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母亲--一个农村妇女的一生

火烧 2009-04-21 00:00:00 三农关注 1029
一位农村妇女用一生诠释奉献与坚韧,从逃荒到成家,从劳作到病重,始终不离不弃,支撑家庭与子女,展现中国母亲的伟大精神。

母亲 一个农村妇女的一生  

家母熊爱琴,小名桂花。2009.4.13日晚十一时,因脑溢血二次发作,抢救无效辞世,卒年65岁。  

我母农历45年6月21日生于河南唐河县,随外祖父外祖母逃荒来陕,落户三原县高渠汤官寨八队。大队文工团成员,63年与家父成婚。纺线,织布,锅上,地里活样样在行,心灵手巧,见啥会啥,挂面,蒸虎銮馍。给乡亲压面,不管老幼,压面多少,热情周到,不辞辛苦。95年到02年八年卖豆腐,深得沿途乡亲的喜爱,被沿途的小孩亲切的称为“豆腐婆”。  

02年积劳成疾,落下半身不遂,之后母亲拖着病体,洗衣做饭,扫地,坚持锻炼身体,帮助儿子盖好新房,装修完毕,直到最后离世。  

母亲在娘家是长女,外公去世早,母亲协助外婆给四个舅舅成家立业,病后安葬了外祖母和大舅。  

母亲在婆家是大嫂,协助祖父祖母,出嫁六个姑姑,安家三个叔父,将四个子女供养成人。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年已40没有成家的我。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自力更生自强不惜的一生,是无私奉献与人为善的要强的一生,不等不靠不要不坑不蒙不拐不骗,从来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仅仅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抗争自己和儿女的命运。把自己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自己的儿女和家庭,以及周围的人,从来不贪图一点恩惠和享受。  

正是千百万计的中国农村妇女,中国的母亲们的这种精神,化为无比柔韧的生命力,支撑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兴旺发达,走向繁荣,走向辉煌!  

对联 :  

想着儿 想着女想着家里  

忘了病 忘了痛忘了自己  

横批: 奉献一生  

答谢山友寄托哀思家母去世追思会  

时间:2009.4.23 周四晚7:00  

地点;外语大学老校区红楼餐厅  

参会人员:  

1 所有吊唁送埋母亲的朋友  

2 愿意对这样的母亲表达敬意的网友山友  

3 金牌民工所有打过交道的愿意去的朋友  

家母 去世安葬经过  

1、 2009.4.13下午7点20,我接到姐夫的电话,称母亲病重,已经送到高陵县医院,要我回去。  

2、不到7:30我从北大街乘车两站革命公园下车到市体育场,蓝田,阎良的公交车都有,就是没有高陵的,我等到8点,不得不乘摩的5元到方新村北,准备乘318路到车城后再想办法。318没有了,再乘坐摩的3元到可以拼坐地方,拼坐到车城,一人15元。车上说好共50元送到高陵县医院,到车城又换车,稍回高陵。前车司机坐收15元渔利。  

3  9:20到医院住院部三楼,大哥蹲坐在门口,我冲进病房,母亲插着氧气,导尿管,心电图仪器表,显示着母亲的呼吸和心跳,就像睡着一样。各种指示很正常。看过病危通知单,我也没有足够重视,我想着明天母亲就能恢复能够和我说话。我感觉母亲虽然有病,再活3、5年不成问题,可是医生要求全部留在床边。妹子带来了馍菜姊妹几个都吃了些。  

4 离世瞬间  

11时医生建议给母亲翻身,防止一方身体被压坏,翻身后母亲出现呼吸困难呛咳,我用力拍打母亲的后背,仍不能缓解,仪器显示心跳骤停,医生胸外按压,我给母亲人工呼吸,却感觉到气道堵塞,无法吹进胸腔,我把手指伸进母亲的口内,想要拉伸母亲的舌头打开气道,不能成功。护士用吸痰器也没抽出多少东西。  

在母亲离去的那一瞬间,只看到我妈的脸一阵紫胀潮红,旋即又像退潮的洪水恢复平静和安详。  

后来了解病情的我才明白和感到,那是二次大脑溢血,无情的淹没了母亲的意识,母亲的心脏依然在顽强的跳动执着地工作,潜意识中在等待这个傻瓜一样不懂事的至今没有结婚自己放心不下的儿子来到身边,来咽下这人生征途的最后一口气。  

我拉着母亲磨满老茧的手,听取姐夫的安排,做出最后的决定停止药物注射急救,就让母亲这样走吧!  

