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尿裤子、脱裤子和人性

火烧 2009-05-05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尿裤子、脱裤子与人性展开,分析文艺作品中人性的表现,探讨人性论在中国的演变与争议,涉及文艺复兴、样板戏及改革开放后社会文化变迁。

                      尿裤子、脱裤子和人性  

   

   

     从小接受两种教育。一种是父母亲授予的“仁、义、礼、智、信”;一种是学堂里得来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前者是儒家规范根治中国乡土几千年不死不朽的精魂,后者是共产主义信仰岌岌可危的点滴延续。由此:坚贞、向善、正值,是一定要做到的;勇敢、英雄,是一直要崇拜的;舍生取义、义薄云天是一直要赞扬的…..

长大了,忽然听说,这些都是没人性的表现,是“假大空”的宣传教育造成的,是压抑人性、是消灭自由。

自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流行起来以后,文艺界一直在切割“假大空”。直到现在,艺术作品都在大打人性牌,出了不少典型。譬如,《集结号》里上战场的指导员,听见炮声就尿裤子;比如《色戒》里行刺汉奸的女青年,居然为了脱裤子睡觉,不但耽误了正事,还丢了性命。两剧的史实这里不再提及,因为早有人做了争论,特别是《色戒》玷污烈士的行径早已被国人唾弃。故单就两剧人物塑造中的“人性”问题进行探讨。

人性,是什么?文艺作品塑造人物只有尿裤子、脱裤子才有人性了吗?

人性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人性论”,那个提倡个性解放的“人性论”对于反封建起了积极的作用。如今,“人性论”在中国也是甚嚣尘上。在中国现今的“人性论”者看来,抹杀人性的典范是“样板戏”。宽泛一点的还认为,整个解放后30年的文艺都在犯错,这是极其不公正的。文艺路线和土地政策一般,先前搞公社化,后头搞包产,一夜之间全到户。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训令只能是口号。一面是统得太死、一面是松得懒散,要么左的很、要么右得很。中国人似乎爱走极端。

“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卡的严,不能出现一些亲嘴、搂抱之类的东西,否则就是坚持了“人性论”观点。一旦出格,就要挨批挨斗。改革开放后,亲嘴、搂抱简直是小意思,诸如做爱、性生活之类更是泛滥不堪,那些时髦杂志先别说,就是号称纯文学的《小说月报》,每一期都有关于做爱的作品;打开电视,每个剧情都在亲嘴、上床、婚外恋,好像中国人吃饱了以后除了干那种事,再连一点精神追求都没有,更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为了视听收视率,直接教人如何做那事。

伟大的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文艺界没有一部能够代表这30年跨度的伟大作品。光会反思别人、伤痕自己的中国文艺界实在是乏善可呈。他们举起的大旗就是人性,中国农民贫病交加,苟延残喘,一直在土地上艰辛劳作,他们没知没觉。但那些城里的少爷少奶们配到乡间生活了短短几年,就叫嚣把自己的人性给抹煞了,把青春给浪费了。他们反思来反思去,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世界上只有我有人性,只有我有青春。至于那些一直在乡间勉强活着的农民有没有青春、有没有人性,他们毫不关注,也无心思考。饱暖思淫欲,改革后吃喝好了,作家也不例外。我手写我心,作家们看来也是大吃海喝完了尽在干一些偷情做爱的事。指望这些吃奶挤草的人创作出惊世骇俗的文艺作品,是没有可能的。

物有物性,人有人性。人性是善是恶,中国的老祖宗曾经争论得不可开交。应该说,人性向善的有,向恶的也有。人性有善有恶,弘扬向善的人性,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前进必须要做的。人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体,中国的古话就是:人是万物之灵。物有性即求我生存,人也有性即求我幸福。人性是建立在物性(兽性)之上的,是高于物性(兽性)的。尊重人性可以有无穷尽的创作方式、表现形式,但用尿裤子、脱裤子的办法弘扬人性,显然是失败之举。尿裤子、脱裤子这种下三烂的作派,只派在墙角胡同底流传,切不可登上大雅之堂,并形成主流。否则,带给我们民族的又是另一种灾难。因为,世界上的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文学艺术,都是以弘扬英雄主义为主。  

中国文艺必须发掘人性,但纠正过去的偏差,决不能再次犯错。要不然后面的再纠正成本实在太大。就像合作社,在搞包产到户的时候,和公社一起被粉碎了,现在又出来了,合作社坐了30年的监狱,实在是冤枉。一人犯事,户灭九族的做法太可怕。

尿裤子、脱裤子的确是现今有些中国人的人性,用这样的人性标签断不可胡乱搞包装。当这种标签贴在了忠良、先贤的身上,大行其道时,社会大瓶子里装不装道德伦理、礼仪廉耻就无所谓了。

工人上工厂、农民下地头、教师站讲台、科学家算公式…..这些事情,哪一件天天做不是枯燥乏味的?尤其像矿山、工地的劳工,生命危险时时存在,矿难一死人就成堆,绝不亚于战争。是不是面对巨大的生死压力,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也得尿裤子,我们的农民工姐妹也得脱裤子。是不是面对困苦时,选择尿裤子、脱裤子就是保全人性光辉的典范。

不论时代如何变幻、不论历史怎么改变。崇高、正直、勇敢、善良、团结、互助、忠贞、坚毅……..将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将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在人性是否具有共同性、普遍性的争论面前,我可以保持沉默。因为曾经革命的政党举着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旗帜前进,得势后早把工农忘记,这种绝情的分化、分割让人悲伤。再争论那样纯正的问题,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些遥远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定要讲:否认阶级性、社会性的“人性论”者就是要调和阶级矛盾、就是要反对无产阶级专政,阻止无产者的进步,但这将是妄想。因为,没饭吃了,用尿裤子的办法祈求施舍、用脱裤子的计谋进行换取,这样的人性是卑劣的、也是悲哀的。

(2100字  2009.4.2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