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议新闻(二)
一
厉以宁,较长时间以来活跃在策动改革和经济政策潮头的主流经济学家。在两会记者会上,厉先生自称是“经济学的研究者”,并以此回答了记者关于通货膨胀的提问。厉先生分析了通胀的原因,厉先生认为:我国通胀的因素中有二个不可控的因素:石油价格和自然天气。听起来,厉先生似乎认为通胀的产生无法控制,其发展亦无法调控。
以厉先生的发言,联系其全部的经济观点,面对市场,政府是无法更不能有所作为的,应该放任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自由的民主的调节。
政府可以不管,那老百姓的生计呢?那国家的稳定大局呢?那承载了国人70%就业的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呢?
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清醒地看到:这次全球性通胀并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中国的通胀更不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次通胀,是美国这个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国家主导的金融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的结果。所谓通胀是全球海量的流动性疯狂的图利投机和战略阻击的结果,而海量的流动性,说白了就是美国有意的放任印刷的纸钞。
美国的这种战略,是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由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等老政客公布于世的“阳谋”。为什么我国主流的“经济学研究者”们就不愿正视这一阳谋,而加以认真的研究呢?为什么脱离当代国内外的经济现实,而顽强地坚持以两百多年前长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来指引中国的经济政策呢?
商女不知道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愿两会代表中还有足以 平衡厉 先生之流的力量。所谓和,取中以正,否则,“和”的这顶大帽子下面开的一定是祸国殃民的小差。
二
近日有两则新闻:一是英国伦敦政经大学校长因学校接受卡扎菲用于学术交流活动的3万英镑的献金而辞职;二是日本外相因接受一个韩国人3万日元约4000人民币政治献金而辞职。
所谓献金,就不是个人受贿,而且数目似乎也不大。
由此想到的是:第一,中国有许多的官员,经常接受外国资本或基金会的邀请,到国外考察旅游。这算不算变相的献金?而这种考察旅游多与一些重大项目或重大政策存在某种联系。可是,中国官员从无因此而辞职的。
第二,中国许多以影响社会、策动国家政策的学术研究机构,经常接受国外的献金,甚至直接受外国资本或某种以颠覆中国为目的基金的豢养。也未见相关机构的负责人辞职。相反,他们理直气壮的为能拥有这种献金或豢养而自豪。比如茅以轼老先生,就以这种献金和豢养而理直气壮。很难想象,接受外国巨大资金而出台的所谓研究报告会是利国利民的,比如 茅以轼 先生的天则就经常出来些误国误民、甚至祸国殃民的研究成果。为什么发达国家把接受献金看作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盖因国家安全、国家稳定之必须啊。中国为什么就不在这方面给予规范呢?难道中国没有国家安全、国家稳定问题?难道亡我之心不死的新帝国主义都是中国的亲兄弟?即使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
第三,英国大学校长和日本外相辞职,说明他们的社会心态是正常的健康的,社会是有良知和道德底线的。在事关国家安全大局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不以恶小而为之”,是讲原则的。如果这二个辞职发生在中国,主流精英可能会发起猛烈的批判,可能会以普世价值为准则来批判共产党不讲人性、不讲自由、不讲民主,可能会说共产党这么做是专制。甚至,这种辞职,还会上升到影响引进外资、破坏改革开放的高度来口诛笔伐。如不讳言,凡二十年来,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社会良知和社会道德底线下降之低,古今中外少有能望其项背者。
第四,想到李承鹏因披露金哨陆俊受贿传闻而被告,输了官司又赔钱的事。现在陆俊终于案发进了号子,证明李大眼是正确的。只不知错判了案子的法院是否纠正了其错判之案。也不知是否有人因此辞职,更不知李大眼是否收到法院的道歉,损失的赔款是否收回。中国正在建设法治国家,如果法院认为原来所判之案没错的话,那么这个法制恐怕还得建设1万年,如果这就是法制,那么还不如不要,这样社会正气或许还多些,社会的正义还能存在。否则只能纵容贪污腐败横流、歪风邪气盛行。一个沦丧了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的社会,会是法制社会吗?
三
美国同时举行了美日、美韩联合军演。说是针对朝鲜的威胁,不主流但相当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以为美国的举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朝鲜一个小国,也不富裕,怎么就威胁到了远在万里之遥的美国了呢?美国立国二百多年,除了日本打了一下珍珠港,可曾有人威胁到过他们?
看看中国周边的态势,美国人或中国国内的精英说一万遍,老子也不相信他们是为了防止朝鲜威胁。倒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给中国的钢铁行业造成了重大威胁,美国的孟山都和陶氏给中国的农业造成了重大威胁。我们还大而不强,不能向美国老大学习,到太平洋西岸与委内瑞拉或古巴搞联合军演。但我们至少应该清醒,应该忧患,应该把南山的马和仓库里的刀枪拿出来练练手,最重要的是练练保家卫国的胆子!
