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很杯具!丰田为何低看中国车主消费权益

火烧 2010-03-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丰田因召回事件低看中国车主消费权益,中国处罚力度远低于美国和日本,引发消费者不满。文章指出中国相关法规过于宽松,丰田章男中国之行显得轻松,消费者呼吁平等对待。

很杯具!丰田为何低看中国车主消费权益  

对于丰田章男从美国直飞中国的举动,世界媒体也有不同解读。  

美联社3月1日说,这是丰田章男从上周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后第二次在外国公开露面,“在短期内,丰田在北美市场几乎完蛋了,所以它不得不守住亚洲市场,它在亚洲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它一定会把焦点放在这里(中国)。”(环球时报)  

是的,有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市场是丰田海外的第二大汽车市场。丰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没有值得大惊小怪的,尤其是在深受“召回门”困扰的情况下,丰田章男突然决定直飞中国举动也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美国“泪如泉涌”的丰田章男为何到中国后没有流泪,还给人以中美有别的口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报道点出了问题的实质。在美国市场捍卫“安全和质量”的消费权益的同时,中国消费市场“似乎显得更加宽容”。为了挽回召回事件对美国市场销量的影响,丰田在美国展开一系列的租车、购车优惠活动。促销对象包括卡罗拉、普锐斯等此次召回事件中备受关注的丰田热门车型。在美国,如果客户不敢开丰田车,经销商就可以把车开回去修好,再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这段期间如果要租车,这笔钱由经销商负责。不过,同样是丰田的客户,中国的RAV4车主却享受不到这一待遇。  

是什么原因导致在丰田低看中国车主消费权益的情况下,中国还要对丰田“似乎显得更加宽容”?3月2日央视《新闻1+1》为公众提示了真相,原来根源在我们自己。对于像丰田这样的故意隐瞒缺陷严重性的行径,许多国家都有严厉的制裁法规,而已经号称汽车销量世界第一的中国,至今只有一个很“娘们”的规定。  

出现厂家隐瞒严重质量缺陷和相关真相的情况,在美国,有一个交通安全法规制裁,负责人判处15年的徒刑,厂家付出少则1500万美元,多则上亿美元;在日本,有一个《道路运输车辆修正案》制裁,金额处罚是原先的100万日元,后来上升到现在的2亿日元;而在中国,有一个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制裁,是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处以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的罚款。也就是丰田这样的事件,在中国只要区区三万元就万事大吉了。这就难怪丰田章男的中国之行会显得如此轻松,想来就来了,想走就走了。  

尽管中美两国在制裁处罚强度尺度上差异巨大,但丰田因此而厚此薄彼的做法还是暴露了其商业道德的缺失。所以中国的消费者有充分理由,不接受丰田章男缺乏道德良心的道歉。美国的消费者是消费者,中国消费者也是消费者,“安全和质量”的消费权益是平等。  

很杯具!丰田低看中国车主消费权益,缘自中国汽车市场本身对车主消费权益的漠视。  

央视《新闻1+1》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值玩意的问题: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7610万辆,召回是多少呢,是135万辆,我们除一下,也就是说每100辆车里边是不足两辆被召回,同期在美国,这个数字是100辆车里面有10辆车被召回,如果两相对比这个数字,我们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的汽车质量比美国好,而且好得多。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吗?  

这个结论摆明了是很荒唐的,问题在于中国要一直如此荒唐下去吗?7610万辆汽车保有量,7610万车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庞大而重要的消费群体,现有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显然已经无法保障他们的消费权益,出台中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应该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正处于全国“两会”期间,不知道有没有代表委员就这个问题发过提案,如果没有的话,本就在这里呼吁一下,权作提案了。  

   

2010年3月3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