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人口战略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其人口数量应该已经超过13亿接近14亿,大约占世界人口的1/5。如此一个泱泱大国,通常给人这样一个印象——中国除了不缺人什么都缺。一个人均资源相当匮乏的国家能养活这么多人,而且还不出大乱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我们为这个奇迹引以为豪的时候,我国的人口问题也凸显出来——我国人口存在着严重畸形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龄化突出。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百度数据)。显然,中国已经迈入老龄社会,沉重的养老负担和不完善的社保、养老体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 2008年7月15日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百度数据)。关于“光棍村”的报道频见报端。到2020年,我国适婚男性可能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男女性别比失衡导致强奸案增多、色情服务业泛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暂时的就业压力过大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现有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众多就业人口的需求,这跟我国人口基数以及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诸多因素有关。为了缓减这一压力,只能严格执行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减少人口数量。然而,控制人口数量直接影响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导致老龄化和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专家称,未来20年我国劳动力缺口达1亿以上,这个缺口只能引进外来移民才能填补。一边控制人口,一边引进劳动力,这样的闹剧现在想起来很荒唐,但是我们国家也许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什么都不缺就缺人的国家。
导致我国人口存在严重畸形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上文已经提过,是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如果40年来不人为控制人口出生率的话,中国远还没有进入老龄社会,中国的养老负担也不会那么沉重。如果40年来不人为控制人口出生率的话,虽然男婴会略多于女婴,但男婴死亡率稍高和战争需要等,最后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也就不会有男女比例失衡这一说。
说到计划生育,谁都不能绕过马寅初先生。他的人口论对我国人口数量影响深远。他提出控制人口的时候,毛主席没有采纳,最后把他打倒了。毛主席让咱们生,咱们就使劲生吧,多生孩子也是为革命做贡献。我国迎来了建国后第一次人口大爆炸,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很久以后的未来。按常规出牌的话,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需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可是毛主席反对控制人口,让很多人错以为毛主席鼓励多生,不生不行,于是演变成了恶意生育,可以说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反马寅初而反出来的。这一点,毛主席自己始料未及,在他的晚年接受了马寅初的建议,开始控制人口。当然,后来的控制人口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他老人家也是始料未及的。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存在的问题。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具有不可抗拒性。但是这个政策向来受到诟病,这是件很头疼的事情。不执行显然不行,执行吧,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当然还会影响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原因何在呢?
(一)现行计划生育与传统道德相矛盾。数千年来,我国养成了“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观念,甚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还根深蒂固,而这个“后”主要是指男的。一胎化,生男孩的概率大大降低,头胎是女孩的想方设法再生,直到生男孩为止。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为了制止这种行为,国家花费巨额的教育宣传成本和执法成本。计划生育执法还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成为西方国家指责我国人权的把柄。这是法律与传统道德冲突比较显著的问题。
(二)现行计划生育与现代科技相冲突。这是导致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的最根本原因。想生男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生男孩就能生男孩。前面说过,如果没有人为干预的话,男女比例会基本平衡。即使有计划生育这样的政策性人为干预,男女比例也会平衡。但是每对夫妻可以对孩子进行性别选择的话,基于重男轻女观念的存在,男性人口必然多于女性人口。而现代科技恰恰能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能辨别出胎儿的性别。虽然国家明令禁止胎儿性别鉴定,但求子心切的夫妻总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项基本国策,不仅与传统道德相矛盾,还与现代科技相冲突。基于这样的考虑,很多社会学者认为应该取消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甚至有人大代表提出类似的提案。政府部门虽然依然要求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也有所松动。比如,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话可以生二胎等。笔者认为,独生子女生二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但同时也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因为,中国造什么不行,造人似乎很行,我国人口基数这样大,一旦取消计划生育,必将引起新一轮人口爆炸。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那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现在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样才能满足人们传统观念的需要和如何正确引导现代科技在人口生育领域的行为。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计划生育的概念。计划生育决不是简单的控制人口数量,而是在自然和社会能承受的范围内调节人口比例,使人口发展既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又能满足未来社会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该采取这样一个人口发展战略。
(一)允许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满足夫妻想要儿子的愿望,同时也把孩子的性别选择权还给父母,因为不见得所有的夫妻都喜欢男孩。这可以解决传统观念与现行计划生育的矛盾。而且因为是父母意愿的选择,孩子出生后不会嫌弃,弃婴现象会减少甚至绝迹,有利于优生优育。
(二)实行鼓励生女孩政策。头胎是男孩只能生一胎,头胎是女孩可以要二胎,二胎是女孩可以要三胎,一对夫妇最多只能要三胎。因为可以通过性别鉴定进行性别选择,现代夫妻完全能够在政策范围内根据个人能力和个人意愿来决定孩子的数量和性别。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男孩,但生女孩少于三个即可。这样男女比例可能为1:1、1:2和1:3,新生女孩的数量将会远远大于男孩,这可以解决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同时,这样的政策也能缓减老龄化问题。这个政策只需实行5年,25年后,理论上我国不可能还有光棍。
(三)实行可以按需调整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是对以上两条的补充,防止女性人口过多,避免已经发现了问题却无法解决问题的现象重演。
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国家发展的未来跟其人口结构和人才结构密切相关。为了解决我国现在人口的畸形结构性矛盾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为了避免可能大量涌入的外来人种而导致的社会冲突,未来中国政府应该实行新的人口战略。当然,我所希望的未来不要太遥远!
(转载本文需注明作者或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