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官场形象与短板理论

火烧 2010-03-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言论,揭示当前官场形象的崩塌,批评腐败现象和民生问题,探讨短板理论在官场中的体现,反映公众对官员行为的失望与无奈。

官场形象与短板理论  

   

时下官场在老百姓心目中,究竟是个啥形象呢?尽管有人说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可在我看来,这纯粹是忽悠之语。如果官员们真的在乎老百姓的感受,就不会一意孤行,做那么多缺德的事,做那么多“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事;他们在乎的,只是上司的声音和感受,最多还可能包括一些精英的声音和感受。  

既然如此,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该可以算是精英了吧?他们的言论应该具有权威性了吧?那好,我就引用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两条权威性言论,作为本文的分析和评判依据。  

 3月4日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作客人民网。访谈过程中,叶青谈到目前公车滥用的极端例子,令他“目瞪口呆”。  

 3月5日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在痛批官场腐败、卖官等“八大”不正之风时指出:“在某些地方越演越烈,听了以后感觉触目惊心”。  

一个是人大代表的“目瞪口呆”,一个是政协委员的“触目惊心”,这应该是对时下官场形象最简洁、最精练、最直接的评价吧?  

正如前面所述,如果是从我口中说出“目瞪口呆”、 “触目惊心”之类的话,一定不会受到关注,也不会被人们反复引用,最好的情况,不过是网友跟上几个表示支持的帖子,仅此而已。但现在由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说出来了,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国家高层的重视?  

我以为,这种官场形象,更让人们“目瞪口呆”、“触目惊心”的是,前不见古人,后还有来者!  

难道不是吗?如今的官场形象在“三公”挥霍不断飚升、腐败官员如韭丛生、民生艰难未见根本改善的情形下,在遭遇去年的“邓玉娇匕首事件”之后,使之降至冰点;而前不久曝光的烟草局长日记门未息,又爆出文化局长的短信门,更使其雪上加霜。  

说句实在话,面对如此景象,我很痛心,真的很痛心啊;我很失望,真的很失望啊!甚至于想放弃发帖、写博了。因为我的眼睛接近模糊,我的信心接近全失,我的热情接近全冷,我的力量接近全衰。我常常纳闷,邓小平理论“理论”了这么多年,三个代表“代表”了这么多年,科学发展观“科学”了这么多年,却始终“理论”、“代表”、“科学”不了那些胡作非为的官员,官场形象咋就象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呢?想想毛泽东时代,是个什么样的官场形象啊!人民对官员的评价,常见的是“新四军又回来了”。可现在又是怎么说的呢?有人将“干部下乡”称之为“鬼子进村”,还有人甚至将某些披着“三个代表”外衣的官员,讥刺为“情妇代表老婆,烟酒代表工作、跳舞代表奔波”。虽然这些说法不见得很全面、很正确,却也从某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对时下官场形象崩塌的无奈和愤慨。  

特别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官场形象越是不好,偏有人越要为其推波助澜,涂脂抹粉。  

譬如,一年上万亿的“三公”消费,已引起公众普遍反感,而本次“两会”,全国政协却不顾不管,仍为参会的委员配发电脑。面对网民质疑,全国政协的回应就象那鸵鸟的故伎重演。这让人们怎么看待温总理“要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的讲话呢?  

腐败月月出,贪官日日长,且其贪腐金额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淫秽越来越严重,已成官场常态化现象。对此,一些人闭着眼睛,甚至将其瞎掰成什么“腐败不是越反越多,而是力度越来越大”。  

以徒有虚名的GDP论英雄,不惜将中国推到世界“空中楼阁”式的GDP大国。这样的“海市蜃楼”,尽管遭到大多数人的冷嘲热讽和强烈反对,某些人仍死死抱着这只仅满足虚荣、不体现民生的大腿不放,并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一年“三公”加腐败所造成的损失,四倍于十年文革,甚至更大,更严重,可某些人却偏要将其吹嘘成是“盛世”,粉饰成是“中国奇迹”。  

