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陷阱
“与时俱进”的陷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与时俱进”就被我们从上到下的政府叫得山响,一时间,大有代替“改革”独占话语鳌头之势。我们知道,“改革”曾是三十多年中国的主流词汇,但时至今日,改革本身却问题重重,其远远超出了平民百姓所能想象所能承受的水平,因而反思“改革”之风顿时席卷网坛。反思者中,有人甚至认为,“改革”一词和“小姐”一词一样,已经堕落成了贬义词。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既然“改革”一词已经丧失了神圣性。那一味高叫“改革”,显然不仅不能唤起民众的响应,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而“与时俱进”一词的出现,就有效避免了这种尴尬。
过去,我们是有类似词语的,如“与时浮沉”“与世偃仰”“与时俯仰”“与时推移”等,但其意义都不够积极。而“与时俱进”似乎是一个具有积极意向的词语。说其意向积极,那关键在一个“进”上,“进”,向前,前进,进步等。
人当然是应该“进”的,问题是,这儿的“进”是“与时”的,即符合时代大潮流大方向的。这样问题就来了,我们现在高喊“与时俱进”不就是与“改革”一同前进吗?越改越坏,那是不是也要与“改”而进啊?是啊,与时俱进,正暗含着这个因素。
一般来讲,如果改好了,我们则无需高喊要“与时俱进”,不喊人们也是紧跟形势阔步向前嘛。可如果没改好,人们有了怨言,骂开了“改革”呢?改革中的既得利益集团时刻梦想着继续这种有利于自己的“改革”,于是他们就会避开已生歧义甚至已生贬意的“改革”,选择一个能够继续蒙骗公众的词语,这样“与时俱进”自然应运而生。
事实上,改革精英们是运用温馨可人词语以蒙骗大众的老手。在他们的辞典中,新式名词很多:“失业”叫“下岗”;逃避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把工人一脚踹出门外,叫“减员增效”;改革出现了始作俑者不曾想到的各种问题,则是“改革阵痛”;亏损叫做“负增长”;卖国叫“接轨”;复辟叫“改革”;清除复辟阻力,叫“干部年轻化”;胡来乱来叫“解放思想”;卖淫嫖娼叫“性产业”;贱卖国企叫“管理层收购(简称MBO)”;教育医疗市场化叫“扩大内需”;买方接受贿赂叫“回扣”;……
现在我们都已适应了“与时俱进”的叫法,凡事,总是顺着潮流,跟着大势,生怕落后似的。可潮流分明是:自私被公认是最基本的人性;官员贪腐无处不在;骗子满天飞;虚假肆意行;善良成了无能;正义不被颂扬;劳动不再光荣;剥削名正言顺;黑恶势力成风;地痞流氓招摇;学生偷吃禁果;教师谋着致富;博彩股票横飞;财神关公倍崇;寺庙香火敛财;八卦迷信骗钱;开刀必须红包;升官定要比钱;…… …… ……
我们要“与时俱进”,不就是得跟着这些前进吗?
如果不是跟着这些前进,我们又能跟着什么走啊?
以服务人民为荣?几个官员不是背离人民服务自我。
以热爱祖国为荣?除了爱自己,祖国算什么?
以崇尚科学为荣?普通百姓则见事求卦,见庙拜佛,商人敬起了财神,诸多官员都迷信鬼神。
以团结互助为荣?不讲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至上,不损人利己,又会怎样?
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之徒不独商人,也不限于普通民众,官员造假成风,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争权夺利,尔虞我诈。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法论之,那个富翁,那个政府官员敢拍胸脯,我遵了纪守了法,半夜不怕鬼叫门?
以艰苦奋斗为荣?艰苦奋斗无法脱贫,投机取巧敛财有道,一夜暴富,骄奢淫逸荣耀至极。
做人要正直善良?正直骂作傻蛋,善良只能被欺。
党员坚持信仰,奉献共产主义?大资本家都被吸收进了党组织,并且成了党员的先进代表啊!
开刀不要送红包?不怕手术刀变成杀人刀,一刀刺进你的心脏?
跟不上这种变化,能叫与时俱进吗?如果这不叫“与时”,总不能是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祖国叫“与时”吧,因为那叫“反时后退”啊!
实际上,“与时俱进”这样的词更多地强调了“变”,强调了随时的变,要人们适应,而有意无意忽略了“不变”的原则性,忘记了不变这个事物的根本。事物是变化的,变化也是恒态,可变了性质变了根本,变了作人的原则,那变也是可以迁就甚至与时推进的吗?
比如,猫论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出发点是要人充分发挥个人的智能,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可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地就变味了,90年代,歌舞厅满天飞,黄赌毒肆意行,这不是猫论与时俱进的必然发展吗?而现在的公然侵吞国有资产,磨刀霍霍分肉忙,不更是猫论与时俱进的必然逻辑结果吗?从为穷人服务,大多数人服务,到为富人服务,为少数人服务,那则是“改革”一词与时俱进所造成的。
总之,千万不要小看了“与时俱进”这一个词,由于它否定了基本的行事原则,因而必然会造成不自觉地顺风而流,盲目逐波,让我们一步一步堕落到黑恶的深渊还不自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