姐姐妹妹去购置老衣,姐夫联系急救车,妈妈回家。电话通知家里和舅家姨家。公家的120急救车要了150元的挂红费。  

晚上确定报丧名单,购买棺木,礼请总管执事,联系挖墓坑。通过父亲介绍,母亲早上还在村里走动,下午打吊针到第三瓶快完的时候,病情出现。我本想追查是药物或者医疗的操作问题,考虑到这位医生桃李村的安民口碑好,经常给祖母母亲看病,我也去过他的家里,况且又是基督徒,所以就放弃了,这是上帝的安排,这是母亲的命,通过咨询也符合脑溢血的发病机理病理,真诚的基督徒是不会害人的,医生的判断也是准确的。  

母亲生前没有一张可用的照片,我就来西安,几年前我回家照了几张照片存在电脑里,我拷到优盘里,来到照相馆,但是要到明天才能冲印。我想起夏天的风山友,她说过可以去他那里打印照片。我就到了测绘路,很快就打印了四张,并安排部下骑电动车把我送到装裱的地方。张姐的员工和张姐热情又尽心尽力。装裱镜框,加急的老板也没有多收钱,家里老人没了,不能趁人之危,老板明理,多谢锁子装裱店。  

通知了几个朋友,赶在318收车之前上车,车到站时侄子已经等着。我把办事的钱4100元交给管事的。晚上我就睡在棺材里,要去的那个地方比较阴冷,就让儿子用体温温暖一下母亲将要永久居住的地方。  

躺在棺材里泪水溢满我的眼眶,半个月前3.30回到家里,面对着买的一点东西母亲说:“我娃给妈买了这么多东西,妈都不能给我娃做一点好吃的。”临走的时候我给了母亲200元钱,母亲又再次问起我的婚事,我实在无法面对母亲焦灼充满期待留恋遗憾自责又无奈的眼神,违心的说道:“好着哩!”逃离了母亲的视野,母亲早已把一袋石子馍装在我的背包里。没有想到这就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母亲活着的最后一面。  

我怎么能忘记,母亲曾经为了子女上学,自己泥里来,雨里去,到了冬季脸上冻得青一块紫一块。  

我怎么能忘记,去年收秋我回到家田地里,母亲拖着半身不遂的身体,艰难的爬卧在地上,从砍倒的玉米杆上掰玉米棒。我责怪她不该来地里。母亲却笑着说:“你爸一个人在地里,我来做个伴,掰玉米是数目字活,掰一个就少一个。”  

几十年前在老厨房里,母亲想起外祖父去世的事情,说道外祖父安葬的时候,没有给外祖父箍墓,就把棺木直接下到墓坑里,填塞玉米杆壅土埋掉了,母亲后悔的伤心的泪水不住的流。外公外祖母拉扯姊妹六人,辛苦一辈子,作为长女就是借钱也应该给外公用砖箍个墓。安葬外祖父时我不懂事,刚好有记忆能力,也是亲眼所见。  

我们不能重蹈这个路,选择了一个质量较好的2300的松木棺材,母亲一辈子勤劳节俭,应该用好些的棺材。  

淳朴的民风  

第二天下午,我哥去看墓地帮忙箍墓的人。坟地的活比较劳累,我掏出微不足道的一些钱,想表示一下谢意。可是年老的年少的没有一个人接受。说村里帮忙没有这个规矩,不能开这个先例。我想也对,咱掏一点钱事小,坏了村里规矩事大。最后采纳买一些水果大家吃了的建议。  

晚上,招魂引灵,迎饭,扫墓,奠酒。第二天早上5点多开始由子女亲友入殓,母亲一辈子没有做过亏良心的事情,我揭开手帕,再看母亲一眼,母亲很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天狼帮忙拍下了母亲的遗容。  

有人说几天前抬母亲入冰馆时闻到母亲身上有异味,大家作证,入殓的时候都没有嗅到一点点。作为儿子决不能容忍任何人,污蔑母亲。谁侮辱亵渎我的母亲,谁就是亵渎我心中的圣灵。  

母亲下葬后,妹妹和姐姐久久不肯离去,是母亲牺牲奉献了自己,把两个女儿供给成光荣的人民教师。  

这时我的学生自由乔丹最后一个匆匆赶到这里。  

   

因为家母去世匆忙突然来不及告诉各位山友网友,所以特在网上发帖表达哀思。  

我衷心感谢各位山友网友,如果不是大家登山,我恐怕拿不出,葬埋母亲的钱,就是有对父母好的心,也没有那个经济能力。感谢以诺,感谢户外,让我找到一个不被拖欠工资的工作。  

不收钱,不收礼,只求对母亲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表达一丝敬意。  

决定去的跟帖或者电话报名:87762379  15934855183  

该纪念贴同时发布在  

西安老子文化网  

国魂毛泽东个人博客  

口口空间  

古城论坛 华商论坛 乌有之乡 毛泽东旗帜网强国社区等我经常发帖的网站。  


http://blog.sina.com.cn/guohunmaozedong 家人家母图片
http://www.yiletaiji.com/
老子文化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