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茅于轼的文章被经典、被教材的社会背景
试谈茅于轼的文章被经典、被教材的社会背景
茅于轼是何许人物?他不仅非常荣耀的自称是货真价实的极右分子,并且还是由美国人训养的一条走狗,他的“天则研究所”就是美国人出钱让他在北京办的。这些已经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所熟知了的。但还有人民群众极切想了解的:
①茅于轼究竟为什么能够在当代中国大红大紫?
②“天则研究所”究竟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天则” ?“天则”会比皇帝的圣旨还管用吗?
人们只有在了解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才能对茅于轼是何许人物更清楚些。通过茅于轼如下两篇文章被经典、被教材,不光有助于人们对茅于轼的了解,更有助于了解茅于轼的文章被经典、被教材的社会背景。
茅于轼在其《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一文中说:【……我国是一个特别讲究立场的国家。立场错了一切都错。谁敢犯立场性的错误去为富人说话呢?所以大都站在保险的立场上为穷人说话。】【中国改革三十年,财富的创造增加了十倍之多。这主要是企业家的功劳。人们常说,工人农民创造财富。这固然不错,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家创造财富。改革之前也有工人农民,为什么财富那么少?现在就多了一个企业家,财富就蓬蓬勃勃地创造出来了。因为是企业家把劳动、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以最有效的方法组合起来,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社会最需要的产品。这种组合要素的任务是企业家完成的,不是工人农民或知识分子所能完成的。】
这里所列举的茅于轼的第一段话,显然是反对共产党人站在工农群众的立场上去代表工农群众利益的。这里所列举的茅于轼的第二段话,显然是反对共产党人“是劳动创造了世界”“一切归劳动者所有”这种观点的。
然而,奇怪的是,茅于轼的这篇文章竟然在《经典杂文》2007年10期(下)发表了。
于是,当时我就想:今后的共产党人,恐怕就很难再坚持工农群众的立场去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了。由于这个原因,今后,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恐怕就又要被少数人想方设法的剥夺了。
很不幸的是,我当时被某些人认为很“极左”的这些想法,竟然被后来不少人常说的“生不起、养不起、学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给证实了。
据此,茅于轼究竟有没有在当代中国大红大紫?“天则研究所”究竟是干什么的?茅于轼的 “天则”是不是比皇帝的圣旨还管用?人们似乎就会明白一点了。
茅于轼在他的《市场经济中新的伦理与法治》一文中这样说:【朝市场经济发展的改革,十年以前还是很有争议的,现在应该说是越来越一致了……而这场改革的基本推动力,正是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从世界范围内看,市场经济成长的二三百年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在此期间人们生活的提高超过了过去人类历史上几千年的成就.这一成就同样是来源于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而不是对什么主义的信念。】
这里,对茅于轼的这段忽悠,人们应该澄清的是:
①朝市场经济发展的改革,不光十年以前是很有争议的,现在,就更是很有争议的了。并不是像茅于轼所说的【越来越一致了】。这是因为:人民群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其根源就是私有化和市场经济。
②【而这场改革的基本推动力,正是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茅于轼的这句话,实在是对这场改革开放的画龙点睛。这是因为:人们无论是从茅于轼的这句话中,还是从难以尽述的事实中,都看清楚了【这场改革的基本推动力】——私欲的最大化,在资源方面空前的掠夺所造成的环境毁灭,以及对子孙后代灭绝人性的伤害;在生活用品方面,无孔不入的有毒食品正在威胁着人民大众的生命;在政治思想方面,把无私奉献的为人民服务改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并进而告别革命、远离共产主义。
③【市场经济成长的二三百年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在此期间人们生活的提高超过了过去人类历史上几千年的成就】,茅于轼的这句话是在赤裸裸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鱼目混珠!试问,倘若没有科学技术的飞跃,世界面貌、人们生活何来大幅度改变?
④人类社会近万年的历史告诉人们的恰恰是:私欲泛滥必然毁灭社会,而良好的信仰(主义)必然是促进社会的原动力。纵观全世界一百多年的历史,正是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风潮,才迫使全世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连头号帝国主义的美国,也不得不在法律方面加大事实上的“为人民服务”的进度。难道这不是事实吗?难道当今的美国也像特色中国这样,疯狂地纵容人们的私欲吗?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茅于轼这篇旨在纵容人们的私欲、诋毁共产主义的文章,却被广东省强令当作高中学生的必修教材了。试想,如此一来,青年学生们还敢再向往一心为公共产主义吗?(请注意:连佛教都在主张禁止人们的私欲,更何况目前仍然还是共产党的领导呢?)
据此,茅于轼究竟有没有在当代中国大红大紫?“天则研究所”究竟是干什么的?茅于轼的 “天则”是不是比皇帝的圣旨还管用?人们似乎就会更进一步明白了。
通过对茅于轼上面这两篇文章分别被经典、被教材的分析,再联想一下近些年来官方和民间,在茅于轼现象上所存在的巨大分歧:近些年来,一些官方单位,以及一些具有官方背景单位,持续不断地邀请茅于轼去作学术报告,而不少人民群众,却纷纷自发、自费前往对茅于轼的这种所谓学术报告,进行围追堵截式的抵制,甚至是不远千里的对其进行追踪,更有数以万计的网民,以自发联名的方式,向有关单位状告茅于轼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罪行。这是不是在茅于轼现象上的官民巨大分歧?
倘若再联系共产党内著名人士贺卫方、袁腾飞之流,对共产党的公然攻击和谩骂,人们不禁要问:这特色是不是有点乱套了?公然以货真价实的右派分子而耀武扬威茅于轼,他的这两篇文章为什么竟然会被经典、被教材,甚至被金科玉律?贺卫方、袁腾飞之流在如此猖狂之后,为什么竟然还会被继续留在共产党内?这里面难道没有更深的社会背景吗?
答曰:其社会背景自然是很复杂的,但其更深的社会背景,我觉得恐怕与这两件事是不无关系的:
①《报刊文摘》第2735期、2009年10月23日周末版《欧福钦:遍访中国三代领导人》一文中,有着这样的报道:【戈尔巴乔夫于1989年5月访华】,【邓小平为这次会晤确定了主题──“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
②读过辛子陵《必须大规模让利于民才能继续保持执政党地位》一文的人们,自然都知道辛子陵所说的“邓某人要为共产党改变名称”这件事情。
至于我这种感觉究竟对不对?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感觉,这实在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这两件事情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影响?造成了什么样的社会后果?难道茅于轼这两篇文章被经典、被教材、被金科玉律,真的就与这两件事情没有关系吗?难道贺卫方、袁腾飞之流在如此猖狂之后,竟然还会被继续留在共产党内,真的就与这两件事情没有关系吗?
至此,我更想说的一句话是:历史啊!该给【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这句话下定语了吧?
秦川牛
2015-9-12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