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革新观念,开创水利建设新局面

火烧 2011-03-04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强调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提出革新治水观念,推动全国联网治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农业和国家发展奠定基础。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目睹各地水旱灾害,我从07年起,每年发帖呼吁重视水利建设。大概在08年,不记得是人民网还是新华网,帖后的评论栏里出现:“感谢你的建议!”当时我想可能是某个主管农业的首长(现在我估计是温总理)看到了我的帖子。今年一号文件面世,说明温总理的调查研究早就开始了。为向两会提案,这两天我把这几年的意见简单提炼了一下,想给领导和代表起点参谋作用。我是退休以后学的电脑,打字很慢,为应急需,文字来不及推敲、修改,有错以后再改。  

   

革新观念,创造水利建设新局面  

一、首先必须认识水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认识水,懂得利用水,它是最大的福源;反之,不认识水,忽视水利建设,则会成为最大的灾源,祸源。  

1、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化工,钢铁耗水之多,水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显而易见的。细思之,农、轻、重,没有一个领域水不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没有哪一个领域能够须臾离开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指导上首先总是抓住影响全局的战略问题,新中国建国伊始,荆江分洪,治理淮河,治理黄河,一直到他去世,始终抓住这个牛鼻子没有放,功勳卓著,但事犹未竟,我们应当继续毛主席的未竟之业。  

2、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水不仅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是人类须臾不可分离的、直接的生存资料,西部干旱地区,村民每天几次到几里、十几里外去取水,占去他们大部谋生时间,可见一斑。  

3、重要的、最能循环和持久利用的能源。煤、石油等亿万年才能生成的能源不久就会耗尽,不可再生。只有水被人们利用东归大海后,还会在短期内有自然力量送回来再供人们利用。  

4、最重要的交通基础条件。国际贸易,煤、石油等物资的最大运输量还是靠水运。不仅运量大,而且最节约,最便宜。  

5、水利建设是最基本的基本建设,水利指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幸福指数。水利建设是创造人类生存条件,制约其他一切建设的基础建设,是构成人们幸福感、幸福指数的最基本要素。中央一号文件抓住了经济建设、为民造福的最根本、最关键而又最薄弱的环节,是英明正确之举。  

二、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治水观念。  

1、全国、全地域一盘棋联网治理的观念。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必须突破大禹治水,小生产治水只看到一时一地,一江一河,只能顺其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的落后观念,必须树立全国,全地域安排水资源的储蓄,调节,调济,调度和利用。  

2、提水,改变旧的水只能往低处流的水源观念。红旗渠,汉江南水北调中的提水工程,是人类改变水只能往低处流的自然状况和观念的典范,在那些必须靠提水工程才能解决水源,而且经济上合算的地方应当学习。  

3、蓄洪,视洪水为宝,改变只视洪为害,变害为利的观念。在小生产观念主导的只考虑一时一地水的余缺和排、蓄、利用的条件下,总把洪水视为猛兽,庆幸让它白白跑掉不成灾就是好事。如今生产力和技术发展了,必须改变无力控制洪水的落后状况和落后观念。如果我们观察和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就一地来说,降水在时间上总是不平衡的;就全国来说,不仅不同季节降水不平衡,而且在同一季节各地降水也不平衡。难道这种状况不能改变吗?我们现在春夏抗洪,秋冬抗旱,甲地抗洪,乙地抗旱。很少有人考虑到他们的相互关联。不是洪灾,就是旱灾。这种年年如此,年年不解决问题的状况正是小生产形而上学治水观念导致的结果。这种状况应当有必要而且可能改变。如果我们是唯物的,就应当懂得风调雨顺是少有的,降水的不平衡是必然的、经常的、自然的;如果我们是辨证的,就应当懂得这种不平衡是必然的,但是可以人为改变的。我们不能靠天,但天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抗旱的条件和可能。我们应当而且只能靠人力创造条件来调节这种水的分布不平衡状况。如果我们运用现代生产技术,把一切能留下来的洪水留住,一方面供本地旱季使用,或者供受旱的外地使用。这样,自然的不平衡,就在人为中平衡。这样看,洪水就是集多种资源属性于一身的宝贝,而不是害人的猛兽。我们必须认识,这是我们解决降水不平衡,消灭水旱灾害的唯一途径。  

4、全国、全地域渠道联网,余、缺互済的观念。综观我国多年来的水旱灾害,都是洪、旱互见,交替发生的。由于气候异常,过去水多无旱的云、桂出现严重干旱,过去少水多旱的新疆却出现水灾的新情况。这说明一切地方都须有防范水、旱两种灾害的措施,一切地方都应建设水的余缺调济的渠道。这种设施既为洪区消了水灾,又为旱区消除了旱灾,使洪害变成了洪利,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地、充分地得到利用。如果我们在重庆、湖南、广西、云南等一切省、地之间建有互通有无的水渠,这几年这些省区之间水能互济余缺的话,这几年,这些省区的洪、旱之灾难道不会大为缓解吗?  

5、综合利用观念。水有原料、辅料、饮料、能源、水运载体等多重资源属性,我们应当尽可能地综合利用。例如联网的水渠,很多地方可以与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建设结合、重合起来,上通车,下走水行船,水陆结合。渠道既送水又蓄水,既可灌溉,又可养殖。目前高速公路占地占田,妨害路边交往,与农业是有矛盾的。综合利用,可以节地,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可以缓解这种矛盾。  

6、力争高海拔蓄水的观念。尽量在高海拔地区修塘、筑坝、建库、围湖,把上游一切能留下来的水全部留下来,不浪费一滴水。  

(1)高位蓄水,控制放水,输送、灌溉都可自流,最方便,最节约。目前高山之水白白流到平地成湖,使用价值所剩无几。  

(2)高位蓄水,才能更充分综合利用水的资源属性:势能发电,枯水季节调节航道深浅,有利运输,灌溉、防洪、防旱等各项功能的发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