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者的狰狞--龙应台公然为侵略者张目
但是是否真的如博爱者所说的那样,他们对人类对生命都是那样平等的看待?他们真的超越了阶级,国家,善恶的立场了吗?龙应台的一本新书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
龙应台一付温柔善良的模样,看上去确有几分博爱的感觉,听她说的话似乎也是博爱的,因为在她书中确是这样说的,在她看来,中日战争即我们所说的抗日战争中,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因为每一个死去的人都有亲人,每一个伤兵都会同样的痛苦,因此并无区别,是一样需要关怀的,并且为长春围困中的死亡百姓,被历史遗忘而感到愤怒,并且以南京大屠杀作对比,以为南京大屠杀几十年来被人反复提起是不正常的,而长春战役则应该被定义为更恶于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看上来真是一付博爱的样子,我想三岛倭奴看到龙应台一定是感觉非常之亲切的,但是再我们中国的百姓看来,那个漂亮的脸蛋上却透着阴冷的杀气和狰狞。
龙应台果真超越了善恶的界限吗?没有!一点也没有!她真正想说,想做的不过是把侵略者从被告席上请下来,把抗日的英雄从原告席位拉下来,然后让两者站到了一起,并告诉我们说并不存在什么侵略的罪恶,也没有民族救亡的壮烈,有的只不过是暴力的实施,以及受害而已,不仅如此,龙应台把家园被毁,亲人被蹂躏的中国人和狂热的支持战争,并享受掠夺红利的日本百姓拉刮了一起说,他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都为战争付出了失去亲人,损失财产的代价,所以他们是一样的都是受害者,并无区别。
经过龙应台在博爱名义下的一番偷梁换柱的戏法,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已经变成了这样的一幅情景,万恶的侵略者的罪行被变没了,成了一个伤残的模样,而那些为了反抗侵略而赴汤蹈火的英烈也被抹去了悲壮的色彩,留下来的同样是一付伤残的模样,并且看上去与他们的敌人并无两样,同样,日本国民狂热支持战争,主动参与战争与战争的罪恶被掩盖,剩下了失去亲人和损失财产的痛苦,而被彻底洗劫,残酷屠杀的中国百姓的无奈也被掩盖,剩下的同样是一幅失去亲人损失财产的痛苦,到这个时候龙应台的戏法就变出结果了,那就是根本没有什么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被奴役,掠夺与被掠夺,迫害与被迫害,屠杀与被屠杀,强奸与被强奸,主动的进攻与被动的应战,施暴者的残酷与反抗者的壮烈,一切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有的只是生命个体的伤痛而已。
如此一来龙应台就成功的抹杀了反抗者的正义性,和侵略者的邪恶性,为侵略者洗脱了罪责,救亡图存的一切价值都同样被抹掉了,在这一增一减之间我们清楚的看到龙应台的屁股是坐在侵略者,施暴者,掠夺者的板凳上的,而在博爱旗号下偷运的只不过是为侵略者开罪的辩护词,是对被侵略民族苦难本质的无视,是对民族伤痛的再一次伤害。
我们要告诉龙应台的是,既然如此,那面博爱的招牌还是收起来为好,你那副倭奴奴仆的嘴脸我们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既然存心做婊子,就不要多余立牌坊。从博爱的角度说,诚实才是美德,更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