美国的航母群在红海游弋,舰队也到了地中海,说是随时应对利比亚的人道主义危机。不巧的是,利比亚有中国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赶得总是这么巧,这就是当前中美关系的本质和其相。
四
3月6日 ,美国X—37B轨道测试飞行器升空。报道说:该飞行器可用于空天军事侦察。有军事分析师认为:这就是太空战机,可以摧毁卫星。
美国从来不曾放松过保持军事技术和装备世界领先地位的努力。X—37B就是实例。
想想我国下马的大飞机项目、核潜艇项目和差点完全解体的相当完备、相当先进的军工体系,比较一下美国的实际情况,你就能知道什么叫“大国战略”。或许,你还能体味到毛泽东的伟大,体味到为什么美国人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
赵紫阳下马核潜艇的研究和发展、解体中国完备的军工体系,是否正是美国大战略的一部分呢?
所幸,我们还有毛泽东时代的两弹一星。
所幸,我们还硕果仅存有航天工业。
所幸,曾被主流声音扼杀、挤压的代表国家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声音已在凝聚起来,呼唤着中国人的尊严、自信和责任。
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民生问题提到新的高度,说是十条有八条事关民生。
其实,条数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具体的经济政策和财政预算要的确有利于民生。
报告讲:今年物价指数的控制目标是4%,而人均收入增长为7%。从此换算,如果有50%的人口的收入增为10%,则另一半人的收入增长将为4%,换句话说,在人均收入增长7%的前提下,如果物价指数超过4%,那么将有50%的人的生活水平将下降!不知政府有没有具体措施保证80%或90%以上的人口的收入超过实际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反正,全国的大帐咱老百姓算不出来,但每家每户的帐,自己还是能算出来的。全国的数据可以被统计,咱家里的帐,肯定没谁“被”得了。政府的承诺兑没兑现,咱的“民生”是否好过了,成绩不是写在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而是自己家里每天的记账本上。
虽然把孔子请回来站到了人民大会堂的正对面,但孔子那个“民可使由之,不知使知之”的时代,是无论如何也请不回来了的。
六
赵启正 先生在政协记者会上回答香港记者提问时讲:“中国的韬光养晦不是一时之计,而是中国人品质的表现”。“我们不是权宜之计,韬光养晦,应该长期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人家怎样对你,你要那样对待人家才行”。
赵先生的话,听起来似乎语重心长,但怎么听怎么别扭。韬光养晦,有不惹事的意思,但仅仅不惹事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条,不怕事。不惹事而怕事的结果,只有一个:总是受欺负,受侮辱,总是不能站得挺直。从鸦片战争到中共建国的百年时间里,中国总是在韬光养晦,就是站不起来,不是趴着身子就是哈着腰,国破家乱,民不聊生。
在某种条件和背景下,一时韬光养晦是对的,但一世韬光养晦的事,古今中外,你见过吗?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难道国家的外交方略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一成不变吗?小平同志在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下,讲韬光养晦,讲决不当头。我理解,小平同志的韬光养晦,是讲我们不要不顾一切的去顶替苏联去当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头”。现在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已无多了,仅有中、越、古、朝还号称社会主义国家。你想当头,别人还不一定愿意呢,况且这个头也没什么当头。
草民愚昧,把小平同志在某个特定背景下提出的韬光养晦策略,作为长期坚持的国家外交大原则似乎是形而上学的错误选择,至少是有重大偏失的选择。
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要将已所不欲施于人,而是美国要将已所不欲施于我,国家的28个产业中已有21个为美国主导的资本所控制,巨额外汇储备居然成了包袱;美国的货币金融战、石油战、粮食战、生物超限战已现端倪,你还在那儿教导人民长期坚持韬光养晦,不是自欺欺人吗?!如此高层,如此弱智,我为国担忧!
七
《人民日报》发表了吴建民的文章《中东“印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文章,新华网于 3月3日 、 3月4日 两次予以转载。有人引用《参考消息》 2011年3月2日 第三版的文章以及德国《商报》 2月25日 文章《马基雅弗利的建议》、英国《金融时报》 2月28日 文章《美国将从中东多米诺效应中获益》来予以批判,并揭露为“吴建民又在忽悠人了”。
我此时想到的不是吴建民忽悠人,身为中国主流精英分子,而且与外国人打交道“从来不说不”的 吴建民 先生,如有机会不忽悠中国人,那是不可能的。只要中国不死,吴建民之流就会忽悠不止!
我此刻想到的,一是《人民日报》为什么会发他的文章,近一年来,《人民日报》刚有了些生气,刚恢复了些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的本色,刚发了些切中时弊、有观点、有见解的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好文章( 连郎咸平 先生都讲,现在的《人民日报》有价值,很爱看,值得看),怎么突然让吴建民之流又登上了版面呢?是因为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字样?难道编辑没仔细阅读题目之下“形而上学”的误导性内容?抑或是为了体现《人民日报》的中正立场或平衡艺术?看来,收复并持之以恒坚守曾丢失的舆论阵地,任重而道远。二是吴建民要忽悠的是什么人?我想一定不是我等处江湖之远并在生存线上疲于奔命的草民。 吴建民先生忽悠我等草民毫无可用之处,况且以吴建民先生之高贵也一定不屑于来忽悠草野贱民的。那他要忽悠的是谁呢?