我国领海本已遭到美国和一些周边国家的觑觎和瓜分,激起了国内正义之士的愤慨,国际上也是议论纷纷,可某些人却置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死奉“韬光养晦”一百年不变,甚至于还卑躬屈膝地跑去美国表忠心,与强盗和谐相处,搁置争议,合作开发。  

共和国两个三十年,是非清楚,泾渭分明,某些人却偏要信口雌黄地说成“特别是”。老百姓出大力,流大汗,淌大血,挣到的仅能糊口,没有任何的幸福感,也没有任何的尊严,0.4%的人拥有了国家70%的财富,基尼系数已经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已经拉得十分离奇了,某些统计数据却能使人民“被富裕”、“被增长”、“被尊严”。  

小岗村“一朝越过温饱线,三十年跨不进富裕门”,即便如此,某些人不管不顾,仍将中国千年老路称之为改革壮举,并树为改革典范大吹特吹,而华西村、南街村模式,却被刻意冷却。莫非中国非得全部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小岗村路子?  

某些官员一味地追求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只讲经济效益,根本不顾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意愿和需求,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在万般无奈之下,一些人踏上了漫漫的上访、举报之路。可得到的又是什么呢?不是被指为“精神错乱”,关进精神病院,就是以“诽谤政府罪”为名,遭到跨省追捕,并拘留、关押、判刑。  

某些官员不是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创新,不是在塑造官场新形象上创新,而是在推卸责任上创新,且其创新的能动性越来越强,步伐越来越快。什么“躲猫猫死”、“发烧死”、“做噩梦死”、“递手纸死”、“鞋带上吊死”、“纸币开手铐死”、“喝水死”等等,花样百出,不一而足。这种羞辱民智的“创新”、亵渎党纪国法的“创新”、践踏人的尊严的“创新”、蹂躏人的生命的“创新”屡屡出台,不正折射出官场的非民劣性吗?  

某些官员信仰沦丧,道德败坏,玩娼嫖妓还不能满足,甚至于将那双咸猪手伸向未成年少女、幼童。有的不仅玩弄下属,就是自己的儿媳也要伸出一腿。那名烟草局长韩寒的“香艳”日记,那名文化局长鲁某的肮脏短信,道尽时下官场的丑陋和淫秽!而这类官员即使犯罪被追究,也绝对不是因为性放纵;而且这类性放纵,还不会受到法律惩罚。  

一些贪官纵使贪污受贿几千万,一个亿、两个亿,也能和谐为“死缓”,即便判了刑,坐了牢,也能得到女人般温馨的微笑,也能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能得到令人咋舌的宽待。陈良宇可以不穿牢衣,可以观花赏月,每天的生活费超过200元;张海英可以在狱中品味按摩的舒适;张二江可以借书还魂;禇之田可以在监外四处自由走动,尽情地享受保护网、关系网中“腐败利益联盟”的公费款待。  

温总理那句“让人民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话,尽管感动了无数的平民百姓,却始终无法捂热某些官员那颗冰冷的心。3月3日,湖北武汉黄陂农妇因阻止强制拆迁,在官员和人民警察的眼皮底下被残忍活埋。事件发生后,当地官员或是以不知情为由搪塞,或是称该农妇“是自己摔下沟,活埋只是意外”,或是在网上发布消息称“意外受伤,被救起后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边温总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讲话还腾着热气,那边就发生了湖北李省长“创造条件”不让《京华时报》记者说真话的冷酷事件。难怪有网友发帖说,你就是装,也要装他几天呀,这也太不给温总理面子了。我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据今天的凤凰网报道,他在回应已经引起网民广泛关注的“录音笔事件”时,对采访的新快报记者说了一句颇为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我觉得不用在网络这个层面再做什么”。一看到这话,我顿时就联想、品味出和2007年陕西绥德那名宣传部长“记者不报道大好形势光添乱”、“ 网上一些人是在胡说八道”、“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阿,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言论,是何其的相似乃尔啊!莫非你李大省长也忌讳、害怕网络?那你提出的那个新闻媒体“三光论”是不是说着玩的?是不是忽悠咱老百姓的?李省长如此的言论,不知道是否会让叶青“目瞪口呆”?是否会让张维庆“触目惊心”?反正我已经是寒入骨髓了!  

