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个生疏但不漠生的名字:社会主义产品经济 等3篇

火烧 2011-10-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挑战,分析非商品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强调等量劳动交换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

一个生疏但不漠生的名字__                                     

                             

 对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感触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大家都不熟悉或没有听说过的新概念,虽然大家对它不熟悉,但是,实际上对它并不漠生,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己经深深地感到了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存在,只不过,这种感知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与现实的实践不吻合、相互矛盾或相互背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就是说,人们认识到、并在理论上巳经阐明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主要是指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社会成员的劳动无论其形式多么不同,即无论他从事的是工业劳动还是农业劳动等,都毫无例外地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他们以各种形式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类产品,都直接表現为社会产品;显然,这里生产的产品不包含有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一句话,这里的产品不具有商品的任何性质;…可见,这里的产品不是也不可能是商品,在此范围内存在的经济不是也不可能是商品经济。这种认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或者说,这完全是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阐明了的问题,是有充分理论根据的,也被人们普遍地接受了,况且,又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因此说,这种非商品经济的观点是科学的、正确的,应该坚信并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可是,这种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实际情况的非商品经济的理论和观点,却迂到了现实和实践的严峻挑战。那就是说,这些本来不是商品的产品,在现实生活中又必须通过交換才能从生产者到达需要者手里,可是,在交換过程中不能损害双方各自的利益,因此,就必须遵循等量劳动相交換的原则来进行交換。否则,就会影响或挫伤作为交換双方的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可是,如何贯彻、实现等量劳动相交換这一原则呢?在当时,人们又觉得只能按照等价交換原则进行交換,因此,人们又觉得这里的产品应该是商品,这里存在的经济形式应该是商品经济。两种见解或观点出现了矛盾,究竟那一种见解或观点正确呢?很难说,因为说它不是商品,不是商品经济,为此可以找到充分的理论根据;可是说它是商品,是商品经济,也可以为它找到现实的实践证明。这个矛盾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思想,百思而不得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之所以长期存在商品经济与非商品经济两种观点的对峙并不停地、无休止地进行辯驳和争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然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矛盾的面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想到,这里遇到的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经济形式的、而有自己特点的、完全独立的全新的经济形式即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因而,人们仍然用旧的商品经济的理论、概念、观点来解释、说明这个新问题。于是,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自圆其说的提法。比如说,改革开放以前,非商品经济观点占主导地位,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产品不是商品,但要采取商品“外壳”的形式,后来,也有的人说,它是不同于一般商品经济的特殊商品经济;改革开放之初,商品经济观点逐渐占了主导地位,但是,当时的理论仍然强调社会主义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是不同的这一特点,说它是不同于一般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又说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总之,当时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不同于以往的或一般的商品经济形式、而是有其特殊或特点的一种经济形式。这个似是商品经济,又与商品经济不一样,说它是非商品经济,却又觉得与商品经济存在着相同或相似。实际上,这正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形式的一种最初的、模糊不清的、朦胧的认识或感触。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误认为商品经   济                   

   

   

   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或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以后,社会主义经济不是也不可能在是商品经济,然而,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始终被人们误解为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之所以被人们误解为商品经济,主要是因为它们有太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或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同或相似这一点决定的。  

  大家非常清楚,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原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就是说,社会主义阶段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体上一样或不相上下。換句话说,社会主义社会及其经济形式,是建立在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建立在同一水平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形式,也必然会出现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1)生产社会化程度都比较高;(2)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3)整个社会经济都要求按比例发展;(4)都存在社会分工;(5)也都存在着生产品的交換;(6)都应该存在等量劳动相交換的原则;(7)社会主义在没有解决产品劳动量直接计量的情况下,人们又极力主张以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換原则来代替等量劳动相交換原则;等等。  

