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提案改成建议是对网友的藐视

火烧 2011-03-1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人民网将网友提案改为建议引发热议,质疑国家决策对民意的重视程度。文章指出,此举可能削弱民众表达权利,影响社会和谐,强调应通过制度化渠道化解矛盾,成为社会减压阀。

   

 人民网的“强国E政广场”设置网友提案后,吸引了一大批除弊更新,志在报国的人士。但也被一些人耻笑为满腔报国热血的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正当网友为报国热忱得不到及时回应而苦闷时,人民网来了个釜底抽薪,把“提案”改成了“建议”,将“承办部门”“协办部门”一概删掉,使其彻底成为“剃头挑子一头热”。  

这会让人感到原来“国家决策要广集民智,集思广益”只是说说而已,只是叶公好龙。虽然E政广场数以万计的“提案”,每天在持续增加,也并没有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重视。但即使这样也不行,名不见经传的万千网友提的建议方案怎么能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样,都叫“提案”呢?国家重要决策和执行部门怎么能让他们想提给谁就提给谁呢?于是,把网友的提案改为建议,让他们在心理上受到藐视,知道自己人微言轻。  

这是件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事。真正落实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是一件天大的事。如果只是做做样子,故作姿态,这就是件很小很小的事。在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热爱祖国,关心国家民族的政治前途,对关系国家主权和国计民生的事,民众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形成尖锐的对立。反应在立法机构、参政议政机构就会是激烈的辩论,如再升级就是口水战,情急之间有可能就是群殴。这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众的权利和声音。如果这些代表人民民主的机构不充当这种社会的“减压阀”了,就有可能出现“街头政治”,“群体上访”,再升级就会引发社会动荡,政权更迭。  

  现在的资讯如此发达,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在乌克兰,议员们在议会里大打出手街上却很平静;在泰国,议会很平静街上却乱成了一锅粥;吉尔吉斯的议会没开会,但政府全都换了人。读者、看客可以当着笑料,而我们的媒体、咨询机构,直至决策部门就不能一笑了之,应该跟踪研究,未雨绸缪。把这种可能引发“街头纷争”、社会动荡的事件,消弭在国家立法机构、议会或者是参政议政的机构中。使这类小范围大影响,又完全可控的机构,成为社会的安全阀、“减压阀”,可以大大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同样,广开言路,及时发现和调解社会矛盾,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减压阀”,而且是项成本更低,波及面更广,能够发挥大作用的基础性工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