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怀念毛老师的第485条理由——毛主席过春节

火烧 2010-02-13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通过毛泽东不同年份的春节经历,展现其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结合历史故事,表达对毛泽东的怀念与敬仰,突出其春节传统与情怀。

怀念毛老师的第485条理由——毛主席过春节

人民网的“今日网摘”载了一篇《毛泽东是怎样过春节的?》,记了毛主席1927年、1940年、1963年、1976年过的四个春节。大于三年前也整理了一个类似的帖《惟独没有自己的春节》,趁着新春来临,把两个帖结合起来再整理一下,以表对伟大人民领袖的怀念


1927年春节 第一个翻身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湖南,组织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10月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年春节,毛泽东宣布放假三天,让红军和群众欢欢喜喜地过年。那时,富人爱过年,穷人怕过年。社会上流行着:“富人家过年,从十月初就打算盘,鸡鸭鹅,鱼肉俱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穷人家过年,年三十打算盘,东家借米,西家借盐,大年初一吃一餐白米饭,初二没米没盐”的说法。
  这年春节的前几天,刚刚翻了身的茨坪群众,家家忙着做米果。可是,喂的家禽全被国民党的兵抢光了。毛委员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为了让士兵和群众过好第一个翻身年,特发给每位战士三块银元,补贴过年;派人到宁冈杀猪,挑运到茨坪,每人分三斤猪肉。对缺米少盐的困难户,另外分给他们米和盐。这样一来,茨坪的红军战士和百姓,人人都有米果吃,家家都蒸了米馅肉。

1940年春节 与警卫战士一起过年

  在延安,1940年春节前夕,警卫中央首长的长枪连,提前两天派连指导员张久厚请毛主席到他们连里过年。开始,毛泽东告诉张久厚:“你们的心愿我领了。吃饭嘛,我就不去了。”张久厚一听毛主席说不去,他坚决地说:“不去不行。”这句话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他放下文件,笑笑说:“你们这不是请客,是在下命令。看来,我只好服从了。能不能给我点权力,让我帮你们多请几位怎样?”张久厚以笑作答。毛主席果断地说:“好,就这样定了。”
  原来,临近年底,老连队杀猪宰羊,而新建的长枪连家底薄,只买了20斤猪肉。正在这时,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管理中央首长生活的同志,抬着半肩猪肉送来了,并说:“昨天小灶杀了一口猪,这是毛主席叫送给你们过年的。”实际上,当时的中央首长平素也见不到荤。这时,连队里开会讨论中,不知是谁说了句:“请毛主席吃年饭。”大伙不约而同地都说好。就这样把请毛主席吃年饭的任务交给连指导员去办。
  除夕下午3时许,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来到了长枪连。进窑洞落座后,毛主席问:“我们这张桌上的饭菜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他环视了一下,又说:“我们不能特殊。搞特殊,人家嘴里不说,可心里有意见,那就不好了。”稍停,又说:“我们常讲同甘共苦,共产党人说得到做得到,言行一致群众才信服。”开饭后,没有酒,大家热情地向毛主席敬肉。毛主席一看就笑了,说:“这么大块的红烧肉,我还是第一次见。你们存心不让客人吃呀。”一排长夹起三两重的一块肉吃下去。毛主席见状,说:“你厉害,比不过你,我认输了。”

1944年春节 请枣园人吃饭

    毛主席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每家的家长都来给毛主席拜年。吃饭时摆十几桌,每桌都有一位领导作陪。毛主席给大家敬酒,说你们都是我的老邻居,不要讲客气,过几天我还要到你们家里作客。自毛主席说了这句话后,每天清晨妇女们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怕毛主席来了,怠慢了他。
  
1947年春节 撤离延安

    1947年春节后,胡宗南分五路进攻延安。一天黄昏,毛泽东正同王震谈话,敌人先头部队已进犯到吴家枣园。王震忙说:“主席,你必须马上撤离。”毛泽东稳稳坐在椅子上,问:“群众都撤完了吗?”“早撤光了。”“嗯,好吧,吃饭。让我看看胡宗南的兵。”彭老总回答:“走吧,部队代你看了。”
  
