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闻博评:“贵族化”的难以承受之重
严格来讲,现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随着新中国现代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而正式起步,并在最近30年与世界接轨的浪潮中开始全面提速的。从一定角度来看,中国最近30年来城市化的大干快上,就是备受世界赞誉的经济发展奇迹的动感影像。但正是因为这样大干快上的高速发展,问题也便随之而来了。我们不妨先看几条相关时讯,然后再继续讨论。
【1】人民日报:城市化“贵族化” 利益因素背后是根深蒂固的GDP崇拜
据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年02月21日报道,城市是大家的城市。城市化的要义,正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建设、管理要以人为本,为不同阶层都提供公共服务,让广大市民而不仅仅是少数高端人士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美好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看到的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贵族化”倾向。一些城市热衷于表面繁荣、豪华的发展模式,忽视对百姓的服务功能,大楼越来越高,设施越来越洋,可普通百姓却感到生活不便、生存空间狭小。这种“贵族化”倾向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建筑洋了,特色没了
城市形象过度求新、求大、求洋,一些地方就大拆大建。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许多并未达到使用寿命的建筑纷纷倒地,代之以更为壮观的摩天大楼和广场。这样大拆大建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还时常发生野蛮拆迁、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投资大、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能耗高,成为资金、土地、能耗的黑洞。一些城市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急于建设华而不实的新城,加剧地方政府高负债的状况,进而加剧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形成了恶性循环。
片面追求城市形象光鲜还会带来城市面貌单一化。“低头是铺装,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这句顺口溜是老百姓对城市广场千篇一律样式的幽默描述。在许多城市,政府机关办公场所对面通常是一片大广场,广场四周座落着博物馆、会展中心、图书馆等建筑。而在这些同质化建筑拔地而起的背后,是一大批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旧建筑纷纷被拆,城市原有历史风貌被破坏。
档次高了,生活难了
在不少城市,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公共服务行业都出现了高端化、贵族化的倾向:一方面,很多人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长期得不到合理的满足,例如,普通患者为了看病,需要花很长时间排队等候;一些城市的新区发展起来后,长期没有建设配套的中小学和医院,导致“上学难”、“看病难”;普通居民缺乏足够的体育活动设施等。另一方面,在公立医院中出现了很多高档病房,学校中出现了高收费的高档班级,甚至到公共体育馆打场羽毛球也成了高消费行为。
城市大了,“空间”小了
城市越来越漂亮,但不少人的生存、发展空间却越来越狭窄。有些城市提出发展高端产业,限制小饭店、小商店等低端产业发展。人们担心,这样的发展,会使普通群众的生活更加不方便,也使普通群众的谋生空间更加狭小。偌大的城市,可以摆下无数高楼大厦,却难摆下一些菜摊。
在一些城市,对农民转化而来的“半市民”更是缺少足够的关怀和保障。随着城市化的潮流,每年有1000万—1200万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他们生活在城市里,被统计在城市人口中,但他们以及家庭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公共福利。
城市是大家的城市
城市化中“贵族化”倾向的出现,首先是利益因素及其背后根深蒂固的GDP崇拜。中国城市国际协会会长罗亚蒙认为,城市化中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农村流转土地的开发,背后都有房地产和工业开发的身影。通过迅速开发土地,能够为地方政府换来可观的土地收益。其次,和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也不无关系。地方政府要展现城市化的成绩,除了统计数据上的城市化,最直观的展示方式就是新城。而且城市之间会出现攀比。
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决策者有必要想一想,城市化究竟是为什么,究竟应该走怎样的道路。“贵族化”的道路一定是行不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认为,城市化道路要以人为本,必须构建一个民主科学的决策平台,让广大市民能广泛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规划与实践中去,使城市由人民自己来建设。如今,被各地广泛采用的听证会制度和城市发展规划征求民意制度,已经开始体现这种“为人民建城市”的思想。
【2】高盛涉嫌欺诈中国企业真相 忽悠是企业巨亏的主因
