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什么是理性,什么是不理性

火烧 2011-02-2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理性看待社会公正与贫富差距,分析基尼系数与财富分配不均问题,讨论社会稳定与动乱的关系,强调理性应对社会不公的重要性。


  有资料说,我国的私有制经济已占整个国民经济的80﹪以上。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7(甚至有人认为更高),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超出了社会容忍的“红线”。我国的两极分化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中国的千万富豪人数已达87.5万人,相比2008年增长6.1%。其中,亿万富翁达到5.5万人,十亿富豪和百亿富豪分别有1900人和140人。百万富翁已不计其数。据认为,占人口0.4%的富豪占有社会财富的70%。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养老方面形形色色的“双轨制”强加给普通百姓的沉重负担,因此,要求消除不公平不公正的呼声不绝于耳。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2/216697.html


  2011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长文《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文章提出,社会公正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要把握住“社会”和“人”这两个因素,把社会公正问题凸显与社会发展状况联系起来,与人们心理期待的变化联系起来;对待社会公正问题要“认识到位;举措得力;形成合力”。但是,洋洋洒洒上万言的长文,仍然没能让读者看明白如何才是“理性看待社会公正”。什么是理性,什么是不理性,文章令人越看越糊涂。


  因此,人们只能透过该文的字里行间,猜测作者的意思。我猜作者的意思无非是这样几点:要从不公正中看出公正来;要从现在暂时的不公正看到“更高层次的文明”来;要在不满意中培养出满意来;要把不高兴转化为高兴。特别要避免“不理性”的过激行为,不要搞对立,不要抗拒,于是,社会就和谐了。作者也算是用心良苦。如此“理性”论公正,真是论出水平了。


  我联想起一个热门的话题,那就是“稳定高于一切”;“如果社会不稳定,社会出现动乱,最大的受害者是普通老百姓”。对此我深表同意。我相信全中国人民都会同意。但对于什么是稳定、什么是不稳定,官方与民间却存在分歧。为叙述方便,我们假设有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突然有另一人给了他一记耳光。被打人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要回击,于是社会秩序就被扰乱了,社会就不稳定了。随之问题就来了:有人认为,打人耳光的人是不稳定的根源,如果他不先出手打别人的耳光,社会绝不会不稳定;也有人认为,被打耳光的人才是不稳定的原因。如果他能冷静一点,理性一点,不那么冲动,不搞以暴制暴,社会秩序何至于被扰乱,社会稳定何至于被破坏。因此,他们“维稳”的对象是被打耳光的人,而不是打人耳光的人。


  我们愿意坚持理性,我们坚决维护稳定。但是,什么是理性什么是不理性,什么是稳定什么是不稳定,太有界定清楚的必要了。否则,越“维”越不稳,越喊理性离理性越远。人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