八
两会前夕,总理与网民交流时呼吁房地产企业家“要流着道德的血液”。政协委员河南台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斌对记者说“真正遏止房地产市场过快上涨办法,还是政府采取真正的措施,就是规范房地产市场”。
总理要求企业家流着道德的血液。企业家说流着道德的血液不管用。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资本从它一经诞生,其每个毛细血管都充满血腥和肮脏,这是马克思早在百年前都透彻分析过的。让一个血腥、肮脏的怪兽流淌道德的血液,道德的血液到底是红的还是黑的?
如王先生所言,改善民生还得靠政府,靠政府采取“真正的措施”而不是天桥把式样的措施。所谓道德的血液,就是天桥把式,好听、中看,但绝对不中用。还是忠诚履责,正经弄点中用的东西出来以利民生吧。
九
3月6日 ,全总副主席张鸣起在专场记者会上回应去年在广东南海本田发生的集体停工事件时表示,主要原因是企业多年来持续盈利的同时,忽视了劳动者报酬提高问题。职工通过劳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共同创造了企业的利润,却没有共享成果,产生了矛盾。张鸣起说,出现这样的劳动争议和纠纷,解决的办法多种多样。中国工会一直主张调解的方式,或者选出代表来集体协商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企业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确有不到位的地方。对此,全国总工会一是要完善这方面的规定;二是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各级工会干部。
首先,南海本田发生的事件不是集体停工,按国际惯例应称之为集体罢工。只是宪法取消了罢工条款,在此不好明言罢了。《宪法》应该恢复工人罢工自由的权利。
第二,企业不是忽视了劳动者报酬提高问题,而应当是“无视”或“蔑视”。事实上,忽视劳动者报酬的,不应称作企业经营管理者,本质上应是企业所有者即资本家。经年来,主流意识形态讲的都是资本家在养活工人,所以,资本家给工人多少,都是一种恩赐,所以他根本就不会在意劳动者的报酬提高问题。在资本者的眼里,企业挣再多都天经地义是自己的,与劳动者的劳动无关。怎么会是“忽视”呢?
第三,劳资双方产生的不是一般性矛盾,而是尖锐对立。如果他们不采取“集体停工”这种极端行为,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能得到加薪的结果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第四,解决这种尖锐对立的办法多种多样,实质上是没有办法。根本的办法,就是立法,使工人维权有法可依。只要无法可依,工人“集体停工”的情况只会愈演愈烈。指望资本家流淌道德的血液来给工人加薪,恐怕只是空想或者奢谈。劳动者因其劳动与经营管理者(本质上应是企业所有者即资本家)共享盈利,靠调解是无用的,管用的只能是法律调节。所以“中国工会一直主张采取调解方式”实质上是工会工作落后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动写照!
劳动者报酬立法应规定清楚职工工资与企业利润的对应关系,应规定职工的增资条件和标准,还应规定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底线,各地区的工人最低工资应与该地GDP总量和GDP增幅对应联动。同工同酬问题也应在立法中体现。
第五,张鸣起承认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确实有不到位的地方,是一个进步。比有些政府部长、主任们大言不惭地撒谎、掩饰要高尚多了。但其措施:完善规定,举办培训班,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国家立法。让全体工人包括农民工,可以依法维权。只有法律才能节制资本所有者的贪婪和吝啬。至于企业工会的产生方式也应立法予以改革。工会人员应由工人自己选出其利益的真正代表使工会能切实起到维权的作用,对于工人选出的工会代表的权利应有法予以保障,使企业主不能随意炒掉,否则即违法。
十
中广网 3月7日 消息:农业部长韩长赋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这句话很给力。但我仍有疑虑:一是如果中国农业种子都“孟山都”了,我们的饭碗还端得牢吗?二是如果我国粮食的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进一步为“ABCD”四大粮商所控制了(如同大豆和食用油产业),我们的饭碗还端得牢吗?三是如果我们的主粮都转基因了,我们的饭碗还端得牢吗?
由此,私下认为韩部长“最根本的还是支持农业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说法是不够全面、不够科学的。第一,支持农业发展生产,首先要国家把农业的源头——种子业列为最重大的发展战略,组织国家队给予优先发展。从源头保障中国人的饭碗能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第二,中国四大粮食央企要加大国家投入,在粮食产业链上居于任何外国资本都无法撼动的强大控制权,在粮食产业链的全程保障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第三,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更加严格的立法以保障我国的粮食产业不被污染、不被操控。凡事关粮食的一切经济活动和资本活动,都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安全审查机制,其决定权应收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