据中国经济网2011年02月19日报道,从中航油在衍生品市场出现第一笔巨额亏损,到大批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富翁)被骗,给国内众多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业内专家透露,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衍生品涉嫌欺诈的行为从未停止,最近已有新的个案浮出水面,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手法还在不断翻新……今天,本报通过剖析部分国内企业中招的典型案例,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企业被忽悠的真相,让国内企业尽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总经理张晓东:高盛忽悠是国内企业巨亏主因
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董事总经理张晓东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大批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富翁)在股票、外汇、大宗商品上遭受了巨额亏损。亏损额之大、涉及面之广和受害者之多都是空前的。但是,亏损的原因、过程和问题爆发后的应对上却是迷雾重重,一会儿是企业同高盛对赌导致巨额亏损,一会儿是全球金融海啸导致企业亏损。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通过涉嫌欺诈手段兜售有毒金融衍生产品,是导致国内企业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张晓东指出,为什么这么多企业和个人中招?大型央企中招,可能是企业领导人不负责,但民营企业和富翁也一样中招?可见这并不是单纯的责任问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金融衍生品专业人才缺乏,企业和个人没有这方面能力,都是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
张晓东介绍,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起诉高盛等跨国金融机构,原因有以下几个:有专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有财富来源不明的原因,有洋奴心态的原因。张晓东认为,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向国内企业兜售有毒金融衍生产品,除涉嫌商业欺诈外,其背后更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猎杀。绝非外界想象的愿赌服输那么简单,而高盛恰恰高明地利用了人们普遍存在的愿赌服输心态,为境内国有企业设计了貌似对赌协议实为金融陷阱的合约。许多企业以和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为荣,等发现中招后想退出却并不那么容易。
张晓东指出,目前,高盛介入的任何一个市场,PE(私募股权)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几乎每次出手都有不菲收益,许多IPO项目获利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出现这种局面肯定是不正常的,这和高盛在中国备受推崇不无关系。张晓东说,当大批中国企业倒在高盛的枪口之下的时候,当高盛被美国政府起诉、遭受巨额罚款的时候,高盛在中国的名气却越来越大。看看市场上有关高盛的书,就可以发现高盛在中国的地位有多“崇高”,高盛的形象有多伟大。从金融行业的高管到普通的股民,从政府的官员到普通的市民,都膜拜在高盛的脚下。
中航油如何落入高盛展期期权陷阱:死在“展期期权”
对于中国企业涉入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言,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标杆性意义。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中损失约5.5亿美元。据悉,中航油(新加坡)是从2001年开始参与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除了对冲风险之外,公司也开展自己的交易活动。但在和高盛新加坡杰润公司进行的交易上,中航油(新加坡)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来源:深圳商报)
【3】港媒:美蓄意对华发动“新鸦片战争”
据环球时报2011年02月12日报道,香港《亚洲时报》2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谜题 西方对于中国的心态其实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怎么会酿下如此大错,将辛苦得来的储蓄用于购买高达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固然好买,却不容易出手。即便对美国政府从1971年起开始实行的冒失财政和货币政策视而不见,可是将中国的所有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是个可怕的错误。不过,中国人已开始通过多样化手段竭力纠正错误。
中国可能已经吸取日本可悲的教训。在中国成为买家之前,日本曾是美国最大的投资国。1971年,日本对美贸易顺差空前,当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300比1。美国决策者和货币专家对日本施加巨大压力逼迫日元升值的做法大行其道。此谬论认为这将减轻并进而消除美国的贸易逆差。1981年时100日元能兑换1美元。但升值3倍的日元并未改善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相反,此种局面又继续恶化10倍!
