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毛泽东学英语
感悟毛泽东学英语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是杰出的诗人、哲学家、书法家,同时是一代超一流的语言大师。就连胡适都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大陆,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数毛泽东!毛泽东嗜书如命,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几乎读遍了古今中外所有的好书,甚至一切书他都读,并且活学活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读书精神常人无法企及,毛泽东学英语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早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就学过英语,虽然学得并不好,但学英语一直是他最感兴趣的读书内容之一。投身革命之后,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和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使毛泽东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英语,但一有机会他还是要像婴儿般牙牙学语地朗读英文书。1929年10月下旬,毛泽东被排挤出军事领导岗位,转往闽西一个村子里养病。据当时与毛泽东隔窗而住的曾志回忆:“主席不知从哪里弄来两本初中英文(第二册和第三册),有时就坐在窗前大声地念英文,他读音不准,又夹带很重的湖南腔,念起来十分可笑(我在教会学校学过一点英文,所以知道英语该怎么个读法),他在那边愈是认真地读,我在这边愈是笑得厉害,可是主席并不介意,依然旁若无人般地在那里念他的湖南英语。”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特别是中央机关进驻延安之后,环境相对安定下来,陆续有西方记者来访,这给毛泽东提供了重新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第二次访问延安,把他写的《西行漫记》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当即回了一张便条,上面只有一句话:“三块肉喂你马吃”。斯诺一头雾水,在这句话的下面打了一个问号。过了一会儿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英语“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的中文音译。斯诺不禁被毛泽东的幽默逗得大笑起来。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有极大的兴趣自学英语。然而,毕竟生活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的英语学习也仅仅停留在入门阶段。随着全国解放,特别是毛泽东把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确定之后,便正式开始拜师学习英语。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毛泽东的主要英 文 老师前有林克,后有章含之。
据林克回忆:“我于1954年秋到毛泽东办公室担任他的国际问题秘书,前后有12个春秋。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秘书工作外,大部分时间是帮助他学习英语。从那以后,多年过去了,但毛泽东学习英语的生动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毛泽东那时熟悉的单词和短语还不很多,我们先从阅读英文版的《人民中国》、《北京周报》杂志,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和英文参考的新闻、通讯、时事评论和政论文章入手,以后逐步学习《矛盾论》、《实践论》、《莫斯科会议宣言》的英译本。”“《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0年出版以后,毛泽东特地给我写了一封信,要求阅读这一卷的英译本。他的信是这样写的:‘林克同志:选集第四卷英译本,请询问是否已经译好?如译好,请即索取两本,一本给你,另一本交我,为盼!’……毛泽东还读过一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译本,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一些讨论形式逻辑文章的英译本。在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英译本时,毛泽东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因为这些经典著作英译本的文字比一般政论文章的英文要艰深些,生字也多些。但是,毛泽东不畏困难。1959年1月,一位外宾问他学习英文情况时,他说:在一字一字地学。若问我问题,我勉强答得上几个字。我要订五年计划,再学五年英文,那时可以看点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现在学了一半,看书不容易,好像走路一样,到处碰石头,很麻烦。他对我也说过,他‘决心学习,至死方休’。他还诙谐地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据章含之回忆:1963年12月26日,主席办了一次家宴。毛主席突然从大厅尽头的沙发里朝我说:“含之同志已经当老师了?你教英语多少时间了?”谈话中,毛主席对我说:“ 章 老师,你愿不愿意当我的老师啊?我跟你学英语。”于是,从1964年元旦过后的那个星期日,我到主席那里开始教他英语。他和我讨论英语的词汇兴致勃勃,总能从他那日理万机的繁忙国事中超脱出来。他自己选定的教材是当时发表的批判修正主义的“九评”文章的英译本。这些文章当然都曾经过他的审定,因而他对内容十分熟悉,不必解释。他要我做的仅仅是告诉他那些政治词汇的中英对照,英语发音以及某些句子的语法结构。每次学英语也不过一个多小时,尽管如此,毛主席却对每一个语文现象都十分认真。记得有一次他问我英语的组词规律。我讲到英语的词根,前缀和后缀,动词、名词的转换以及肯定与否定词义的变换。毛主席听得非常认真。他说:“这个英语还蛮科学的。修正主义这个词从动词‘修正’过来,加上‘ist’就变成人,修正主义者。这个很好记,比汉语有规律。”毛主席对发音也很认真。他的浓重的湖南口音自然不可能标准地读出英语字,但他却一丝不苟地把“L”和“N”这个湖南、湖北人一般分不清的辅音分辨得很清楚。
毛泽东说过:“为什么语言要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从有限的关于毛泽东学英语的记载看,他的学习特点是“五多”。一是多读,二是多念,三是多听,四是多写,五是多背。学英语离不开字典。毛泽东身边经常放着两部字典,一部英汉字典,一部汉英字典,备他经常查阅。每次到外地视察工作,毛泽东都要带上英语字典。一有空闲,他就查看字典上的音标和注解。自1961年到1964年,毛泽东多次读过关于英语的各种辞典和工具书。由于他的湖南口音很重,许多英语单词发音不准确。他就让老师领读,他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地跟着读。有时,毛泽东自己再练习几遍,请老师听他的发音是否合乎标准,并让老师纠正他发音不准的地方,以便他掌握发音要领。遇有生疏的单词或短语,在老师领读、解释字义和解释语法结构之后,毛泽东便用削得很尖的铅笔,在单词上注明音标,并在书页空白的地方,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注明每个单词和短语多种不同的字义。在《共产党宣言》和《矛盾论》英译本上,毛泽东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作了详细的注。直到晚年,每当他重读一遍时,就补注一次。毛泽东学英语,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他常常说:“要让学习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毛泽东学习英语兴致最高的时候。无论在中南海办公室,还是外出视察,无论在会见外宾的间隙,还是在火车上、轮船上,他随时随地挤时间学习英语。毛泽东经常在入睡之前,在刚刚起床,在饭前饭后,在爬山、散步中间休息时,在游泳之后晒太阳时,兴致勃勃地学习英语。周恩来的英语基础比毛泽东好,他发音准确,但总理却说:“毛主席所知道的英语单词比我多得多呢。”
