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张艺谋
浅议张艺谋
浅议张艺谋
东方早报 刊载几篇影评,对张艺谋的新片《三枪》进行了抨击。笔者选摘部分言论:
糟蹋国人的娱乐氛围
张艺谋的这部电影贬低了中国人智商,糟蹋了中国人的娱乐氛围,这是丑陋中国人内心的低能电影。一点都不好笑,而是很可笑。电影上呈现的东北二人转,抹杀了民间戏曲的魅力。闹剧不闹,基本上是一人转。张艺谋的创造能力只有这么一点可怜的借用,可看作他躲到阴暗角落里,一个人意淫了一把他的恨意和低俗。张艺谋自认为开创了喜剧+惊悚电影模式,这是一种误会,没有艺术可言。他只是在粗俗不堪的本质上进行抛光,但是始终不能改变他低劣的内在本身。
张艺谋打的不是三枪,是寂寞
“印象”张艺谋做过了正义者,做过了“英雄”,做完了奥运会开幕式。如今的他内心一定很郁闷——之前做那些崇高的作品十分用力,这次就彻底地放纵一次自己,“三枪”简而言之就是“英雄精致地拉了一泡屎”。
电影内容空虚,如同行尸走肉,要说有创新的话也都是些恶劣的创新——实则张艺谋在片中不断地玩弄尸体。
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善良,表现的都是“愚昧的邪恶”,充斥着乡土的戾气与邪恶。尽管电影宏观场面和微观人物、微观声音的结合做得很考究,舞台戏剧和场面调度也花了功夫,但统统没有灵魂,没有追求。
想当年,当张《红高梁》一炮打红,官方媒体一遍赞赏之声之时,民间却是一遍漫骂声。那一次我坐上一部大巴,车上大部分是参加地区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先进代表会议的代表,这些先进人物无不痛骂张艺谋,“那个不惜出卖祖宗来取悦洋人的家伙。”
有个人说,张艺谋是应运而生,如果回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年代,他只能是个扔到大路还得请人扫的垃圾。
不过在民间他还是有点市场。这不奇怪,现在不是还有“老佛爷餐馆”,赵薇还戴鬼子旗呢。
同行的介绍说,桂林有一家张艺媒米粉店,生意红火。其实经营与张艺谋毫无关系,只不过张在阳朔搞《映象·刘三姐》光顾过此店而已。于是,我们也猎奇般地踏着“伟人”的脚印进到这间餐馆,结果大呼上当,一点也不好吃!司机不好意思地说明,主要是这里好停车。我看了看周围环境,原来张艺谋在这里吃米粉,为的也是好停车。
可恶的名人效应,拉了一滩屎,骗得人人都来这里闻。闻一次而已,没人闻第二次。
笔者认为,“鬼才”不是应运而生,而是运世而生,如果他生在毛泽东的时代,也一定能够拍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电影。鬼才就是鬼才,见人是人,见鬼是鬼。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