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存在的严重的辍学现象【转】
http://www.2musli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001&fromuid=74970
|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存在的严重的辍学现象 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 今年暑假,我们研究生班的导师给我们出了一道作业,题目是《当地社会实践调查》。 我回到了故乡张家川后,走访了一些边远村庄。现将所见所闻简述如下。 自改革开放以来,张家川和其它地方一样,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天水电视新闻和张家川电视新闻时有报道,在此不必重复。但我要陈述的是被忽略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我走访的几个村子,回族的失学儿童和辍学现象随处可见,特别是偏远村子,有的小学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学生。究其原因,我想与家长有很大关系,那就是有的家长抱着“读书无用论”的情绪,认为“朝里有人好做官,朝里无人工作难”,所以,宁肯让孩子去外地打工,或在饭馆里洗锅拖地,也不愿意在校读书;用他们的话说:“事情明摆着哩,县委书记是汉族,各基层掌权的都换成了汉族,我们回族当官的也得让位,念书还有什么用?”虽然这是没有文化的农民信口而出,可也不是空穴来风。 国家的政策是好的,给少数民族的学生和干部予以优惠和照顾,而到了基层,执行上就有了变数。 对于群众的上述说法,我半信半疑,为了慎重起见,本人做了如下调查: 张家川县总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辖3镇12乡,260个自然村;人口约32万,其中回族21万,约战70%,汉族11万,约占30%。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自1953年成立以来,回族和汉族的干部配置比例是1 :1,至上届县领导班子换届时,这样的人事安排延续了50多年。而本届领导在培养和选拔干部上明显带有民族倾向,这主要体现在各大机关和乡镇的主要领导职务大多换成汉族同志担任,唯独伊协会长仍由少数民族同志担任,未曾变更。对此,我们不禁要问:针对全国120个自治县,党和国家出台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共组织部、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和《民族工作条例》等文件,其中三令五申的提出: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本届张家川县委领导是如何执行党的指示和国家的政策的?如果不能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指导精神,也不能认真对待民族区域的权力分配与平衡问题,还能算是称职的领导吗?如果这个领导在对待民族政策上,其工作方式存在问题,那么,他一意孤行,对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有益吗?我想,只能增加当地大多数民众的抵触情绪和对国家政策的误解。如此用人失当、严重的民族倾向问题,为何没有引起上一级领导层的重视呢? 难怪回民的家长对孩子的上学没有信心。当然,不排除有些家长有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但我认为,做为一县最高领导者,就不应该带着民族感情色彩选拔下属负责人员,而当以大局为重,否则,就会播下不安定的种子;更不能怀有偏私,当以国家利益为重,营造长治久安的和谐、稳定秩序和局面。如果不是偏私,难道国家的政策和有关规定存在问题,竟被本届领导置若罔闻,并予以藐视。如果不是藐视,70%的回族在主要领导岗位占的比例尚不足30%,这作何解释呢,中央哪份文件是这样规定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法律规定各民族平等。从张家川县的本届领导的用人配置上,我们看不到国家法律赋予民族平等的权利。相反,我们看到的是70%回族在县级以至各基层领导岗位主要领导者的比率在30%以下,而30%的汉族在各基层领导岗位主要领导者的比率超过70%的反差。这哪是对少数民族干部优先选拔,这是严重的压制做法,与中央的政策截然相反,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张家川县的本届主要领导何来如此大的胆子,竟然敢对党中央指示和政策公然抗拒呢?这实在是令人大惑不解。 在2011年度15个乡镇换届测评的报告中,公布的满意率为98.8%,女干部比换届前提高了45%,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比换届前提高了37.5%。仅此而已。这里存在一个不能忽略而被有意忽略的漏洞——唯独没有显示少数民族干部比换届前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疏忽呢,在少数民族区域工作,怎么就偏偏忽略这一点呢?这样的测评报告如何能够取信于人呢?那么,满意率98,8%又是由何而来的?是坐在办公室编出来的还是特意挑选的人投的票,请张家川县有关方面予以公布投票者的名字、并对少数民族干部在换届后的比率被忽略的原因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究竟是为什么偏偏忽略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中强调“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是为了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第一,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的需要;第二,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和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第三,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巩固和发展、团结和稳定政治局面的需要。”而张家川县在人事安排上与中央的政策不符,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假如每个县都与中央的政策对着干,试想,国将还能成国吗? 请问刘书记,自你入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主持工作以来,在选拔少数民族的干部和各岗位的人事变动上,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进,那么你执行的是哪里的政策?依据是什么?你的作法明显的与中央的文件精神和内容相悖,是不是国家对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有变,还是出自于你个人的意愿?另外,那么多厌学、辍学现象普遍存在,张家川县各级领导班子是怎么通过两级测验的? 附:根据我对临夏州的相关调查,少数民族干部有151人,占61%,乡镇班子中少数民族的干部431人,占61%。我的一个同学是西南某地的少数民族,他们县有35万人口,其中仫佬族占人口比例的70%,仫佬族干部的比例也占70%,。张家川和临夏、还有西南的某个县同属少数民族地区,为何差距是如此之大,难道中央没有一视同仁的对待吗? |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