中国人应该已看到凶险的预兆:购买美元资产无异于吻别自己的储蓄。美国当初的汇率政策纯粹是勒索,一种以汇率政策为幌子,私下却将贸易伙伴积攒的盈余尽收囊中的骗局。中国人应当已识破这个陷阱。美国人希望他们买入所有美元债券。然后他们再开始张牙舞爪地要求人民币升值,表面上却宣称这是纠正贸易不平衡的有效汇率机制。显然这并非有效机制,因为它根本就不管用,只能使贸易不平衡加剧。
美国并非意欲消除贸易逆差。他们只是千方百计消除债务。他们知道人民币汇率越高,越能在不知不觉中吸光中国的储蓄。如果中国希望取回存放在美国银行的残余储蓄,他们可能将和当年的日本面临同样结局。美国极有可能也为中国准备好说辞:中国信用等级卓越,对外国零欠款。中国不应清算美元存款。这是利用毒性债务攻击外国银行系统。
日本人毫无理性和有受虐倾向的行为,能以日本仍是一个被占领国的事实解释。但中国不是,它不会听命于美国外汇操纵者和债务贩子的叫嚣。中国何不勇敢抵抗此种堕落?对这种债务毒药说“不”。
蓄意将外汇汇率当作平衡外贸工具使用的理论,不但恶毒、错误,还极具欺骗性。它从来没有奏效过,将来也会永远不起作用。它源自美国的自身利益,准备对中国发动一场新鸦片战争,通过美元贬值的伪装减少其对外债务,以牺牲贸易伙伴的利益为代价,并将贸易不平衡的责任推向贸易盈余国家。解决贸易问题的正确方法不是迫使汇率起伏不定,而恰恰在于保持汇率稳定!
【4】网闻博评:城市化“贵族化”的难以承受之重!
人民日报发文批评城市化“贵族化”,无疑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反“贵族化”的呐喊,也适当其时。但通过以上相关媒体报道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仅仅让城市化背负“贵族化”的恶名,的确还是有着难以承受之重。很显然,城市化“贵族化”的背后,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而这种强大的利益驱动的背后,却是根深蒂固的“GDP崇拜”。概括来讲,就是被“GDP崇拜”驱动的自私自利的“金钱崇拜”。在这个利益链条驱动下,除了钱还是钱,自然就是赤裸裸的以钱为本和以资为本,哪里还有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样的城市化,本身就是以野蛮拆迁和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及“买房难”为代价,而让一部分人成为先富起来的“贵族”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是首先为“贵族”们服务的“贵族化”的城市化。
如此表面繁荣的城市化“贵族化”,广大市民百姓权益的被牺牲、被践踏和被忽视,便是必然的结果。如此亮艳的GDP发展成果,又怎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生活的幸福呢?由此可见,所谓市场经济的资本丛林法则,必然供养出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上流“贵族”。而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接轨下的“GDP崇拜”,则必然导致“贵族化”的城市化。所以,问题并不在城市化本身,而是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宗旨和方向。即,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还是为了通过市场化制造“贵族”并满足“贵族”们的金钱利润贪欲?
如前文所述,这种大干快上“贵族化”的城市化,只是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接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表现和结果。因此,我们应当认真检视的也不仅仅只是城市化的“贵族化”,更应当深刻反思和加快转变的还是这种“GDP崇拜”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的“贵族化”。
【5】GDP经济的WTO接轨:会否是让中国穷人供养美国“洋贵族”的“新鸦片战争”?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此前的《网闻博报:精英是怎样炼“成”的?》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这些年来,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精英”专家们所布道的市场经济教程,本身就是“洋奴心态”的“精英化”和国际化“贵族化”路线图。仅从GDP这个洋词的生吞活剥及其大行其道的“GDP崇拜”,便可见一斑。这里,高盛等华尔街金融寡头的忽悠和中航油等大批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富翁)被骗,就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风险教育课。
现在,大部分人才逐渐认识到,所谓美国权威认证的法制规范的市场经济也并不公平合理,更谈不上理性科学。而他们让中国接轨这样的市场经济体系,本身就意味着极大的风险,甚至从一开始就暗藏杀机。因为这个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的主导权与话语权属于美国的金融寡头集团,最有国际市场操纵能量和欺诈能力的金融资本集团,也是在美国的华尔街。把中国经济套进这辆马车上,便无异于是送进了美国制造的“金融绞肉机”。
曾几何时,“精英”们鼓噪说中国的国营集体企业效益低下,所以要招商引资,所以要引进技术与国际化管理接轨,所以要改制重组拍卖转让,所以要规范辅导海外上市,所以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改革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等等。然而,“高盛忽悠是国内企业巨亏主因”,包括大批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富翁)。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警示我们,中国企业的亏损和巨额资产的流失,难道不会有市场经济的“黑手”在作祟吗?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国营集体企业的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吗?有资料表明,中国目前攸关国计民生的全部28个经济产业中,主流企业品牌被外资垄断控股的行业就已达21个行业。这种经济渗透和控制,难道真的没有国际金融资本集团有计划有组织的预谋吗?
