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本质
文章探讨国家本质,分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差异,提出国家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工具,强调实现国家间和解与内部和解的重要性。
一个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一篇值得你仔细阅读的文章
国家的本质
方文武
自古以来,个人的政治抱负以国家的意志发动政治运动和侵略战争等,所产生的沉重灾难给人类社会以巨大的打击。所有对理想国度的追求导致的种种伤害让人们对国家心存余悸。人们普遍认可这样一种观点,即国家是资本为了保障自身财产和利益所必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在这里,势不两立的资本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对于国家的认识上如出一辙。当我们身处“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组成的国家”之中,所有关于高尚价值的想像便不复存在任何实现的可能。
具有讽刺的是,当我们的某些同胞决心对像肿瘤一样寄生于国家体内的饥饿、压迫、剥削、专制等采取行动的时候,这些声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社会主义者,或许将创造一个远非马克思所能想像的国家。他们并不认同人类基于一些显而易见的表面现象对国家所作的定性,这种对国家悲观消极的观点不过是证明了人类在对真理认识上的无奈。当我们的这些同胞行动时,无数人以迅速的响应表达了他们对美好国家毫不犹豫的向往。这些人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更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给亚当·斯密或卡尔·马克思眼中的国家以新的形象,国家就很难有新的作为。
但现实社会人们对新型国家的渴望和新生活的向往并没有获得我们保守思想的理解,这种对资本主义的背叛最终在血腥的镇压和残酷的斗争中取得成功。一种被认为具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于不同的时期出现在前苏联和中国等国家,这些被赋予了新的使命的社会主义国家机器,在运转的初期无一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科教、文化、医疗、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与同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有更高的增长速度。在他们看来,过去所有关于国家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机关,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等理念,都已成为历史。我们的这部分同胞的社会主义实践展现了国家的另一番图景:你追我赶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代替了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工作的意义不再是为了自身的所得,而在于尽快使自己所处的集体共同获得理想的生活环境;自私自利是不受欢迎的行为,资源逐渐被全民所拥有;高薪经理人是不可思议的,大型工程的预算往往被志愿者的义务劳动所取代;人们有计划的进行国家建设,不存在自由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现象……
可以想象,要在我们强大的保守势力范围内获得哪怕是一小片区域进行全新的社会改造实践,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品格甚至是无所畏惧的献身精神,这一切就不可能实现。谁都无法想象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会是什么结果,总之目标是必须尽快消除贫困。虽然资本主义两百多年直至今天仍未完成这项任务,而新的社会体系建立不过是几十年,但是我们没有给这种新的尝试以更多的时间。原有的工作作风和道德约束不再被我们所看重,体系外的压迫和体系内的浮躁导致人们选择了一种全新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其结果是适得其反。要是不想回到以丰厚的物质刺激来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的资本主义老路上去,就只有依靠人们的道德自律。接下来在进行道德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人道灾难这一荒唐一幕,则不幸的成为了资本主义的遮羞布。
当国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徘徊的时候,对于坚信人类终将步入共产主义的人们,他们将发现“同志”越来越少,而“敌人”却在增加。相对于人类社会百万年、亿万年也许直到永久的发展历程来说,直到今天,人类不过是在人类历史的里程中刚刚迈出了一小步。如果人们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终极社会存在模式,是否意味着在步入共产主义之前,人们经历的过程还要更多?那么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的公式就此而改变: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显然一个尘封已久的关于“国家”的秘密便展现于世人眼前:人类创造的诸多主义,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等等主义,不过是国家用以服务并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工具。这些工具在经历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之后,或淘汰或留存,但是国家不会消亡,那些国家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的说法设个为命题。
承认这个事实需要勇气去反思人类曾经引以为自豪的诸多主义,这些曾经被人类确认为只适合于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人群被分割了的主义。要知道人类创造的任何主义只能是属于全人类的,谁都无法从部分人在资本主义部分人在社会主义的世界里获得安宁。不明确这一事实而轻易树敌,人类或许在未来的路途中因内耗而消失在某个阶段。
当被剥去人类出于某些表面现象而强加于国家的伪装之后,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渐渐展露出来:国家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基于现存的资源、人力、技术状况,来协调人的行为的组织。
过去对于国家基于意识形态、组织职能前提下的片面的、主观的混乱描述,无益于人类的行为规范,影响了社会的有序发展,已不再适用于当今世界。或许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这毫不奇怪,因为在亚当·斯密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或者凯恩斯主义时代,单单从技术上来说,要实现民主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藉以认识自身所处世界的工具发生改变的时候,对社会的认识自然有所变化。就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太阳系,到银河系等的递进过程。
但是信息时代的来临,新技术的出现,扫除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所有障碍。私人拥有比国家更准确的市场信息这一维系资本主义生存原理已不合时宜;而随着道德的重新发现,使得资本主义物质激励的举措显得极为荒谬。如果不对资本主义加以改造,资本主义将无以为继。如何让人们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说服既得利益者放弃眼前利益,安抚占多数贫穷人群躁动的情绪,则成为社会主义者无法逃避的现实。
接下来国家将以什么“主义”服务于人类社会,取决于人类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国家间的和解,其前提是,实现每个国家内部的全民族和解。而对于中国来说,是否进入毛泽东主义社会,就看毛主义者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上述目标。