1952年春节 被一个孩子认出

    1952年毛泽东去武汉,参观黄鹤楼。 正值春节,春游的人不少,一个小孩竟认出了戴着口罩的毛泽东,孩子惊喜地叫喊:“毛主席!”人群立刻像潮水般涌来。卫士们围绕着毛泽东,拥来拥去,出透几身汗,终于拥挤下山,拥挤到江边,大家保护毛泽东登船。毛泽东摘下口罩,回头向大家招手,掌声雷动,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
  

1961年春节 在广东田家英的信:

    田家英同志:
  (一)《调查工作》]这篇文章,请你分送陈伯达、胡乔木各一份,注上我请他们修改的话(文字上,内容上)。
  (二)已告陈、胡,和你一样,各带一个调查组,共三个组,每组组员六人,连组长共七人,组长为陈、胡、田。在今、明、后三天组成。每个人都要是高级水平的,低级的不要。每人发《调查工作》(一九三○年春季的)一份,讨论一下。
  (三)你去浙江,胡去湖南,陈去广东。去搞农村。六个组员分成两个小组,一人为组长,二人为组员。陈、胡、田为大组长。一个小组(三人)调查一个最坏的生产队,另一个小组调查一个最好的生产队。中间队不要搞。时间十天至十五天。然后去广东,三组同去,与我会合,向我作报告。然后,转入广州市作调查,调查工业又要有一个月,连前共两个月。都到广东过春节。
  毛泽东 一月二十日下午四时
  此信给三组二十一个人看并加讨论,至要至要!!! 毛泽东又及
  
1962年春节 北京七千人一道过春节

    一个是1962年他把参加“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县委以上的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000人全部留在北京过的春节。他对他们说:“为什么一定要回到你们家里过春节才算舒服?(笑声)我们在北京七千人一道过一个春节不好?(全场热烈鼓掌)我看,春节不关大局,不关什么农业、工业、商业、学、兵、政、党,过也好,不过也好,我主张集体在北京过一个春节,有什么不好啊?(全场热烈鼓掌)”

1963春节 “还债”

  1963年初,毛泽东向帮他学英语的章含之说:“我还欠了你父亲一笔债没还呢!”章含之是名士章士钊先生的女儿。接着,毛泽东认真地说明了事情的来历。1920年春天,一批青年准备赴法勤工俭学,可旅费没有着落。那时在上海,毛泽东找到了章士钊先生。章先生当即在上海工商界名流中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随后,毛泽东将此笔巨款一部分给了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志,一部分带到湖南开展革命活动。
  这次,毛泽东还要章含之转告她父亲:“从今年春节开始,要还这笔欠了近五十年的债。一年还2000元。十年还完。”毛主席笑着说:“我这是用我的稿费给行老一点生活补助啊。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得了的呢……我要是说明给他补助,他这位老先生的脾气我知道,是不会收的。所以我说是还债。你告诉他,我毛泽东说的,欠的账无论如何要还的。这个钱是从稿费中抽的。”从1963年春节起,毛泽东每逢春节初二这天,总是派秘书给章老送去2000元,直到1972年送满两万元。
    1973年春节过后,毛泽东又提出“现开始还利息。50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是多少。章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就还下去”。
  
1976年春节 最后一个“除夕夜”

1976年的春节,毛泽东在工作人员陪伴下,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此时的毛泽东连吞咽都十分困难了,年夜饭是一勺一勺喂的。他在这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他的最后一次年夜饭。饭后,他们搀扶主席下床,送到客厅,即他那个兼做书房的地方,静静地坐在那里。入夜,从红墙外隐隐约约传来鞭炮声。主席看看日夜陪伴他的工作人员,似乎感到了寂寞和悲凉。忽然,他用低哑的声音向工作人员说:“放点炮仗吧,你们年轻人也该过年。”毛主席的话使工作人员很受感动。他们准备了几挂鞭炮,在屋外噼噼叭叭地放起来,听着这炮竹声,主席那瘦弱、松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陪伴他的人明白,这一丝笑容是为宽慰他身边的人。这也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听到新年的鞭炮声。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是合家团聚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人们只要有条件,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在一起,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过个年。可是,我们的毛老师对自己和党政干部的要求却是:春节不关大局,过也好,不过也好。然而,他对老百姓,对士兵、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过年又是那样上心,那样关心。这些情况,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过去有几个人知道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老师啊,你好象年年春节都是在忙碌国家的事,大家的事,惟独没有自己的春节。

(附:希望网友继续补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