感悟毛泽东学英语,至少可以给人们两点深刻的启示。
首先,毛泽东学英语,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全球化的伟大目标。毛泽东认为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他历来重视中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并主张把学习本国语言和学习外国语言结合起来。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毛泽东特别重视英语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提倡干部学习英语。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毛泽东建议在自愿的原则下,中央和省市的负责同志学一种外国语,争取在5年到10年内达到中等程度。1959年庐山会议初期,他重申了这一建议。在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还提倡60岁以下的同志要学习英语。毛泽东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认定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人类社会的未来必定属于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这是一个相当漫长和艰难曲折的过程。要想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了解、认识和研究资本主义,一方面学习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自私、贪婪、投机、惟利是图、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与资本主义社会打交道,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在毛泽东看来,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资本主义世界,以利于更加智慧地学习资本主义一切好的东西,并且与资本主义的本性作不妥协的斗争,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伟大理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毛泽东在与来访的外宾谈话时,不时说几句英语。一次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女婿时,毛泽东说:“我们这里有阶级斗争,Class struggle!”一次会见美国领导人,当这位领导人问起毛泽东学习英语的情况时,毛主席幽默地回答:我只会几个单词,比如:“paper—tiger”,也就是纸老虎。他在用这个英文单词看似开玩笑实则有意识地批判帝国主义的本质,既与美国合作,又与美国斗争,一切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毛主席批评的美国领导人,还对主席的幽默艺术赞叹不已。这就是毛主席的大智慧。单单从毛泽东学英语这件事看,足以证明他的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具世界眼光、国际思维和全球意识的无与伦比的卓越领导人。
其次,毛泽东学英语,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读书学习的光辉典范,他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伟大楷模。今日中国的学习条件,比起毛泽东时代来不知要好过多少倍!但是,我党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精神却根本无法与那个时代相提并论。中国已经搞了最坏的资本主义,一些党政官员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升官发财是他们的“第一要务”。有的党政干部每时每刻想的都是自己如何升更大的官,发更大的财,他们的一切活动无一不是紧紧地围绕这个中心,哪有心思去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呢!许多官员连红头文件都懒得看,更不用说自学英语了。当今中国,博士官员多如牛毛,但真正精通英文的又有几人?中共中央早已作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决定,但全党全国的学习风气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不读书,不学习,照样可以升官发财,人们何必下苦功读书学习?只要思想上政治上的错误路线不改变,不仅科学发展观难以落实,而且建设学习型政党也肯定是一句空话。作为普通公民和普通党员,我们根本无法改变路线,但我们却完全可以改变自己,至少可以学习毛主席的读书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毛主席早在延安时期就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高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同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有人以为,读书学习是一个人的毅力问题,毛主席说:“不是毅力,而是兴趣。因为有了兴趣,人就不会感到累了。咬着牙看书,你那个毅力再大,也还是看不下去的。有了兴趣,越看越有味道,还会越看越轻松,像休息一样。”倘若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能够像毛主席那样读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弄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同时学习毛主席大公无私的人格境界,我们这个党还是大有希望的。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党中央是否可以作一个全党全国向毛主席那样读书学习的决定呢?
老子云:“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事物发展的极端,必然要向它的相反方向转变。人类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危机、能源资源危机、战争与安全危机等问题,惟利是图的资本主义肯定是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必将是社会主义全球化。中国社会的腐败黑暗,权贵资产阶级的得势,亦将是暂时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作恶多端的党内资产阶级和妄图让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们的彻底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是迟早的事情!为了早日看到那一天,让我们像毛泽东学英语那样潜心读书学习吧!
2010、2、22、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