而现在,认识国家本质的时刻已经到来。
(2009年底初稿, 2011年3月10日 定稿)
国家的本质
方文武
自古以来,个人的政治抱负以国家的意志发动政治运动和侵略战争等,所产生的沉重灾难给人类社会以巨大的打击。所有对理想国度的追求导致的种种伤害让人们对国家心存余悸。人们普遍认可这样一种观点,即国家是资本为了保障自身财产和利益所必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在这里,势不两立的资本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对于国家的认识上如出一辙。当我们身处“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组成的国家”之中,所有关于高尚价值的想像便不复存在任何实现的可能。
具有讽刺的是,当我们的某些同胞决心对像肿瘤一样寄生于国家体内的饥饿、压迫、剥削、专制等采取行动的时候,这些声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社会主义者,或许将创造一个远非马克思所能想像的国家。他们并不认同人类基于一些显而易见的表面现象对国家所作的定性,这种对国家悲观消极的观点不过是证明了人类在对真理认识上的无奈。当我们的这些同胞行动时,无数人以迅速的响应表达了他们对美好国家毫不犹豫的向往。这些人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更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给亚当·斯密或卡尔·马克思眼中的国家以新的形象,国家就很难有新的作为。
但现实社会人们对新型国家的渴望和新生活的向往并没有获得我们保守思想的理解,这种对资本主义的背叛最终在血腥的镇压和残酷的斗争中取得成功。一种被认为具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于不同的时期出现在前苏联和中国等国家,这些被赋予了新的使命的社会主义国家机器,在运转的初期无一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科教、文化、医疗、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与同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有更高的增长速度。在他们看来,过去所有关于国家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机关,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等理念,都已成为历史。我们的这部分同胞的社会主义实践展现了国家的另一番图景:你追我赶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代替了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工作的意义不再是为了自身的所得,而在于尽快使自己所处的集体共同获得理想的生活环境;自私自利是不受欢迎的行为,资源逐渐被全民所拥有;高薪经理人是不可思议的,大型工程的预算往往被志愿者的义务劳动所取代;人们有计划的进行国家建设,不存在自由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现象……
可以想象,要在我们强大的保守势力范围内获得哪怕是一小片区域进行全新的社会改造实践,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品格甚至是无所畏惧的献身精神,这一切就不可能实现。谁都无法想象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会是什么结果,总之目标是必须尽快消除贫困。虽然资本主义两百多年直至今天仍未完成这项任务,而新的社会体系建立不过是几十年,但是我们没有给这种新的尝试以更多的时间。原有的工作作风和道德约束不再被我们所看重,体系外的压迫和体系内的浮躁导致人们选择了一种全新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其结果是适得其反。要是不想回到以丰厚的物质刺激来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的资本主义老路上去,就只有依靠人们的道德自律。接下来在进行道德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人道灾难这一荒唐一幕,则不幸的成为了资本主义的遮羞布。
当国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徘徊的时候,对于坚信人类终将步入共产主义的人们,他们将发现“同志”越来越少,而“敌人”却在增加。相对于人类社会百万年、亿万年也许直到永久的发展历程来说,直到今天,人类不过是在人类历史的里程中刚刚迈出了一小步。如果人们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终极社会存在模式,是否意味着在步入共产主义之前,人们经历的过程还要更多?那么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的公式就此而改变: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显然一个尘封已久的关于“国家”的秘密便展现于世人眼前:人类创造的诸多主义,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等等主义,不过是国家用以服务并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工具。这些工具在经历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之后,或淘汰或留存,但是国家不会消亡,那些国家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的说法设个为命题。
承认这个事实需要勇气去反思人类曾经引以为自豪的诸多主义,这些曾经被人类确认为只适合于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人群被分割了的主义。要知道人类创造的任何主义只能是属于全人类的,谁都无法从部分人在资本主义部分人在社会主义的世界里获得安宁。不明确这一事实而轻易树敌,人类或许在未来的路途中因内耗而消失在某个阶段。
当被剥去人类出于某些表面现象而强加于国家的伪装之后,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渐渐展露出来:国家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基于现存的资源、人力、技术状况,来协调人的行为的组织。
过去对于国家基于意识形态、组织职能前提下的片面的、主观的混乱描述,无益于人类的行为规范,影响了社会的有序发展,已不再适用于当今世界。或许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这毫不奇怪,因为在亚当·斯密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或者凯恩斯主义时代,单单从技术上来说,要实现民主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藉以认识自身所处世界的工具发生改变的时候,对社会的认识自然有所变化。就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太阳系,到银河系等的递进过程。
但是信息时代的来临,新技术的出现,扫除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所有障碍。私人拥有比国家更准确的市场信息这一维系资本主义生存原理已不合时宜;而随着道德的重新发现,使得资本主义物质激励的举措显得极为荒谬。如果不对资本主义加以改造,资本主义将无以为继。如何让人们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说服既得利益者放弃眼前利益,安抚占多数贫穷人群躁动的情绪,则成为社会主义者无法逃避的现实。
接下来国家将以什么“主义”服务于人类社会,取决于人类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国家间的和解,其前提是,实现每个国家内部的全民族和解。而对于中国来说,是否进入毛泽东主义社会,就看毛主义者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上述目标。
而现在,认识国家本质的时刻已经到来。
(2009年底初稿, 2011年3月10日 定稿)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