尤其令人无法理喻的是,被人们称为“惩腐利器”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法律,在经过长达3倍于8年抗战的“艰苦”研究、论证和“大力积极推进”后,尽管人们是千呼万唤,终因“时机还不成熟”,成了那位躲在床下“不出来就是不出来”的“男子汉大丈夫”。有人为此写了一首这样的诗:“桃月可响雷?时机不成熟。三八又如何?我是大丈夫!且寻杯中乐,牧童苦迷路。漫道杏花香,灯在栅栏处。”  

……  

哎!打住吧。类似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随手可以抓出一大把。说者纵然是心如刀绞,读者特别是某些官员不见得会脸红肉跳,更不见得会称心如意,还是不多说的为好。祸从口出啊!万一某天我也被栽上“恶意评论”、“涉嫌诽谤”的罪名,遭到跨省追捕,那可就惨了。  

然而,生性固执、直率的我,尽管也心存害怕之意,但还是改不了“吃屎”的毛病,因为不吐不快、不写不爽、不说不安啊!不过,我在这里,为求安全,讲了一点策略,把说变成了问。这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呵呵!  

我就问为官者一声,这样的官场形象,到底是好还是坏?到底是美还是丑?到底是净还是脏?老百姓是伸出拇指,还是嗤之以鼻?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那个著名的“短板理论”。  

“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它是这样叙述的: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在我看来,“短板理论”不仅适用于科技分析,同样也适用于社会评判。它告诉我们,当把官场也看成是木桶的话,决定官场形象高低的,是官员的言行。当官员只热衷于个人的私欲和名利,假、大、空大行其道,权、钱、色泛滥成灾的时候,官场的整体形象就因此大大降低;特别是当这种现象在“坚决打击”、“决不留情”、“从严惩处”、“水火不容”等语境之下,仍呈现出常态化趋势时,官场形象更是一落千丈。俗话中的“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就是“短板理论”的另类解说和演绎。  

目前的官场形象,不仅被人们锁定在叶青的“目瞪口呆”、张维庆的“触目惊心”这类“短板”上,也锁定在类似于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原广东政协主席陈绍基、原深圳市长许宗衡、原北京海淀区区长周良洛、原重庆司法局长文强以及来宾烟草局长韩寒、漯河文化局长鲁某等“短板”书记、“短板”院长、“短板”主席、“短板”市长、“短板”区长、“短板”局长身上!  

“短板理论”同时还告诉我们,要想改变时下这种令人憎恨的官场形象,国家高层必须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精力,用最狠的手段,全面而彻底地整治官场作风,并坚决地、毫不留情地将那些害群之“短板”从公务员队伍中清除出去,并同时率先带头,真正地以身作则,而不是以“声”作则。  

常言说得好,纠枉必须过正。现在已经到了“纠枉过正”的时候了。在整治官场形象这个问题上,再也不能“轻风细雨”求和谐,“以人为本”讲稳定!如果那样,真的是一相情愿,真的会适得其反。前苏联分裂和灭亡的悲剧,说不定就会在明天的中国上演。大家总不希望出现这种后果吧?  

这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话虽然说得有点难听,但没有任何的恶意,也没有任何的贬损。逆耳的是忠言,苦口的是良药。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我还是希望共产党能长久地执政,社会主义能长久地发展,只有那些成天瞎掰什么“盛世”、什么“太平”、什么“奇迹”、什么“绝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人,才是真正地不怀好意,才是畜意地落井下石。我衷心地期待这次的“两会”以后,“官场形象”能从去除官场上的“短板”开始,使官场之“桶”最大限度地注入民生之“水”!倘能这样,中国就真的有希望了,就真的有前途了,人民就真的有幸福感、有尊严了。  

话说多了是闲言,我们还是静静地、耐心地拭目以待吧!  

   

   

敬           告  

因强国网变更域名,由此而给各位网友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期待着大家一如既往地给强国网以关注和支持。谢谢!  

新的强国网网址为:http://www.chnweb.net/
新的强国心声论坛网址为:http://bbs.chnweb.net/cn/
新的强国博文网址为:http://blog.chnweb.net/home/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