中国的资源环境和中国人民几十年艰苦奋斗积累的全民集体资产,以及最近几十年的劳动血汗,就是通过这样的市场化“国际惯例”,供养给了美国的“洋贵族”。这样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难道不是在服务于国际化的“贵族化”吗?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给人家了,可核心技术却“买”不回来。更蹊跷的是,最后的结果竟还是美国通过债券“白条”在从中国“招商引资”!于是,才有熟悉市场经济的香港媒体大声疾呼:美蓄意对华发动“新鸦片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场“经济战争”的汇率战,潜台词竟然还是汇率机制的“市场化”。当年的“鸦片战争”,是西方资本列强在把中国变成原始形态的殖民地。而美国今天的“市场化”货币战争,却是要把中国演变成现代都市化的经济殖民地。这里最大的隐患和风险,还是在于“洋奴心态”的中国“汉奸精英”和“买办贵族”的内应!
显而易见,在资本丛林法则的市场经济战场上,西方资本列强是有着绝对的主动权和绝对的资本优势。所以,他们必然要极力地把中国人拉进这个资本丛林法则角斗场。所以,私有化的“一盘散沙”的中国,才是他们的最爱。因为这是他们在掌握市场规则主导权下的资本为王弱肉强食的“拼钱战”,而不是道义规则的“拼人战”。中国人再多,打这样的“拼钱战”肯定绝无胜算。据西方学者考证,当年“鸦片战争”时,中国的GDP总量不仅仍然保持着世界第一,而且还是英国6倍。而中国为何会战败,绝不是因为GDP,也不仅仅是因为洋人的“坚船利炮”。而且非但今天高盛们呼风唤雨的市场经济“国际惯例”是个大忽悠,当年西方资本列强自由通关自由贸易的“国际惯例”照样是文明的大骗局。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西方列强送给中国的民主博爱“普世价值”,也同样是麻痹中国人的“精神鸦片”。他们唯一不变的企图,就是把中国变成“一盘散沙”,以便任其操纵和宰割。但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西方列强再雄厚的资本和再先进的技术装备,都会被“人民战争”的利器击得粉碎。新中国最初30年与贫穷落后做斗争的“经济战争”的辉煌成果,同样依靠的是集体主义公有制的“人民战争”思想法宝。
所谓“人民战争”,就是占据人类道义制高点的以人为本的“拼人战”。所谓“拼人战”,就是为社会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的公共利益而战。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从人数比例就知胜人心归属谁胜谁败。公大于私,公强于私,公胜于私,这都是历史的证明。美国等西方资本列强最惧怕的,其实就是中国的“人民战争”思想和公有制经济。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连蒙带骗,就是要分化瓦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就是要把中国再次演变回“一盘散沙”状态,就是蓄意对华发动“新鸦片战争”,并把中国永远变成他们的经济殖民地。
而我们要打赢这场“新鸦片战争”,惟有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拾“人民战争”的护国法宝。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则人民中国永远无往而不胜!
人人平等公有共享的人民中国,拒绝私有化等级化的“贵族化”,更拒绝服务于国际化的“贵族化”,这应是全社会觉醒的开始,也是我们加快转变实现危机突围的新开端和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