛在中国贩毒,这性质比那个中国留学生严重多了,我们的网友没有一个人从阿克毛上升到英国人的素质问题,教育问题,社会问题等等,这因为大家认为阿克毛只代表他自己,不代表全体英国人,看来上面这些问题应该由中国人独占。如果阿克毛不代表英国人的话,那个中国留学生也不代表中国人,只代表他自己。因此,摩罗先生的“呐喊”对于今天,现实意义更加强烈。

“崛起”这一部分没有太多新东西,这里就不多说了。

摩罗写了这本书,中国的左派和右派们都认为他转型了,那么他到底转了什么型?是不是从一个自由主义者转型成了一个民族主义者?如果真的这样认为,恐怕是进入了一个中国自由主义者挖下的一个陷阱:那就是认定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不共戴天的对手,如果真的这样认定,摩罗的转型就是一个背叛,从自由主义阵营投入到敌人的阵营中。问题是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并非一定是对手,上面的认定很多人认同,还有一些这种认定的衍生物比如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完全对立起来等等,不过都是中国自由主义者愚民的结果。王小东作为中国著名的民族主义者,挨了自由主义者不少骂。我看了他的一本书《天命所归是大国》后,惊讶的发现王小东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主张对内实行民主体制,对外执行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在他身上是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小东比中国右派们更美国。其实,很多洋人,如不少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是民族主义者,但也同样支持自由主义,这非常自然,一点都不矛盾。如果西方有民族主义情绪的都反对自由主义,那自由主义也就玩完了。恐怕也只有在中国,大家才普遍认为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是完全对立的。对此,中国自由主义者要为自己的愚民行为负责任,你们欺骗了一大批追随你们的民众,让他们基本上不懂的情况下用你们教给他们的套话批判民族主义,至于那些套话的内容及问题,还有中国自由主义者为什么非与民族主义为敌,我将在另一篇专门论述民族主义的文章中细说。而那些只会用污言秽语骂民族主义的小右们就更可怜了,自由主义学者们,你们就启蒙出这样的追随者吗?他们身上能找到一点自由主义的精神吗?对于王小东身上体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左派们看的比右派们清。因此,左派们也不待见王小东,现在只不过左派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而王小东受到自由主义的猛烈攻击,两者理念不同,但有共同的敌人,王小东只是左派团结利用的对象。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即可能是一个左派,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个右派。那我们就有必要问一下,摩罗具有了民族主义思想后,还是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从《中国站起来》的文本中,丝毫看不出摩罗已经不是自由主义者了。因此,摩罗很有可能和王小东一样,既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所以,徐晋如们且慢发飙,且慢上演断交秀。搞清楚了再说,别忽悠别人时把自己也忽悠了。

据说摩罗以前也是一个逆向种族主义者,“逆向种族主义”是王小东发明的一个词,大意指一种针对本民族的种族主义,把本民族看成是劣等民族。首先要说的是逆向种族主义在中国是否真的存在?应该说确实存在,而且相当普遍,尤其是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早已是主流了。即使在今天,他也广泛的存在于知识精英中,民间的情况要好一些。在上学时,我本人其实就是一个逆向种族主义者,也是张口“酱缸”,闭口“劣根性”的主儿,但是对逆向种族主义的怀疑的种子,也是在我上学时种下的。今天的我更进而提倡一种温和的,理性的民族主义,发挥民族主义对国对民的益处,摒弃极端民族主义对国对民的危害。当然,我认为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离激进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这和那些自由主义的判断差距甚大。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逆向种族主义,这是非常独特和古怪的。摩罗在《中国站起来》中认为主要原因是五四精英在痛苦的失败中精神崩溃的结果,他们的思想进而影响到今日的精英。我看到在一个访谈中,王小东认为主要是文革使知识精英们受到了一些伤害,他们把这股怨气撒向整个中华民族,即使今天他们的怨气还在原地踏步,踩出的坑都能把自己活埋了。依我看,今天逆向种族主义的成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上个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与西方接轨的需要,说白了,这也是一种官方的需要,政治的需要。中国在毛时代是反西方的,改革开放要与西方接轨,就得向老百姓解释为什么要接这个轨,鼓吹西方的先进文明,描述自己的愚昧落后,差距越大,接轨的动力越大,自然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自由主义者不是告诉我们中国的舆论宣传都牢牢的掌握在政府手中吗?那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殇》与柏杨的流行,官方难道没有参与其中吗?那时的知识精英们和官方的合作一目了然,知识精英进而在官方的默许下,使得逆向种族主义在中国占据了主流地位。王小东就曾经说过那时候要发表一篇批判《河殇》的文章是非常艰难的,那些媒体不就是掌握在官方手里吗?那官方的态度我们不就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我不相信摩罗和王小东看不出来,可能他们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在书中表达罢了。

摩罗的这本书中,我很欣赏他的不讨好左右的作法,人就应该这样,自己说出自己认为对的话,不讨好任何派别和群体。摩罗并不是单纯的批评五四精英,他肯定了五四精英的出发点和用心,只是认为他们的言论客观上对今天的逆向种族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批评了蔡元培和胡适,就冒犯了今天自由主义者的神;批评了鲁迅,就冒犯了今天左派心中的神。左和右都不会满意。但是一个人要老是考虑自己的阵营的看法,难免表达不扭曲。

摩罗从一个逆向种族主义者变成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他的不少自由主义朋友都要和他割袍断义。鉴于摩罗在中国自由主义者中的影响力,这仍可称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由主义阵营分裂的一个延续,尽管我认为摩罗可能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依照中国自由主义者的一贯做派,恐怕中国自由主义阵营不再认可这一点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由主义阵营第一次重大的分裂是新左派的出现,新左派的一些立场为自由主义者不容,果断的把这些人逐出了自由主义阵营。新左派的代表人物甘阳就认为这些争论是自由主义内部的争论,可惜没人搭理他。从此,新左派以少数人,居然形成了与自由主义分庭抗礼的声势,同时也间接的带动了其它左派的复苏。在我这事后诸葛亮看来,当年自由主义者对待新左派是严重的策略失误,如果把它当做自己内部的问题,并且认真的对待提出的问题,自由主义者或可避免今日的衰退。可惜的是当时自由主义者们太牛了,听不得一点意见,忘了忠言逆耳这句话。不过今天的自由主义者还是那副德性,看来当年的分裂不可避免。新左派分裂出去后,自由派阵营就不断的有人出走,我的视野有限,只能把我看到的说一说,像洗岩,原来也是自由主义信徒,今天成了中间偏左的学者。萧武,一个年轻的学者,已经转的非常左了,成了毛派了。宋鲁郑,一个勤奋的博客作者,网络意见领袖之一,以前也是自由主义阵营的一员,出国到了法国,沐浴在右派称之为天堂的民主社会,反而认为民主制度在中国不可行。自由主义者对待从自己阵营分裂和出走的人,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批判和攻击他们,有些手段甚至很不自由主义,这样更损害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声誉。摩罗必然被赶出自由主义阵营,自由主义者很可能又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敌人。如果自由主义者仅仅把这些人定位为投机者,讨好当权者,那么中国自由主义者一定不会有什么出息,他们的衰退和分裂还将继续。还有一点非常有趣,那就是像自由主义阵营中的陈永苗,薛涌这些人,他们的不少观点和左派颇为重合,但是他们非常的聪明,一方面不停的喊自由主义的口号,一方面发表与左派相似的言论,这样自由主义者们就不好去收拾他们。看来在自由主义阵营混,又要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这也是要有智慧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