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什么学派经典著作之一 儒家学派经典著作《论语》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与影响?
儒家学派经典著作《论语》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与影响?

《论语》所表现的思想,特别是它所总结的一套政教伦理原则,比道、墨、名、法诸家更系统完整,更适合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因而在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期被用为治国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态,都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宋代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可见其思想是如何得丰富和深刻。
孔子,过去被尊称为至圣。历代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其学说中可以被他利用的因素,作为进行统治的理论根据,因而他的著作一《论语》也就曰益被视为神圣的经典。《论语》在东西汉时期,曾一度置博士,定为专门之学,由博士传授。魏末,何#撰《论语集释》,至梁皇侃为之作疏;至唐,《隋书,经籍志》将《论语》列入经类。南宋以后,《论语》的地位则登峰造极。南宋的朱熹,将《论语》与《孟子》、《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合并为《四书》。作为学童必读的教材和士人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至此,《论语》不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而且成为中国所有古籍中影响最大、最深、最广的书了。
自然,《论语》在我国历史上也曾遭受摧残和诋毁。在秦始皇统治时此书与其他儒家经典(《周易》除外)一起遭焚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打倒孔家店口号的提出,《论语》被片面地否定。在1974年,掀起的所谓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运动中,也被诋毁为万恶之源。
但由于它本身蕴含着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思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在社会上受到重视。如为政以德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强调为政必须关心人民。又如《论语》中提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学命题,其中的人道主义因素,抛开其历史背景,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可资借鉴。
此外,《论语》在文学教育方面,留下了许多名言,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至今仍为人们所称引。同时,《论语》本身语言精炼,形象,是古代散文的典范。这一点,也是它们长期流传,长期被人们所推崇的原因之一。
《论语》在国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朝鲜、日本,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教育直到风俗习惯、社会风貌也深深打上了孔子思想的烙印。有的学者把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朝、日、越等国划在一起,统称为中国文化圈。
公元285年,朝鲜百济王子派遣王仁渡海向日本王子献《论语》和《千字文》。由此可知公元285年以前,《论语》已传入百济。在此时间不久,日本便出现了最早的学校一一学问所,专门向王子、大臣们传授儒家经典。
在欧美,《论语》也传入较早。公元1687年,在巴黎便出版了用拉丁文翻译的《论语》(《大学》《中庸》也被翻译出版。
当今孔子和《论语》在国外更加盛行。如日本长崎市于1893年修建的孔子庙的西廊大理石上所刻全部《论语》,现在还保存完整,供人观赏。在新加坡,政府按照孔子的伦理思想,制定并实施了伦理教育计划,规定以《论语》作为中小学伦理教育的教材。国人经常举办文明礼貌活动,《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这项运动的指导思想。
3xm中文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