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潮谆告县委书记比什么?
李源潮谆告县委书记比什么?
据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第一期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3月1日在中央党校开班,390名2008年11月后任职的县委书记参加了这期培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为培训班作专题报告,要求新任县委书记认清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为民、务实、清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在这个讲话中,李源潮谆谆告诫新任县委书记们“要践行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比贡献大小不比职务高低,比群众口碑不比名利多少,比心灵和谐不比物质享受,在当地发展进步史中留下自己的奉献”。
县委书记既是基层干部,又是一方统帅;既是宏观决策者,又是具体执行者;既是权倾一时者,又是位卑的小官;但他们同时又是“党在当地执政团队的带头人,是党在当地各级组织的领导人,是在当地人民中党的形象的具体代表人”,在基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地政治清不清明,经济发不发展,社会稳不稳定,干群和不和谐,官场勤不勤政,风尚淳不淳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委书记心底里想的是什么,信仰上求的是什么,决策上图的是什么,工作上抓的是什么,行动上导向的是什么。
毛泽东时代的焦裕禄,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他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严于律己,坚决反对特殊化,坚持同破坏党的组织纪律等一切不正之风,作不懈地斗争;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在他的心中,牵挂的是群众的冷暖疾苦,筹划的是兰考的改天换地,践行的是党的根本宗旨,付出的是自己的全部心血,因而成为一代县委书记的楷模。
我们固然承认,自改革开放以后,确实也涌现了一批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但实事求是地讲,数量不是很多,质量不是很高,能力不是很强,素质不是很好。一些县委书记不比贡献大小比职务高低,不比口碑好坏比名利多少、不比和谐与否比享受厚薄,严重地玷污了党的形象,极大地损害了科学发展。
难道不是吗?更多的例子我就不一一举出了,仅以前年发生的云南孟连 “7·19”事件为例。表面上看,该事件似乎是警民冲突;而从实质上看,完全该县原县委书记胡文彬在比什么、怎么比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错位,导致人民内部矛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聚集性爆发。
也许有人要问,胡文彬比了什么呢?仅从2008年9月4日云南省委所作出的处理决定中就可以看出,胡文彬不比认真比漂浮,导致孟连县胶农与橡胶公司的利益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矛盾不断积累、激化;不比和谐比对抗,错误地将群众利益纠纷错误定性为农村恶势力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不比清廉比享受,个人长期使用橡胶公司提供的豪华越野车。象这样的县委书记,能不损民?能不乱政?能不昏庸?能不折腾?
基层不稳则政难稳,百姓不安则国难安。正因为如此,自前年起,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化了对已任和新任县委书记的培训教育。2008年11月,在中央党校培训了500名;这一次,又集中了390名2008年11月后任职的县委书记到中央党校培训。如此大规模地集中培训基层领导干部,折射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远见和战术决策。
李源潮同志要求新任县委书记“要聚精会神抓发展,全心全意抓民生,自觉主动抓稳定,以身作则抓班子,认真负责抓队伍”,“比贡献大小不比职务高低,比群众口碑不比名利多少,比心灵和谐不比物质享受”,既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高不可攀,充满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后危机时期县委书记们新的激励、鞭策、期待和厚望!
面对李源潮同志“三比”的谆谆告诫,县委书记们,是不是该醒悟了?是不是该回头了?是不是该行动了?是不是该打拼了?
敬 告
因强国网变更域名,由此而给各位网友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期待着大家一如既往地给强国网以关注和支持。谢谢!
新的强国网网址为:http://www.chnweb.net/
新的强国心声论坛网址为:http://bbs.chnweb.net/cn/
新的强国博文网址为:http://blog.chnweb.ne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