  正因为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与商品经济有如此多的雷同之处,因此,人们也就容易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其实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误认为商品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更加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完全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而不在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不同于一般商品经济的特殊商品经济了,相反,更加确信社会主义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没有什么不同,并按一般商品经济的标准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准来完善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这样才能达到世贸组织的要求,才能在世贸组织中更好地活动。更重要的是,不仅认为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而且,还决定并已经按照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改革社会主义制度,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是进一步完善、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强化、壮大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是在一步一步地削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减少、缩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是需要人们严肃、认真攷虑的问题。  

  事实上,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不是商品经济,而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不仅与商品经济有如此众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着重大的质的差别。主要有:(1)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存在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存在的经济形式;(2)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每个人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他们的劳动产品直接为社会产品,由社会直接占有;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每个人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他们的劳动产品直接为私人产品,由私人直接占有;(3)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产品,其劳动量可以用时间直接计量(虽然在实践中尚未实现直接计量,但从其性质来看,是完全可以实现直接计量的);商品经济的商品、其劳动量是不能用时间直接计量的,只能用价值量来计量;(4)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中的交喚,从性质来说,是以产品中的劳动量绝对量相等进行交換的;商品经济中的交換、是按照等价交換原则进行交換的;(5)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中存在的等量劳动相交換的原则、是以直接劳动量相等的原则形式存在的;商品经济中存在的等量劳动相交換的原则,是以相对劳动量即价值量相等的原则形式存在的;(6)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存在的是产品交換;商品经济存在的是商品交換;等等。以上的不同足可以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不是也不可能是商品经济。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而是过多地强调它们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才把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误说成或误认为是商品经济,实际上,它们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优势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与计划经济丶商品经济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或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它既能具有二者之长,又能避开二者之短,就是说,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宏现经济的作用,又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的作用,把二者的长处集中于一身。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之所以这样神奇,具有人们想找到而尚未找到的这种优势或优越性,并非有什么奥密,而是完全由它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之所以能夠充分地发挥宏观经济的作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这样几个主要方面:(1)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的作用奠定了客观的基础或准备了良好的条件;(2)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基本经济单位或企业的经济活动是统一的;(3)在这里,存在着统一指挥中心;(4)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存在的统一指挥中心,它是由一个适合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率的、与政权组织相分离、完完全全的、纯纯粹粹的经济组织来担任;(5)统一指挥中心具有集中统一指挥所需要的一切权力;......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仅具有能夠充分发挥宏观经济作用的优势或优越性,而且,也具有能夠充分发挥微观经济作用的优势或优越性。其原因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1)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中,生产经营的基层单位或企业,拥有自己独立存在的经济利益;(2)维护、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收入是企业和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3)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中,存在并贯彻等量劳动相交換原则,将以极大的力量激发、鞭策、促进、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奋力拼搏、忘我地奋斗和工作;(4)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将会得到全面、彻纸地执行和贯彻,充分发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作用;(5)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既能克服平均主义,又能避免收入过分悬殊或两极分化,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全社会的总体力量和作用;(6)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紧密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富,企业和个人也富,企业、个人好了,国家也就好了。所以,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也能更充分地激发、调动个人积极性,一句话,可以充分发挥微观经济的作用。  

以上的论证充分说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它既能充分地、卓越地发挥宏观经济的作用,在这方面,它计划经济更显著、更充分、更优越;又能充分地、全面地、更好地发挥微观经济的作用,在这方面,它又比商品经济强得多、优越得多;更重要的是它又克服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各种弊端。因此,它不仅优越于计划经济,也优越于商品经济。以此更加充分地证明,能夠充分发挥宏观和微观经济作用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比只能用破产、失业、饥饿等压力来充分发挥微观经济作用,然而,却不能或大大限制宏观经济作用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要好得多,优越得多!  

所以,社会主义国家一旦采取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形式,并按照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自己的经济,就会把社会主义经济中长期存在的经济内容(即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彻底地克服。社会主义就将会出现奇迹:社会主义将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经济就能真正地实现持续、稳定、高效、高速、协调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句话,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最有效地发挥和表现,社会主义就能真正地实现腾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